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待遇之比较:

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待遇之比较

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待遇之比较 【摘要】纵观历史,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而且两次都是出访莫斯科。本 文通过对毛泽东两次出访莫斯科的基本待遇的描述和两次出访待遇不同的原因这 两大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地位不断地提高以及 对苏联的依赖性越来越弱。毛泽东两次出访莫斯科待遇的截然不同也验证了一个 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地发展自身国家的政治、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才能得到别国的的尊重。现在亦如此,一个国家只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强化理 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才能在世界强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毛泽东;
莫斯科;
待遇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乘坐火车踏上了访问苏联的征途,开启了为期两 个多月的莫斯科之行。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出访,也是他与斯大林第一次和唯一一 次会面。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们乘坐飞机开始了他的第二 次赴莫斯科之行。毛泽东对于第一次出访莫斯科所留下的印象并不那么美好,他 后来也曾多次表示,1949年前往莫斯科祝贺斯大林70寿辰,而斯大林的态度并不 热情,甚至还故意有所冷淡。然而毛泽东第二次被邀约来到莫斯科时,受到的待 遇和斯大林时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毛泽东两次出访莫斯科的待遇 (一)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莫斯科的基本待遇。1949年12月16日,随着克里 姆林宫伊万大帝钟楼上悬挂着的大铁钟敲响的最后一记声响,毛泽东的专用列车 准时抵达莫斯科车站。斯大林安排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军元帅、部 长会议副主席布尔加宁、苏联外贸部长孟希科夫、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等官员 去迎接中国党政代表团。按照惯例,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自然应由苏联最高 领导人亲自迎接。至少毛泽东和斯大林在身份上是对等的,但是斯大林并没有出 席在欢迎仪式上,针对这件事,毛泽东好像也是一脸的不高兴。[1](P.20)由于 莫斯科天气寒冷,毛泽东匆匆地检阅了仪仗队。欢迎仪式结束后,毛泽东等人被 邀请到距离莫斯科市区27公里处的西南郊的孔策沃别墅里,它是斯大林的一个私 人别墅,距离克里姆林宫很远。在当晚的10时,毛泽东和斯大林进行了第一次会 谈,但谈话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1956年,毛泽东曾说到:“当他提出签订《中 苏友好盟互助条约》时,斯大林却不想签,故意回避我,不见我。我往斯大林家 里打电话,那边竟回答说斯大林不在家,让我有事找米高扬。”[2](P.232)这些 都充分说明了当时毛泽东受到了斯大林的冷落。(二)毛泽东第二次出访莫斯科的基本待遇。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乘飞机抵达莫斯科机场,苏 联党政主要领导人赫鲁晓夫、布尔加宁、伏罗希洛夫等人站在凛冽的寒风中迎接, 苏联还准备了二百万人上街欢迎。毛泽东知道后,建议苏方取消这些繁琐的仪 式:“能省的节目最好省去,最好只能让三百人欢迎我,再加上仪仗队。”[3](P.594) 苏联答应了毛泽东的要求,虽然仪式比较简朴,但迎接的规格和礼遇都是空前绝 后的。欢迎结束后,毛泽东被赫鲁晓夫特意安排住在了克里姆林宫沙皇的一个寝 宫里。为了迎接毛泽东的到来,苏联方面也是煞费苦心,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 对宫殿里的一些基础设施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例如,毛泽东从小的生活习惯, 他从来没有用过马桶,所以对他来说很不方便。苏联就找人根据毛泽东的习惯, 特意把马桶改造成可以蹲的,一共改了四个。毛泽东因自己的生活习惯原因,住 不惯沙发床,赫鲁晓夫就命人改用木板床。最重要的是每次都是赫鲁晓夫亲自到 寝宫门口去接毛泽东,两个人一同进入会场。

