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一、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情况 为全面了解情况,我们对山东省20所高校、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高校 工委、青岛市高校工委、山东省6个地市的团市委、青岛科技大学的21个社会实 践基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在2012年暑期对青岛科技大学部分社会实践 团队进行了个案跟踪调研。在设计调研方案和问卷时,考虑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系 统包含党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关键要素,我们分别设 计了针对高校教师、高校学生、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问卷,从对社会 实践的认知、实际参与或支持情况、获得的支持情况、评价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方 面进行了调研。对政府支持情况的调研收到了团省委和威海、烟台、济宁等6个 团市委的问卷回复,对青岛市高校工委进行了电话访谈,也在高校教师和学生问 卷中设计了有关政府支持情况的问题。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调研收到了临沂新四军 部旧址、山东鑫泉医药中间体公司等21个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问卷回复。对高校的调研,涉及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普通高校14所,职业、民办高校3所, 共收到教师问卷117份,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395份。所调研学生的性别比 例、年级分布、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家庭状况等见表1。调查群体具有较强的 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一)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氛围初步形成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大系统中,高校、政府和社会作为外部支撑因素发 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调研的结果,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如, 有90%以上的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 机构,落实了领导责任制;
95%以上的高校建立了考核制度;
83.7%的高校采取 了一定的保障措施,比如资金保障,大部分高校都设有专项基金,少的2万,最 高的50万;
大部分高校都能积极寻求社会多方支持,在实现社会实践的科学化、 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发挥了一定的 导向作用。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文《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制定下 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 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原则、内容形式和制度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各级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功能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暑期“三下 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山东省共青团每年都有活动通知、表彰决定,还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支持鼓励一大批学生团队深 入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在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因素在 数量和重要性上排第1位。大学生需要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学习、锻炼、 成长。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校外现实生活与高等教育之间有效对接的平台,成为大 学生最终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演练场。根据问卷调研显示,所有的高校都已经 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4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在100个以上,有4 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在20个以下。从认知和态度上看,社会实践基地都表 示欢迎大学生来进行实践锻炼,并安排相关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指导,但大多是临 时性的,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专职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学生认为,70%的社 会实践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态度是欢迎和非常欢迎(见图1)。学生认为社 会所提供的实践项目不能满足需求的接近70%。近60%的高校认为社会对大学生 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一般(见图2),可见,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氛 围已初步形成,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日趋多元 1.功能定位综合化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初的指导思想是了解国情、接受教育。而根据对 大学生社会实践功能作用的问卷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见图3),同时也更加 重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联系,运用自身所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也开始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几乎涉 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各个领域,如职业、学习、健康、人格、道德、心理、交际 等等,有一些还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 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奉献及合作精神,是正规教学的重要补充 手段。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广泛、深入的开展,其功能定位也日趋综合化。
2.形式内容丰富化 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体、 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主要形式和“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 学”、“钟点工”、“家政服务”、“志愿者翻译”、“会场礼仪”、“基层挂职锻炼”、“理 论宣讲”、“社区共建”、“科技支农”、“环境保护”等主要内容。根据调研,学生所 喜欢的社会实践形式开始趋向多样化(见图4)。根据对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社 会实践团队的跟踪调研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以前的单纯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志愿服务,开始转向与“科研课题立项调研”、“就业实习”、“特长兴趣 爱好”相结合的趋势,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的学生团队逐年增多, 团队的组建形式也更为多样。比如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社会实践除了传统的校级 团队和院级团队,还有团中央重点团队3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资助团队1支、中 国红十字会资助团队1支、调研山东团队17支、大学生骨干训练营2个、市级调研 课题2个等等,2013年的社会实践团队组建既有专业特色的海洋环保、安全调研, 又有和校外的公益组织联合组建的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还有跨学科组建的宁夏贵 州支教团。
3.活动组织社会化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意识的增强,实践活动组织的社会化是发展 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 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高校的力量组织已很难满足学生需要,必须更多地依靠政 府和社会的力量参与,这已成为与社会多边的互动行为。以当前的重大赛事志愿 服务社会实践为例,其组织和运作都是由重大赛事或项目的主办方政府或社会团 体在进行,高校只负责组织选拔学生报名参与。还有很多社会实践团队的组织是 靠社会热心人士或和高校有联系的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资源的单位来提供支持,是 靠社会力量的支持来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当前学校组 织的重点团队,其组织和实施有55%以上得益于社会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随 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强,社会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成 为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锻炼平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无论是其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就业指导、创业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的舞台, 而这种个体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要求必然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日益社会化。更多的社会平台、社会因素参与, 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使他们更加明确在校期 间的学习方向和努力方向。关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如图3所示,排在第1位的是 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排在第2位的就是了解社会。
