简论中等职教心理学教学探讨
简论中等职教心理学教学探讨 【摘要】中等职教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 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 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 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一般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 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 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 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 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 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 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 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 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 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 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 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 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 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 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 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 学情绪和行为。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 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 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 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 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 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情绪躁动不安, 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 生激烈的争执。也有一些职校生经常性的大惊小怪,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无病呻 吟的印象。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就其实质而言,职校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 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 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 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有人说职校生情感世界中的“冻土层”很 厚,因为在初中阶段老师关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的时间不仅短而且热量少。国 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 于衷,谓之无情;
缺乏活力,谓之无力;
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在职校生中表 现更为突出。
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 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 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 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产生“还不如死了为好”的厌世心理。出走、 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在职业学校并不少见,也说明职校生应对挫折的 能力比较薄弱。
4.情感严重压抑,情堵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 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是进了大学的门,才有前途和出息,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被判定“下场”或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 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常常有身心疲惫感,觉得自己活得真累。特别 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职校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 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 情绪体验。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 “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 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 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 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 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 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 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
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职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 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 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 社会,可以说职校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职校生 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 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 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可以说,与普高生相比, 职校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 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 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职校生可以毫不犹 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反社会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职校生言 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 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1.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 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 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 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 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职校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 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 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
2.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 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 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 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 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 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3.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职校生过 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
希望得到别 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
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 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不少职校生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为时时处处事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 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而职校生 的人际心理问题,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社会性交往萎缩。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自然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职校生就是笨孩子、傻学生,座位是在教室的后排, 上课没有被提问的机会,根本没有参加学习竞赛的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懒得 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职校生来往相处。进入职业学 校后,一些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仍然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 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 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性交往,甚至希望自己与世隔绝。
2.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职校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 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 会觉得十分高兴,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特别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 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 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 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 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由于初中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经常被老师忽 视、排斥、指责,一些职校生对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 感或压抑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想与老师 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 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老师 的工作。
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 象。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所谓的“代沟”、“代差”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职 校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 父母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
5.网络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 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职校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 交往,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 络世界里,更有一些职校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 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 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 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 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形成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职 校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已经开始萌发,希望多了解性的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 笑。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职校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 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
1.性征体相的烦恼。第二性征的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 次诞生”。许多职校生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担心自己的形象不 佳。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是不是具有成熟男子汉的气质;
而女 生常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 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
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 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职校生中的“追星族”比较多,明星偶像崇拜热一浪高 过一浪,内在原因就是要寻求一种莫名的身心补偿,摆脱困扰自己的性征体相的 烦恼。
2.性心理反应过敏。有些职校生经常被原始的性欲望所困,对性问题过于 敏感,表现为过分热衷于性知识的引诱,过多阅读性描写的书籍,喜欢谈论性的 话题,传播一些性的笑话,沉湎于性的想象或性的“白日梦”。有些职校生养成了 习惯性的手淫等自慰行为,常常自责不已,有着强烈的罪恶感和负疚感,生怕别 人识破自己性方面的隐私或秘密。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不 少职校生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虚不安等心理 反应。
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的性欲望比做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 能够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目前实际 情况看,不少职校生出现的不良品德或行为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身性生理、性 心理或性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这也说明进行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青 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 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 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 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 于职业学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 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 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
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 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 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 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 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 比较复杂,非只言片语所能透析。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以及家长 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 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如独生子女、特困 生或孤儿),再加上一些职业学校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职校生的心理 问题日益多样,更加普遍。这也说明职业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 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要分析的是当代职校生存在的一般性的心理问题, 没有去探究职校生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本文所提及的这些 心理问题基本上属于成长性的、适应性的心理问题,是职校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 问题。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 够得以妥善解决的。本文无意将职校生的心理世界描述得“一无是处”,而主要是 从存在问题的视野来认识职校生的心理现状,为职业教育寻求心理依据,从而有 利于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推进和深化职业学校素质教育。限于篇 幅,关于职校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存在的心理优势和心理潜能开发的研究笔者将 别文探讨。//wWw.gWyoO.Com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 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2002年8月,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 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职 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 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
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 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如何做?教育部颁发的《关 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 导纲要》(2002)年等文件中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性要求。现在最为关键、最为迫 切的是,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 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 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