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性评价论文
教师发展性评价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取决于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职业 内涵的新定位。“发展”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本质所在。教师发展性评价应着重体 现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教师实施“学习服务”的真实、动态、持续的过程中。“教 师发展性评价”主要包括:常规性评价、常态性评价、常模性评价。教师发展性 评价应满足三个条件:社会的价值取向、教师的专业追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实 施教师发展性评价时,要注意突出下列几方面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学校、教育 行政部门的评价:社区的评价;
教师自主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发展;
发展性评价 近来,笔者代表学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个教育考察团,他们对课程 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诸多的困惑, 如: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应该是什么样的评价这种评价有什么特征 它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评价,又应该满足哪些目的条件究竟应该怎样实施针对 这些困惑,我介绍了我校的探索。现在我对我校的探索进行了理论提升,写成这 篇文章,以求教于大家。
一、什么是“教师发展性评价”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取决于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职业内涵 的新定位。当前的课程改革呈现两大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课程改革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服 务的。教师行为已不是为学生提供传统的“教育服务”和“教学服务”,而是要满足 学生生命成长和人生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念和人生志趣的要求。书本的传授、课堂的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生命成长 和人生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教师更多地去研究学生生命成长和人生发展的 新特点、新规律、新趋势,全心全意地为学生学习成长和人生发展服务,为学生 的一生、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负责。
二是与“自主学习”接轨。“自主学习”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 型社会”的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点着眼, 教师的职责已不是为学生提供“即时”的、“立竿见影”的服务,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的学习素养、沉潜的学习品质、不懈的学习精神及由此形成的 牢固的学习观念、严谨的学习作风、求是的学习态度、高远的学习追求等。这种 “接轨”要求传统的“授课班级”成为“学习组织”,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学习服 务”,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发展学习能力”成为教师价值的核心。
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职业内涵的新定位,决定了“教师发展性评价”就是立足 于教师专业生命发展的过程,以师生动态成长和持续发展为参照,以教师的日常 学习服务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为途径,以切实提高“学习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师生共同迈向成功和走向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特征 “过程”“动态”“持续”是教师职业特性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体现。学生是动态 持续发展的生命体,无论是考试分数,还是学业成绩,都只是学生动态成长、发 展历程中必须获得的学业符号,无法体现教师对学生终身影响和终身引领的潜在 作用;
学生的持续发展和一生的最终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整个学习经历中经 由教师的“学习服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学 会发展的“学习”程度,并由此形成的综合素质、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
据此,教师发展性评价应着重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以及教师实施“学习服务” 的真买、动态、持续的过程中。
“发展”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本质所在。学生是发展的,教师也是发展的,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片面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的量化,而忽视师 生生命的成长性、发展性,对师生的伤害和造成的恶果都是无可估量的。学生学 业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除了师生的因素之外,还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 因素共同决定。因而,教师发展性评价应该透过学业成绩和升学率深入教师学习 服务的生命发展的历程,既关注其结果和目标,又关注其过程和发展;
既关注其 自尊和自信,又关注其效率和质量;
既关注其职业道德,又关注其专业发展;
既 关注其个性特长,又关注其风格魅力;
既关注其职业成就,又关注其职业精神;
既关注其现实成长,又关注其未来发展;
等等。评价要以揭示教师发展变化的多 元价值呈现,真正体现发展的教师、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在评价中获得成长。
三、“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应依据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课程改革的特点,由以 “学习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为中心进行的常规性评价、常态性评价和常模性评价构成。它不拘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渗透于教师的日常生活方 式和日常生活空间之中,揭示教师发展性的真正内涵:教师的日常表现和日常追 求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效果和意义。
常规性评价:主要以教师日常的思想、行为风范的“职业内在动力机制” 和“学习服务的思想意识”为参照,是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崇高的师德, 产生教育信仰和理想追求,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学习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 前提。“职业内在动力机制”方面的主要内容应该涵盖教育信念、教育理想、职业 使命感和荣誉感、教育理论修养、职业人生追求与职业贡献愿望等;
“学习服务 的思想意识”方面应该把人视为一切发展的基点、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遵循 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爱护学生的天性和个性、满足学生的愿 望和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性的服务等作为主要内容。
常态性评价:主要以教师在“学习服务”过程中的常态观念和行为表现为参 照,评价教师在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思维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 学习品格,实现有效学习和知识、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其 主要内容应该包含:帮助学生确立有效的学习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 科学的思维方法;
拓展展示自我的空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指导学生开 展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和问题意识;