(三)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尚未实现 全员化参与根据调研,如果按照大实践的概念,包括军训和专业实习,各 高校大学生参与度普遍比较高,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有过校外打工经历的多了起来, 学生参加过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形式社会实践的占61%(见图5),除此以外的 社会实践无论是学校统一组织的还是学生自己参加的参与度都很低,不到10% (见图5)。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就业创业实践社会调查挂职锻炼“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兼职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类别参与度图5 高校学生 不同社会实践类别参与情况按照广义的社会实践内涵,从调研的20所高校负责大 学生社会实践的老师共117份问卷以每个高校为单位的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大学 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规模已不断扩大,但除了参与范围比较广的军训、专业实习 外,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不到50%,有的甚至仅为1.86%(见表2)。
宣传,而忽视了大多数没有组织形式、没有经费支持的所谓自主社会实践。有组 织的、指向性明确的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每个学校每年不过几十支。大部分学生 的社会实践虽然有通知、有部署,但实际上是“放任自流”。这些社会实践大都因 学生自己联系单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实践盲目性和风险性很大, 可行性和实效性弱,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在面上广泛开展起来。根据调研 结果,校院统一组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的人数占在校生比例10%以下的占到被调 研高校的82%,最高的仅为20.17%(见表3、图6)。所以,社会实践全员化参与 的格局并没有形成,当前我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只能称为是精英实践,达不到教 育部和团中央要求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 社区”活动及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的要求。高校有目的地组织少数大学生 进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示范行为,当前缺乏的是对大多数非组织性的大 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机会,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岗位供给不足 由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依靠社会资源来开展,而目前我国高校 与社会的互动尚不紧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能够 提供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数量远不能满足全部大学生的参与需求。关于社会 各界提供的项目对大学生的满足情况的调研显示,70%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能满 足需求。另外,目前所调研的高校基本上都已建立了实践基地,但是社会实践基 地数量在100个以上的仅占调研高校的20%,根本满足不了动辄上万名甚至几万 名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另外,普遍存在的“重建立、轻建设”现象使得各 高校都缺乏稳定及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有些高校只管挂牌,却不重视后续的 联系和沟通,使得一些社会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 足多层次的学生实践锻炼。根据对山东省高校调研得出的结果,师生普遍认为山 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大的问题是实践项目或实践岗位供给不足(见图7)。
(二)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社会实践经费应由政府、高校、学生、实践 基地等参与主体共同承担。但调查发现,政府目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专项经 费投入,在全省抽样调查的6个地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均无任何经费投入,更没 有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要求的那样“设立专 项基金用于奖励和补贴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高校、社会实践用人单位赞助支持和学生个人的自筹资金,大 部分高校都有或多或少的专门的经费,但社会实践用人单位的支持一般是随机性 的、临时性的,即使是社会实践基地,其连续性和固定化也不容乐观,政府更是 没有动力和制约措施设立专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尽管近年来山东重点团队的 评选和支持以及一些影响范围大的公益类项目的申报和奖励逐渐多了起来,但经 费来源渠道的不畅确实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对大学生 社会实践基地的调研,表示愿意为大学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的占84%,大部分社 会实践基地表示愿意提供实践所需经费的20%左右,有16%的实践基地认为没有 条件提供实践经费或不应该由基地来提供。从高校来看,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研, 有接近6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社会实践的人财物的投入一般、比较小甚至没有投 入(见图8)。山东省高校开展的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实践活动中,能得到 学校经费资助的学生占参加实践学生总数的3%~5%,实践经费存在巨大缺口。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耗资较大的项目,根据对全省21所大学的调查,大部分高校 社会实践经费投入在2万~10万,按照生均经费计算,人均10元以内的高校占94% (见图9),人均实践经费最高为30元。根据我们的了解,还有的学校甚至没有 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活动之前,临时向 学校申请或向相关部门筹措经费。无论是学校、政府还是社会实践基地用于大学 生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所以, 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各高校只能以压缩时间、减少开支、减少参与人数等方法 来满足实际的运作。
(三)实践主体动力不强 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其认识程度和参与情况直接影响着大学 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效果。在对山东省大学生的抽样调研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 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占71%,无所谓的占27%,不想参加的占2%;
主 动参与的占55%,跟随其他同学参加的占36%,因学校组织迫于无奈参加的占 9%;
愿意为社会实践支付成本费的占40%,表示不愿意的占20%;
绝大部分同学 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但也有近47%的学生选择了前4 项(毕业需要的学分、物质报酬、提高综合测评成绩和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表彰),体现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见图10)。从影响学生参加社 会实践积极性的调研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影响因素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排 在第二位的是“报名审批难”(见图11),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 还不够,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动力不强,对于学校组队进行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的 依赖性。
(四)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指导老师数量不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的第二位因素。根据调 研,即使是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也大多是辅导员(44%)和党政干部 (23%),业务老师所占比例仅为17%,两课教师占9%,其他占7%。对参加社 会实践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培训的情况,很少培训或从不培训的高校占47%。
有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而绝大多数学生 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基本没有 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是临时指定人员。可见,目 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既没有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这一优势资源,也没有庞大的 社会指导教师队伍支持,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大学 生社会实践指导队伍建设落后。
