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清史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是国内外清史研究领域惟一定期出版(季刊)的刊物,是全国历史类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所刊文章在美国《史学文摘》及《美国:历史和生活》上登载摘要与索引。
版权信息
刊名: 清史研究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季刊编辑:正刊论文网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邮发代号: 2-74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清史研究
曾用刊名:清史研究通讯
创刊时间:1991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办刊宗旨
本刊以“学术性、资料性、信息性”为办刊宗旨,成为国内外清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对诸如“清史修纂”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都曾有专门讨论,极大地推动了清史研究的发展。
主要栏目
本刊常设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学术文化、边疆民族、人物专题、读史札记、书评、动态等栏目。
历史变迁
《清史研究》的前身是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清史研究通讯》。
1979年春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决定,为了加强清史研究,互通情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共同主办一个不定期的内部刊物《清史研究通讯》,自1979年起,相继刊印12期之后, 1982年9月改为正式期刊,在国内公开发行。出版10期以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的清史研究,扩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经过有关部门核准,从1985年起扩大篇幅,由原来的32页增加为64页,由国内发行改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6年起,《清史研究通讯》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独自主办。
1991年经国家教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清史研究通讯》正式更名《清史研究》,从1992年起,版面由原来的64页扩展为128页,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书报资料中心合办,清史研究所承担编辑工作,书报资料中心负责出版和发行工作。
2000年开始,《清史研究》再次由清史研究所独办,学校在经费上予以扶持。清史纂修工程启动后,为适应研究需求,发挥学术阵地作用,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和繁荣清史研究事业服务。本刊编辑部决定再次调整《清史研究》版面,从2008年起,《清史研究》从原来128页又扩展为156页。
文稿要求
1、来稿一般应在15000字以内。囿于经费有限,恕不退稿,作者在三个月内未接到刊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稿件。稿件一般应为Ad纸打印稿,投稿时请附寄软盘。
2、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要求作者对所引用的材料和引文出处作认真仔细的校订,如在刊用过程中发现重要引文有错误者,即通知本人核查改正或作撤稿处理。严禁刹窃、抄袭行为和一稿两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五年之内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3、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4、本刊实行匿名评审,请作者在来稿时,在稿件首页注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另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便于联系的电话、电子信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