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生独 立思考、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能 力转化的机会;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专业志向、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 高判断和高选择能力、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
促使学生更有效和更有质 量地学习、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实现学习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 地发展等。
常模性评价:主要以教师在平时“常模研究”过程中的教研素养和教研能力 表现为参照,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教师素质潜力和专业发展后劲的基础所在,也是 教师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变化和人的培养规律,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率的能力源所在。
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宽阔的教研视野、敏锐的教研思维、严谨的教研态度、务 实的教研能力、求实的教研精神、独到的教研见解和自主发展能力等。
依据上面的评价内容描述,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教 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由常规性评价、常态性评价和常模性评价构成,教师、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四级评价,学生参与相应的常态性评价,教师全程自我反思、 自我监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学习服务”水平 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四、“教师发展性评价”应满足的目的条件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生成性评价,其生成条件由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师 生活环境构成,为此教师发展性评价应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是社会的价值取向。任何评价活动都要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社 会的价值取向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应满足两方面的 要求: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在 价值取向。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其 认识、对待这种需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就体现了教师内在的价值取向。社会 的发展需要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外在价值取向。教师服务、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满 足未来社会的需要,即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其认识、对待这种需 要的视野和情怀,就是外在价值取向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就是肯定了教师的价值认同。
第二是教师的专业追求。从生活的本质来说,教师发展性评价应该直面教 师的本真生活,切实反映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发展需要。没有教师的本真生活, 就没有人才的成长发展;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无法推进教育的改革完善,教 师发展性评价也就失去具体的内容和生成依据。充分反映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本真 生活,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诉求的评价,才有可能实现教师评价的目的。
第三是学校的特色发展。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一项评价,都可以说是为了 彰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特色。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更有责任、更 有个性、更有效能的工作,确保学生都能充分、全面而有个性、有差异地发展, 实现人的现实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的有机统一,以实现学校 的特色发展。
五、“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作为常规、常态、常模状态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其目的不是为了对教师 进行鉴别和筛选,而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实施“学习服务”, 达成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因而在实施评价时,要注意突出下列几方面的评价。
学生的评价。学生是教师实施“学习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其学习生活与教 师的服务生活密切相关,教师的生活习性、知识品位、专业志趣、品格涵养乃至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长远,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信任和激励,因而他们的 评价最能体现教师lT作的过程、效果等方面的意义作用。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评价和监督时, 不能以管理手段或管理措施代替评价和监控,而是要多给教师人文关怀和工作激 励;
不能单纯地采取管理评价和监控评价,或单纯地把评价、监控与教师的奖惩、 评优选模挂钩,而要辅以交流、探讨、建议式的对话,或结合教学研讨、经验介 绍等活动进行,以达成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认同的价值取向。
社区的评价。当教育发展和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整个学校的学习 组织和教育资源都向全社会开放时,学校便成为社区教育和社区学习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教师的“学习服务”也将由对学生的专门服务转变为多元的社会“学习 服务”,如校际间、区域间乃至国际间的教育协作,中小学与大学、教育科研单 位、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教育合作所产生的“学习服务”等。面对开放、合作、多元 的教育势态,面对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不断发展,教师群体将全方位聚焦在社 区的视野之下,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社区的评价。
教师自主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最好形式是还原教师的本真自我,尊重 教师主体性和差异性、变化性和发展性,高度体现教师生命个体和专业个性的独 特性和真实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在评价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由被动评价 变为主动评价。因为教师对于自身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情感、价值取向等 方面的情况最为清楚,最适合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师的自我评价应充分发挥自我反思的内省作用,把反思自省当作完善自 身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内在需求,当作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毕必经之 路。通过多种内容的反思(如教学思想、内容、方式、环节和效果的反思等)、多 种形式的反思(如集体反思、同事反思、个人反思等),深入、全面地对日常的行 为实践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教师得以消除困惑,总结经验,深 刻认识和接受他人的评价,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工作,自觉能动地在评价的过程中 完成自身的价值建构,实现自我的改进和发展,成为让学生、让家长、让人民满 意的教师。
此外,教师面对的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学生,其工作对象的变化性决定教 师要有良好的心态与很强的适应能力。对教师心态与能力适应性的评价,是教师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