(五)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开展过程依赖于党政部门、高 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的共同参与、协调运作。当前,大学生社会 实践的领导组织体系存在着封闭性、离散性、临时性和责权非对等性等问题[1]。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不健全,已经建立有校外人员参加的社会实践领导组织 体系的高校仅为14%,43%的高校没有建立,打算建立和正在建立的分别占17%、 26%。并且,已经建立的,也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或零散状态,或存在多头管理, 职责不明;
或团委一家孤军奋战,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和全局、整体的规划,不 能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 缺少有效的组织保障。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缺乏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 策支持。高校还需要进一步从组织、政策、经费、指导、效果、安全等方面建立 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研,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收获很大的不足 9%,认为一般和比较小的占63%。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明显存在着重形式轻 指导、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见图12)。另外,根据高校的问卷调研情况,约有71% 的高校会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购买保险,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权益受到损害,高校一般会通过法律途径或由学校出面解决,这增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本。但是 还有大量的非组织的松散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工伤保险、劳动报酬等 方面难以得到法律保障,非法中介和个别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权益的情况时有发 生,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六)运行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规律运行 着的动态过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 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长效性。具体表现为:校际间缺乏资源整合机制,高 校间、校企间信息沟通、人员调遣、费用分担、利益分配、社会责任明确的协调 机制还没有建立。虽然每年团省委有表彰通知和文件来进行引导,但缺乏统一的 评价制度和考核细则;
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也不完善,缺乏政府对社会、对实践 基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对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的社会单位的财政补贴 机制和保护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权益的维权机制;
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 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尽管大部分已经建立,但仍有31%被调研人认为管理制度一 般或很不完善,还有37%的人认为高校的激励制度一般或很不完善(见图13、14)。
大部分高校尽管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学分,却并没有体现在专业培养计 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 入工作量并没有兑现。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学生社会实 践确有成效,需要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 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教师指导队伍建设不够,没有大量的教师随队 指导,加上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对学生社会实 践活动的评价根本无法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来 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以至于主要依靠接受单位的公章和评语来进行效 果评价,或者根据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来进行成绩评判。只重视动员组织, 不重视成果考察和经验总结,缺乏激励性,因而许多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当前存 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三、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进对策 当前,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健康持续发 展,因此立足于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总体情况,针对当前我省大学生社会 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我省主管部门进一步 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精神,科学决策和管理大学 生社会实践活动;
有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有助于引导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推动大学生社会实 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广泛深入和可持续 开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营造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氛围 当前,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支持环境欠缺,高校自身管理体 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从思想根源上来讲,这和高等教育理念滞后有很大 的关系。高等教育理念包括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 诸多方面,是关于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其 核心在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或信仰。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教育转向大 众化教育,大学培养学生的方向也有了变化,更多的是要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性的 普通劳动者。高等教育理念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相应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实现,缺少一个充分的酝酿与发展过程,沿袭下来的依然是精英教育的人才 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了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 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保障不足,未能看到大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可 以缩短当地成熟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社 会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整个社会人 才质量评价体系中对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视是不够的。大学教育理念的落后直 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仍然薄弱,学校对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学 校对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激励力度还不够等问题。个人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和 老师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够。政府应该转变教育指导理念,通过制定各 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并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 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氛围。高校应转变教育 理念,根据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在长期应试教育 和高教精英教育的影响和思维惯性导引下,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多侧重于在精英 教育阶段的“知识内容的传授”,更多地把教育视为一种工具,只重视引导学生掌 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关注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而德性内容、隐性知识常常被 忽视。这种倾向容易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因此,通过大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注重学生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学会合作,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才更加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深要求。在这种更具人本意 义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高校教师发展理念、学校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科 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等子理念也都应在重视、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有所体现。
