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为水力学、泵 与泵站、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等,与水工艺设备、工程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相联 系,同时也是我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必考课程 之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方面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以及仪表等知 识的原理及方法。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建筑给排水工程在理论与实 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高层建筑、地标建筑、新农村建设以及节能建筑 等的兴建。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拟通 过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课程建设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水力学、 建筑概论、给排水工程CAD制图、工程制图、泵与泵站等多门学科知识紧密结合。
以上课程主要用于建筑内部给排水计算、圆管流体计算、给水当量及给排水工程 施工设计等内容联系,是本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理论和设计 原理奠定基础。建筑给排水课程中泵的选型、设备的选择、管线的绘制以及管道 的敷设等均与基础课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应参考注册设备、公用设备工程师 的考试大纲等内容,为今后考取设计行业的执业证书打下基础。另外,在建筑给 排水工程教学中宜补充或开设有关防排烟、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设 备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利于设备专业各管线的相互配合及设计。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多以理论为主,讲述的大多为原理,与实际工程相差太远,因此,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引用一些工程实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有 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对教材原理知识的拓展,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实践教 学环节中,通过构建“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调研”等课外实践教学体 系。有针对性地走出教室,参观学习水泵房、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水箱间等建 (构)筑物,对整个供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有着全局的认识,并通过运行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 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以工程实践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教 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课程教学手段得到很大的改变。在教学中,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借助多媒体教室播放照片、 录像、动画等,缩短学生的实践认知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思考和理解。收集工程实例并精心穿插到各教学章节中,将一些典型工程作 为课外作业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现行规范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不断涌现。人民对供水的水量 和水质要求也正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供水安全性以及消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一切都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过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重新划分了各建筑 物的消防用水量,将消防水力计算等内容重新编写了《消火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 术规程(GB50974-2014)》,对消防规范的理解更为简洁明了,删除了一些我 国目前建设不适用的或与当前发展不协调的有关内容。目前国家规范出来之后, 相应的教材很难紧随规范的步伐,及时更新新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及时补充新规范中的相关重要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现行规范相统一。在具体教学 过程中,可以将新规范的电子版拷贝给学生,并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 供学生下载预习,另外提供一些典型的网站,供学生下载资料和工程图纸。例如, 中国水星、筑龙网、土木工程在线、中国水网、中国给水排水网等。
四、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 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要求教师必须 严格选题,即充分考虑到设计时间、工程量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因素,又要统 筹课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梳理整个知识体系。
通常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一般选择多层的民用建筑(如住宅或学生宿舍)为设 计任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掌握规范、方案布 置、图纸绘制、水力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 实现知识的转化。另外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鼓励学生在现行规范的要求下,提供 多种方案布局以及技术分析,选择最优方案进行设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 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 专业人才。
作者:王健康 杨广 汤骅 孙志华 王亚茹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 学院 石河子博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