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数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 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 断加强思想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对此,做为数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所当然的地要承担起教书育人 的光荣重任,然而数学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脱离数学本身的特点进行空泛 的说教,将会大大地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深入挖 掘数学内容其内蕴的思想教育内容、寓思想教育于智育之中。实践证明通过具体 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为此,就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问题提出供参 考的浅见。
一、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热情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 物间的关系,都中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加以描述,正如华罗庚 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 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数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般成员必备的科学文化素 养,是参加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学好其它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矗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方法也日益广泛用于各门学科。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 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的发展了。科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因此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数学的广泛应用,所以我们在引入新课时,可 以从数学在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 都有数学。
以此启发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 趣。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浓厚 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 对青年一代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 义,数学教学应当、也有可能在这方面承担本身承担的任务。我国是世界历史上 的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大部分时代是处于世界前列的,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我们的先 辈在数学研究方面的始终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过去在数学领域中曾经有过极大光荣。目前我国数学家或有中国血统的数 学家也在一系列领域中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 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树立必要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讲极限概念时,首先通过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三国 时期魏人)为了更精确的求圆周率于公元263年所创造的“割圆术”来讲述极限 的思想,当时刘徽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算到3.1415,这充分说明现代的极限 思想方法,最早在我国三国时期已初步形成并得到应用。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叙述 结论精练、准确,而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步步有根据,处处合乎逻辑理论的要求。
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丝不苟的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数学离不开推理。通过数学教学养成学生讲理的习惯。数学中要判断一个 命题、猜想的真假,不是通过实践检验,而是要依靠概念的定义,依靠公理、定 理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推 理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目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抽象性并 不意味着它的概念和研究对象脱离客观世界和生活实践。我们通过数学概念、结 论形成过程的数学,培养学生在现实客体中抓住本质特性,抽象出概念,并逐步 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通过概念的引 入、定理的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治学精神。解题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难题时要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寻求 解法,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 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这说明我们不应该把辩证法作 为外来的东西引入数学,而是应该从数学内容与方法中发现辩证的因素。例如有 限与无限;
连续与间断;
直线与曲线;
近似与精确;
微分与积分;
收敛与发散等 等。这些内容都含有丰富的辩证因素,在数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实践第一的观点 数学的产生由于实践的需要,而数学发展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生产实践和技 术发展上的需要,而刺激起来的。应结合教材阐明数学的现实性、起源及数学由 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发展的历史。众所周知,数学的概念和公式都是客观现实的 反映,都有其实际的模型。所以在讲新知识时,要列举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概 念和公式,或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再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这将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理论上懂得实践第一观点及 数学与实践的关系。
2.对立统一观点 毛主席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相互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一 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对立统一观点在数学中到处可见, 如: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之中;
有理数与无理数对立统一于实 数之中;
实数与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之中。数学中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是经常 的,整个数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时刻抓住对 立面的转化。转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运算的转化;
数形的转化;
对立概念 的转化(常量与变量,已知与未知)。利用这种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是分析问题中的矛盾所在,找出问题内部不同条件之间的联系,再寻求转化的方 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运动变化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但是 人类认识这些运动、变化是在无数相对静止中逐步认识的。这正如人类从无数相 对真理中去认识绝对真理那样,如通过直线认识曲线,通过常量认识变量,通过 近似认识精确,通过具体认识抽象等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变 化的观点去考虑、分析和认识事物,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在讨论变速 运动时,怎样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变速运动呢?在微积分中是研究该运动在某一点 (即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用瞬时速度来刻划这一点的运动状态。而瞬时速度 的定义过程就是认识变速运动过程。再如把曲线看作点的运动的轨迹,如果建立 坐标系,再引入动点坐标,就可以使曲线与方程发生联系,从而就由代数与几何 发展形成解析几何。4.质量互变观点 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与量,它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又是相互依 存,互相制约的。当量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使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通 过事物量的变化,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变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例如有限个无穷小量的和,仍然是无穷小量。当我们把“有限”两字变为无限时就 产生了质的变化。事实上无限个无穷小量之和未必是无穷小量。
5.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旧事物的死亡 和新事物的产生,同时否定又是“扬弃”。所谓的“扬弃”包含着抛弃、保留和发扬 的意思;
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 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如数的概念的扩充,贯穿在整个初等数 学内容之中。新的数的概念引入总是在否定旧数概念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又在 相应的阶段将新旧数统一于一体,使数的概念不断的丰富,从而解决新的问题。
又如角的概念的推广与数的概念的发展也是极其相似的。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内部 矛盾对立面的两次转化。即肯定―否定―再否定。也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第一阶段(肯定阶段);
第二阶段(否定阶段);
第三阶段(再否定阶段)。事 物发展到第三阶段后,第一阶段中的某些特征可能在第三阶段中重新出现,而且 在第三阶段中可能出现第一阶段中没有的新东西,也就是说否定之否定不是事物 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