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关于民生的论文|形势与政策民生论文

形势与政策关于民生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关于民生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关于民生的论文篇一 《关于党的民生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民生建设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挑 战,对于认识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搞好民生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回 顾历史,总结规律。立足现实,扎实推进。展望未来,勾画蓝图。使党的先进性在民 生建设不断取得实效的过程中不断彰显活力。

[关键词]民生建设;发展 民生建设是近些年来我党和国家历次重大会议中所提到的频率较高 的词汇之一,表明我党对民生建设已经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其实,我党改善民生 的实践自从建党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于革命与建设的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正是改 善民生这条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与主线成为我党在近90年的奋斗历程中永葆先 进性,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重要原因。回顾这一历程,总结 和探索党的民生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对于我党在当前和今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 国内局面下的民生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第一,民生建设是党的先进性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是党的事业不断 取得胜利的法宝。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在建党的“一大”的纲领中就明确提 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按 需分配。这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中共为大多数的中国人谋利益,改善民生的强大 愿望。蕴含着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和改善民生的历史责任,在以后的民主革命中,党 的人民政权建设一直坚持与民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1934年,毛泽东就明确指 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 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 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度,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 的最重要环节――土地问题,这就为在中国推翻一切反动势力,建立新中国奠定了 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特别是伴随着 改革开放的历程,新中国的民生建设经历了恢复发展、进一步深入、开拓创新三 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民生建设的定位与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民生建设不断地得以推进,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 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人民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我们 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 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 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民生建设必须让法治护航,要从法治高度认识和推进这一事业。

党的民生建设必须以依法治国来保障,必须使依法治国成为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 同时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应加快民生事业的预算法、宏观调控法、行政法、与监 督法建设。我们党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努力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保证了民生建设 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民生制度建设的力度之大,出台的制度 之多,令人振奋。比如,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以宪法为依据,完善了保障人权、保护生命财产和人格 尊严的法律法规。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明确了公民享有的物权,规定了享有 物权的范围;
2009年通过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立法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同年还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等等。这一系列法规与制度的创新和实施,使我国的民生建设与发展获 得了有效的制度保证,也从根本上促进了民生建设的健康发展。今后,应把“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功能,加快和完善教育、就业、分配、 社保、医疗等重大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切实做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将民 生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以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 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为民 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以使民生建设进一步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邓小平深刻地强 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 条。”[2]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如果 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物质财富匮乏,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就无法满足,人民 生活水平特别是社会福利水平就难以提高,民生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解决。改革开 放30多年来,民生建设能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心“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而保持了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 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和更新发展的理念,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把不断改善民生 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不断 解决民生问题。

总之,关注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把群 众是否满意当作衡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扎扎实实推进民生问 题的解决。

注释: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苏凤超,男,(1978年――),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助 教。井贵珍,女,(1971年――),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助教。

形势与政策关于民生的论文篇二 《关于文化民生建设及其路径的思考》 [摘 要]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 要标志,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 大,加强文化民生建设要从发展经济、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 义文化产业、发展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来思考。

[关键词] 文化民生 路径 思考 党的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向和价值 诉求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也即民生问题。文化与民生的结合 点――文化民生应运而生,文化民生建设是以文化建设带动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体现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关怀,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带来人们 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提升,从而构建基于文化民生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模式。

一、何为文化民生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 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 容及其范围,包括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享 受体育和医疗服务、文化消费等,都属于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当今社会,文化权益正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文 化元素越来越深入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即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 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 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 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 切需要。倘若只有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而没有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没有更高 的精神文化追求,即使拥有丰盈的物质储备,国家的发展终将因软实力受限而难 以真正强大,国民的生活也难有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活力。

文化民生可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 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 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文化民生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平性,即每个 公民都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科学文化进步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与文 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基本性,文化民生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多样性,文化民 生要求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特色多样化,服务对象多样化;四 是参与性,文化民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 与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意义 目前存在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贫困虽是物质长期贫困的结果,但也是文化贫困直接影响的结果,作用于个人、家庭,乃至地区的发展,阻碍生产力 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但由于对文化贫困的扶持效果往往不如对物质贫困的 扶持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长,根除难,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得文化贫困代 代相继,永续相传。就此而言,文化贫困虽由长期的物质贫困所导致,但它作用 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后,所导致的将是更加严重的物质贫困。

文化民生建设,从宏观上讲,具有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它 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也体现 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经济基础。从微观上讲,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 不仅有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而且具有先进文化属性的内容,包括健康有益、 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和谐,使人们精神振奋,价值观转变, 素质提高,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消除文化贫困的重要 途径,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主要的、最高层次上的手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文化民生建设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回归民生本位,让人民群众生活 得幸福快乐,从内心感受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甜蜜。文化民生建设,是回归“以 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 然要求。关注和发展文化民生,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群众平等地 参与文化建设,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 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文化民生本位的回归,从政府角度讲,一是明确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 主体责任、主导作用,真正当好文化民生回归的策划者、引领者和保障者,以高 度的文化自觉,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为首 要任务,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好文化执行机 构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 生产者,是民生本位回归的实施主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供 给能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和公民 个人的参与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关注文化建设,让群众 成为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体验者,使文化概念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 来。这种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文化 贫困,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文化民生的建设者,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 精神的构建。[1]三、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 1.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民生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前 提,以物质进步为依托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依然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促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在精神层面生成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方能推动社会 文明的发展进步。精神和物质是积极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与社会 协调发展,才能带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民生建设,促进社会的全 面进步。[2] 2.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民生建设。一是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全面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指标体系,进 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 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要加快文化民生设施建设, 加大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二是要调整文化民生建设 的投入方式,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 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实施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引导和鼓 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发展经济建设外,更 要着力发展文化民生工程,如育民工程:深入本土文化研究,让群众接受历史文 化的熏陶;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惠民工程,把公共文化 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在集体文化生活中品味生活情趣,体验人生 价值。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建设。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因此,除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之 外,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发展文化 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 扶持文化市场的发育,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等新型文化服 务产业,拓展新的文化服务领域和空间,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日 益增长的人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城市文化优势,加强城市辐射功能,统筹城 乡文化发展。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各地 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培育地方文化品牌。要改善文 化下乡活动,组织好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的下乡活动,丰富贫困地区农民的文 化生活,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 使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3]4.发展教育事业驱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 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只有一个: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 造文化的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摆脱贫困及其待机传递的必由之路。教 育扶贫政策对于减少贫困程度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非常重要。政府是教育 扶贫的基础,虽然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大,但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所有因素 中,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一直最为重要,这在属于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 表现得特别明显。政府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教育投入, 同时必须调整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投入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贫 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基础教育,对他们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 育机会和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

5.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民生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 显增强,人们的“想法”“说法”“活法”难免千差万别,给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 思维习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切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人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得到精神层面的充实和 满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当国民有高远的追求、良好的 品性、文明的素质,国家的发展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赢,才能对内增强向心 力、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人民才能活的有内涵、有目标、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