二、毛泽东两次出访莫斯科待遇不同的原因 (一)出访时的背景不同。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莫斯科时,美国和苏联已经 开始走向冷战阶段。中国共产党当时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向苏联靠拢,作为 当时唯一能够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拥有至高的地位, 而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国家还面临着许多CENTURY经济社会上 的困难,需要依靠苏联各方面的援助。但是当时斯大林内心并不想帮助中国恢复 经济,因为他仍然有毛泽东是“铁托式”人物的疑虑,对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抱有不 信任的态度。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莫斯科时,在国际上,苏共二十大召开,公开揭 露了斯大林的错误;
波兰、匈牙利相继发生暴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出现思 想混乱和不安;
帝国主义还“趁火打劫”掀起了反苏反共的浪潮。这些问题的出现 让苏共意识到,必须召开一次国际社会主义共产党会议来加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 联系、统一思想,但由于苏联政局的变化,苏联单独召集这次会议变得很困难。

而在国内,朝鲜战争的胜利解决,使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望得到极大 提高。中国相继完成了“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基 本建立,国家的综合实力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成为仅次于苏联的第二个社 会主义大国。而这时的苏联只有寻求中国的支持,消除分歧,实现团结,才能重 新树立自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和威望。(二)出访时的目的不同。新中国 成立后,苏联就宣布承认中国政府,而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 家。在毛泽东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之前,多次提出要到苏联访问,但都遭到斯大 林拒绝。直到1949年12月,正好赶上斯大林70寿辰,经中苏双方商定,毛泽东将 正式访问苏联。毛泽东此行访苏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名义上要和苏联人民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为斯大林贺寿;
了解苏联的国内情况;
在苏联进行疗养。

但实际上此行的最主要目的是废除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国民党签订的旧条约, 双方再签订一个新的中苏条约,确定中苏两国的同盟关系,把“一边倒”政策落实 下来,以此来取得苏联的信任和支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斯大林一直都不 是很信任毛泽东,对于毛泽东这次出访的目的,斯大林也心知肚明,但是他不愿 放弃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从中获得的既得利益。所以 斯大林一直都回避与毛泽东商谈该问题,对于毛泽东提出的问题也是半推半就。

七年之后,毛泽东应邀第二次出访莫斯科。这次出访的目的除了庆祝苏联十月革 命40周年有关纪念活动外,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召开一 个世界范围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恢复社会主义的团结和统一。

赫鲁晓夫在其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加之东欧突 然爆发了“波匈事件”,这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思想的混乱,苏联的内部也出 现了问题,这时的苏联已经大大降低了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信。赫鲁晓 夫这时迫切需要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来重新树立他在苏联和社会主义阵 营中的领导地位,保证共产党内部的团结与统一。(三)出访时的国力地位不同。

苏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都以苏联为首。新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国家之 一,因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近代工业产值进展工农业总产值的12.3%,而 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仅占5.5%。[4](P.63-64)加上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工 业产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及社会失业现象严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状 况则是一穷二白,从我们国家第一次送苏联的礼品(蜜桔、大葱)也能看出我国 的现状。在对外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还对中国进行严密的封锁。这 时,我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教育制度等各方面都照 搬苏联的做法。从苏联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对于当时的中国是十分必 要的。虽然毛泽东和斯大林在身份上是平等的,但由于中国的发展需要得到苏联 的支持,所以毛泽东去苏联访问时,斯大林本身就带有一种“优越感”。1953年,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 做的秘密报告“揭了盖子,捅了篓子”,使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发 生动摇、怀疑。波兰、匈牙利的局势也开始动荡起来。这些都大大降低了苏联在 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也岌岌可危。当毛泽东于1957年再次 访问莫斯科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几年间, 不仅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很快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特别 是毛泽东在危急关头毅然决定出兵援助朝鲜,这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 营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国还于1954年、1955年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也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赫鲁晓夫急需中国的 帮助,来解决苏联面临的危急。毛泽东两次出访莫斯科所受待遇截然不同,充分 体现了中国的国力在不断提高。新中国刚成立时期,百业待兴,的确需要苏联的 支持和援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苏联的依赖性慢慢减弱。历史就是如 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地发展自身国家的政治、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 能得到别国的的尊重。现在亦如此,一个国家只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强化理论 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才能在世界强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冯红丽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