(二)理顺管理体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按照“合理定位、理顺 关系、明确职责、强化效能”的原则,建立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高校主办、实 践基地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例如成立各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委员 会,由省、市政府牵头,由政府、部分高校和企业负责人、各类社会组织代表等 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领导本地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 责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加强规范、指导、支持各参与主体开展社会实 践。另外还要加强管理监督,对各高校、实践基地和社会有关方面开展、支持社 会实践的情况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有效整合 本地区各种资源,及时为各参与方提供需求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财税 金融服务等,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成立由主 管领导牵头,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宣传部、财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 院系相关负责人等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 章制度,加强与政府部门、实践基地和社会各方的沟通,维护师生权益,加强监 督考核,为实践育人提供保障。建议社会实践基地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 目部,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实践岗位的调配、指导人员的安排、实践学生的生 活保障及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等事宜,承担履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会 责任。建议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建立健全《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 保障制度》,对实践程序、操作规程、安全保险、安全防护、保险和赔偿责任分 担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安全制度保障。
(三)健全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法律和安全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涉及多边多方的参与,包括高校和学生本人,以及家庭、 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只有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才能调动起各方积极性,维护 好各方利益,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1.通过立法来确立企业和社会组 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和社会组织道德评价机制, 把“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岗位”作为是否热心公益事业的重要评价尺度,进而 使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内化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法定义务。2.通过立法 来维护大学生的相关权益。例如,明确和合理界定高校、实践基地和学生个人在 社会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公开公平的纠纷反馈机制、事故处理机制和责任 追究机制。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制定《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条例》,并可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法》专门法规,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法律保障。3.制定财税优惠政策。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条文,给 予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免税、减税或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优惠,调动社会组 织和社会实践基地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任务的积极性。
(四)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和实效化 完善运行机制建设是指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整合政府、高校、实践基地和 各种社会资源,加强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促进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大 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当前,应着重加强经济利益机制建设、社会责任机制建设、 师生激励机制建设、经费分担机制建设等。
1.经济利益机制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客观的经济成本,如果完全由学生或实践基地承担, 将会出现学生因经济困难交不起费用而不能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因无利可图 甚至亏损而不愿提供实践岗位的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经济利益机制建设包 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完善经济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经济利益导向政策体 系主要是指由政府出台的支持学生和实践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分别对参加实践 的大学生和提供实践基地的单位给予补贴补助或奖励。二是要建立完善经济利益 保障制度。由公共财政统一支付大学生医疗保险和人身伤害保险费用,并对参加 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给予生活补助。三是要建立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以政府为主导,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多方参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依法维护和调节高校、企业 和学生的经济利益。
2.社会责任机制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 见》(鲁政办发[2005]14号)中指出“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 任和义务。”并指出“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合理的劳动报酬。企 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按规定计入企 业成本。符合税收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的,按规定税前扣除。纳税人通过 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这里对于企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进行了 强制性规定和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家社 会公共意识淡薄,因而企业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不能将承 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所以亟待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
3.师生激励机制建设 激励机制是指激发、推动、强化人的行为动机的制度化了的方式方法。大 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师生激励机制建设是指政府、学校、实践基地根据国家政策, 制定相互联系的激励制度,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出激励信息,刺激社会实 践需求,激发师生社会实践动机,充分发挥师生内在潜力,努力实现社会实践目 标[1]。师生激励机制建设主要包括政府对高校、高校对师生三个层次两个方 面的内容,即政府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对高校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激励 高校抓好社会实践工作;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师育人、学生成才的基本指标, 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是激发广大 师生热情,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4.经费分担机制建设 经费分担机制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承担实践成本 的制度化了的方式和方法。在对全省高校的调查中发现,不仅各高校对大学生课 外社会实践的投入少得可怜,即使教学实践(实习)的投入几十年也没有大的增 长,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实践的实际需要。为解决我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 必须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即用制度依法确定和规范相关利益主体承担经费的比例 和数额,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由政府、高校、学生、实践基地等参与主体共同承 担社会实践成本[2]。比如调整现行收费政策,适当提高学费标准,由学生及 家长适当分担部分实践经费[3]等。目前我省的学费收取标准相对于兄弟省份 的收费标准,还有一定的上浮空间。另外还可多渠道寻求社会资助,设立大学生 社会实践公益账户,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以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获取 一定的报酬等等。
本文作者:罗公利 曲慧敏 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