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业的内涵\价值及实施途径的研究】简述四个伟大的内涵

摘要:创业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及推动我国的经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创业活动,必须充分认识创业的深刻内涵,把握好创业的特征和价值,以构建良好的创业运行机制。
  关键词:创业;内涵;价值;途径 经济师论文发表 经济学论文发表 会计论文发表 财会论文发表 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 经济论文发表网站
  
  据统计,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并强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培训,把就业压力转换为“创业”的动力,在当前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实施有效的创业活动,必须充分认识创业的深刻内涵,把握好创业的特征和价值,以建构良好的创业运行机制。
  一、创业的内涵
  什么是创业?人们历来对此持不同的见解。传统上,创业指的是个体创建新企业的行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公司也在努力践行战略更新、新事业开发等形式的创业活动,也就是公司创业(corporateentre-Preneurship)。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概念的内涵扩展到了非赢利组织,出现了社会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在今天变化迅速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动态复杂环境下,创业成为获取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变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来源,创业所体现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来看,我们对创业可以定义为: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不局限于外界现有的资源,运用个人或团队的力量开创性的去寻求机遇,创立企业和实业并谋求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满足其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和愿望。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而创业者则是追求这些机会的人。
  二、创业的特征
  (一)创业是一种生存活动
  创业是在传统工资性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人们就业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对人们的素质提出新要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此背景下开展创业活动不仅是让人获得创业感性认识的过程,叫人们了解和学会创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学会生存,教给人们一种新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且是引导人们去开拓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模式,来改变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存能力。
  (二)创业是个体发展的活动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创业强调人的首创、冒险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就是要让人们主动适应社会和环境。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业主体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也就是培养创业者主动适应社会的素质,使其智慧和个性得到全面合理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创业是一种创新活动
  创业作为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在挖掘人类最高本质的基础上,把创造力的开发作为根本功能的一种全新的生存理念和行为。
  (四)创业是提升素质的活动
  通过创业活动,培养创业主体创业心理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发展创业者的创造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创业活动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培养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
  (五)创业是终身性的学习过程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一次性创业也将不能终身受用,各个行业都存在二次创业或者人的工作岗位转型的可能。创业必须由阶段性走向终身性,要把创业作为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终身学习过程,伴随创业者的创业及其企业发展而一直持续,创业应是贯穿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始末的终身学习活动。
  三、创业的价值
  (一)创业促进就业
  研究表明:一个社会的创业水平越高,其社会成员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岗位立业的效果就越好,随之而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创业型人才发展得越快,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也就越快,从而极大地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供给大国来说,培养创业型人才,扩张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创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业活动是一种终身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创业需要创业者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创意产生、资源获取、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人际沟通等许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创业活动一方面通过创业培训对相关创业知识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活动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整合。除了掌握必要的创业知识外,创业者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如创新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策划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等。通过创业活动,促使人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创业活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使GDP增长。创业活动所培养的“企业家精神”,代表了一种精神和力量,引领着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有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型就业同时成为解决经济问题与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它既是经济政策又是就业政策,为持续解决就业问题找到了出路。”
  (四)创业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当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8%,相比发达国家50%的转化率差距很大,能够形成产业规模的比例更低。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鼓励创业。创业企业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进入市场,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性质的企业,同时,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又可以推动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 四、良好的创业实施途径的研究
  (一)创业培训
  1、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作为创业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所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对创业意识的培养又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因而对于创业意识要提早渗透。例如,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把创业理念贯彻到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通过创业成功案例的剖析及对失败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使创业者了解创业中的各种情况,以专业兴趣为突破口,使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3、培养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主体在创业实践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在创业培训阶段,对于每一个创业特定问题的研究,讲授者要告诉创业者对该问题必须有深入的思考和比较清晰的思路,培训时创业者彼此间对自己掌握的情况、兴趣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参与和尝试创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创业主体的领导、统筹、分析和配合等各方面的能力。
  4、通过各种途径使创业者创业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创业知识结构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体系,它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习得一方面来源于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来自于创业者对知识的广泛涉猎。一个人知识面越广,知识结构越合理,其自身所具备的创造力越强。系统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应该让创业者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人文、法律、经管等相关知识,为他们从事创业活动进行知识储备。这样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及推动我国的经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几种主要创业途径
  1、从零开始,自我积累式创业
  在中国,许多创业者都出身贫寒,并没有太多资金投入,而是凭着一股韧劲、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经过曲曲折折的路才获创业的成功。例如,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1987年,47岁时,他还拉着三轮车在杭州街头推销冰棍。大学里学市场营销的罗福欢,毕业后干的却是擦鞋的工作,6年前他从摆地摊起步,如今,他的星级擦鞋店已开到了成都高档小区……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只要善于总结、善于学习、善于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多数人都是可以取得创业的成功的。
  2、投资新建型创业
  这是一种靠自有资金或以资产抵押贷款投入的创业途径,也是广为采用的创业途径。选择这种创业途径,关键是要规避或减少投资风险。为此,必须注意做到:一是选好项目,要选择那些需求量大,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二是要进行好市场调查;三是要进行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四是要做好投资效益分析和投资概算;五是要量力而行。
  3、技术投入型创业
  这种创业途径,多是科技人员、大学教师以自己拥有的发明、专利产品为依托,建厂创业。由于创业者多是科学技术人员,缺少经营管理经验,因此,选配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4、合伙创业
  既可以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出资创业,也可以是志趣相投的出资人和有管理经验的人共同创业,还可以是有资金的人与有技术、有发明的人合伙创业。这种创业除了搞好市场调查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处理好合伙人之间责、权、利特别是利益关系。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创业的内涵,科学分析创业的特点和价值,以构建良好的创业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冉冉.成功创业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2、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赢的答案[M].中信出版社,2007.
  3、张项民.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N].光明日报,2010-03-1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5、严毛新.高校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需要深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6、刘帆,王立军,魏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7、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8、徐铁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与特点探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9、顾明远,孟繁荣.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