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选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0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普适计算、大数据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飞速地扩大。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安部门的应用也日 益深入,治安管理、网上追逃、刑事侦查、视频防控等逐渐从普遍掌握发展到深 层应用。犯罪智能化、动态化趋势的突出,要求基层公安机关民警信息化能力必 须紧跟时代的要求。而作为培养公安人才的公安院校,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 养和应用能力方面,应该服务于公安实战的教学目的。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 生的第一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年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 如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而教学学时不断压缩;实践环节过分强调了工具的使 用;教师对基础课程重视度日益下降,轻教学重科研,缺少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产生很大差距,等等。因此,计算机信息技 术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1.1现阶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多年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经验的总结,目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科生执行2010培养方案,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共28 个学时。其中“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内容在大二学期完成,共计18学时。由于教 学内容的覆盖面广,而教学学时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则不以学习纯理论课程 为目的来组织教学,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在讲授内容时重点介绍常用软件 工具的使用。通过学习,学生虽然能掌握基本操作,但缺乏深入应用,遇到问题 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之内高效的完成教学内容,收到好的教学 效果,是所有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

1.2现阶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分析 目前,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较好的 学生,会感觉到课堂内容比较简单,和中学所学的知识有重复,导致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计算机信息技术较差的同学往往从零开始,希望教师能放慢教学进 度。这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程度的参差 不齐,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兼顾两者的要求,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由于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大队管理制度,要求大一学生不许携带并使用电脑,很多学 生无法在课外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不能达到熟练效果。在期末考试中, 由于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简单,没有认真总结、加强练习,造成基本操作不熟 练,丢分较多,因此,得高分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为 中等,说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外对课程的复习时间不足,虽然能 完成基本操作,但在实际应用时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与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还 是有差距的。

2公安实际工作对信息人才素质要求分析 随着金盾工程一期二期的完成,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全国共 享信息,“信息主导警务”为目的。民警办公也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台,基本上做 到了上班“即开机,上班即上网”。现阶段大部分民警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Office,完成基本办公应用。但是公安信息系统都是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应用, 需要的知识远比民警所掌握的知识要多。同时计算机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各类信 息平台的快速更新,要求民警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公安工作中各种警种、各种业务越来越多使用到计算机技术,对民警的计算机素 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不仅用来处理数字和文字信息,尤其对图形、图像、 动画、语音等多媒体形式的处理应用也日渐频繁,公安民警必须会利用各种信息 平台,掌握数据采集、共享、实时更新等内涵;利用信息平台数据,分析违法犯 罪的情报、线索等,做到即时联动、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利用各种资源做到整 合数据,实现跨部门管理数据的交换、跟踪等。总之,公安民警通过掌握实用的 计算机技术,服务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精确打击、精确防范、精确管控。

因此,现阶段我国各公安机关非常重视民警对计算机先进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因此,公安院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要求上要紧跟公安工作的需要,在各公 安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及时调整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摒弃 以学生简单掌握几款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为目的,而是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 培养,以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深度发掘和对情报综合研 判能力。

3公安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直关注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现状,多次组织论坛进行深入探讨,如大学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与社会需求、发展的矛盾,随着技术发展教学内容取舍问题、授课 和实验学时分配问题等。通过研究,提出学生应具备的3种信息技术能力。

(1)计算机使用能力(ComputerLiteracy)。会使用计算机和基本软件, 包括office工具编辑文件,利用浏览器查找网络信息内容等。

(2)计算机系统认知能力(ComputerFluency)。对计算机能够较高水平的 理解和应用,包括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内容,如计算机组成、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库等。

(3)计算思维能力(ComputationalThinking)。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 息创新的能力,养成用计算思维方法和行为处理问题的习惯,对信息能够进行深 层次的加工和处理。以上3种能力成为评价学生是否为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指标, 因此,公安院校应围绕以上3种能力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对现有的 授课模式、授课内容、实验设计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实施改革。

3.1课程内容改革 3.1.2课程授课内容应及时更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现在采用的是统一教 材、统一授课内容。但在授课时,由于不同专业对知识需求的不同,教师不应该 千篇一律,除了讲授必须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向学生展示专业相关的内容,针对 这些需求,教师应采用分模块教学。如可以将计算机信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 office软件、网络基本知识等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块,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 习,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不同实例,采用与专业结合的方式讲 授相同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同时也使一年级学生更好 的了解所学知识在本专业方面的应用。

