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
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3月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前后进行 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变方式前后不同其依次分为一号组和二 号组,每组72例患者资料。一号组72例患者,患者平均体重为(46.3±2.9)kg,男 患者45例,年龄在(45.2±11.2)岁,女患者27例,年龄在(43.8±13.5)岁;二号组72例 患者,患者平均体重为(52.8±3.7)kg男患者39例,年龄在(49.5±12.6)岁,女患者33 例,年龄在(45.9±11.4)岁。手术种类:胃肠型12例手术、甲状腺切除24例手术、妇 产科29例手术、阑尾12例、肿瘤19例手术、胆道21例手术、其他27例手术。一号 组与二号组从性别、年龄、体重、病情以及手术类型等数据分析统计均无意义且 P>0.05。证明两组组间具有一定可比性。1.2方法 一号组:属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前,采取一般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如观 察患者手中生命体征、协助医生等护理工作;二号组: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改变 后,具体措施如下:规范及健全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监管小分组并由该手 术室护士长担任责任人向小组成员开会研究调查以及学习相关经验和参观他院 手术室,在学习调查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缺点不 足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将他院值得学习的地方吸取为本院经验加以使 用。监管小组需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分别制定标准加以管理,由护士长带 领监管小组对各个区域定期抽查和检查,并对其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消毒以及管理 器材进行考核抽查评分。手术室无菌概念意义是关系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原因。所 以要严格遵守手术室无菌观念,针对手术室参观人员、应用物品以及手术室人员 都需严格监管,避免交叉感染产生。如参观人员不能超过5人以上,进入时穿戴 要经监管小组检查后才能进入手术室。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配合,熟练手术 室操作技能,减少手术因技能不熟所导致手术时间增强的问题。严格将手术室器 械进行消毒,定期采用微生物监测手术室各个区域。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给予其抗 菌药物。
1.3评定判断切口感染:愈合:术后切口愈合状况良好,无红肿、无疼痛、无流脓、无积 液及坏死组织等;微感染:术后切口愈合状况略好,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无流脓、 无积液及坏死组织等症状;感染:术后切口愈合状况差,出现红肿疼痛、流脓以及 积液和皮肤组织坏死等症状。
1.4统计学方式 统计数据并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应用"%"显 示,一号组与二号组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如见P<0.05证明一号组与二号组 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一号组72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34例患者、感染率为47.22%,手 术切口微感染19例患者、感染率为26.39%,手术切口愈合19例患者,总感染为 73.61%;二号组72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22例患者、感染率为30.56%,手术切 口微感染17例,感染率为23.61%,手术切口愈合33例患者,总感染率为54.17%。
充分表明二号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一号组19.44%,从而发现P<0.05两组 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术后患者切口感染一直作为医院常久以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相关研究表 明,控制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最有效科学的办法就是改变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只 有严谨的管理模式才能极大避免术后不必要的感染,也可避免发生术后不良反应 和并发症。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中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的器械、人员、操作以 及卫生等均与感染密切相关。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承载着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医患 关系等诸多问题,更需加强关注积极优化管理。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外科2014 年8月到2015年2月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前后进行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 临床资料进行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前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比,发现二号组感染 率(54.17%)低于一号组感染率(73.61%),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 我院外科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说明手 术室护理管理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很大关系,只有加强其手术室管理才可为患者术 恢复以及日后健康带来福音。
作者:田江芬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