3.2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课程授课学时为28学时,其中12学时为实验课。在教学实际过 程中,每周2学时,分别安排一次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这种授课模式必然导致 “教”和“学”脱节,课堂上学生看着教师操作,没有实践,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 而一周后上机实验时,对所学内容几乎忘记,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学习 进度缓慢,学生和教师都很辛苦。所以,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非常不适于该课程 教学。可以采取学生可以跟随教师同时操作计算机,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某个模块内容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立即完成相关实验,内容方面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反 映,现场解决。这种授课模式对学习工具的使用非常有效,不仅加深对学习内容 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不再 认为课程简单没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和“学”进入良性循环,能够达到 良好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如何组织课堂授课环境,深入分析研究 教学内容,精心设置各种问题,比如在讲授EXCEL软件时,针对治安专业的同 学可以以案件为例,统计案件发生的环比、同比以及汇总等,而对于经侦专业的 同学可以以工资表为例,统计工资的变化率等,通过贴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讲解, 学生必然对课程内容更加重视,从而达到课程教学要求。

3.3实验内容改革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授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实验使 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的感性认识。目前,计算机应用技 术实验教学共计12学时,6个实验项目。由于内容多,学时少,要求教师在设计 实验项目时要充分强调重要性,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 实验内容应增加难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实验共设计5个验证性实验,1 个综合型实验。并且实验内容从office软件操作开始,减少以前的Windows实验, 将应掌握的Windows操作融入到其他实验环节中,以便保证学生应掌握的学习内 容。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验设计应改变以往以熟悉软件操作为主的实 验目的,而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通过运用工具提高对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管理以 及表达能力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word 实验中,加强练习制作图文混排,多目录报告的技能;在excel实验中,加强对数 据导入、管理和相关复杂函数的学习;在ppt实验中,加强模板定义、数据分析绘 制图表的练习。总之,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对角度分析问题和数据分析处理 的能力,为满足信息时代公安工作的需要打好基础。

3.4考核方式改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采用的期末考试方式是上机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检 验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水平。但是目前课程考试内容相对单一,学生的成绩并 不理想。尤其对于层次较好但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考核并没有发挥实际 作用。为了响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培养“实战型、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充分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考试形式可 以多样化。考试成绩以出勤率、平时作业、期中测验、期末上机考试4个部分分 别得分相加为期末总成绩。出勤率考核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平时作业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基本内容。期中测验是 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独立设计一份报告。让学生在设计的全部过 程中,通过查资料、准备素材、设计结构以及制作的每个环节中,充分思考,综 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期末上机考试,全面综合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总结与 归纳,检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多样化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 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防止课程学习和考核的脱节,从而更公 正、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相对客观的总体评价。

4结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不再是简 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和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而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 重要思路。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阻碍计算机教学 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更 适应公安工作对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1.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各地职业院校 招生每年都是爆满,招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而与之相应的教师数量却增长有限, 教师数量和学生规模不匹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不少教师承 担过多的教学任务,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2)教学设施落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属于典型的实践性教学,需 要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配套软件。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硬件和软件设施有更 高的要求,但是高等院校教学设施数量严重不足,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需要更多的实践实训设施,但教学设施采购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 度,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不能保证人手一机,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发 展,造成很多院校理论教学课时安排过多,实践教学排队练习。

(3)实践教学不足。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操 作能力和基本开发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训练中才能得到巩 固和提升。很多教师给予学生过多的理论分析讲解,而忽视上机课教学训练,计算机应用专业需要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专业学习和行业性质 及岗位特点,为学生开展实训指导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 实习岗位和指导,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和创新途径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教学 思想影响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层次。新时代背景下,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摒弃传统的重视理论教 学、忽视实践能力的落后教学模式。依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突出学生主体, 重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培养,造就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应用型技能人才。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以学生的职 业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就业和终身发展为根本导向,增加实训教学课时,强化学 生应用指导,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探求,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造就创新型应用人才,把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 打破高职教学与企业岗位原有的割裂状态,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 教学,注重专业应用技能与综合岗位能力培养。

(2)优化教师结构,强化师资力量。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能力结构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发展层次。针对高等 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及时招聘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教 师队伍,补充教师数量。在招聘教师时一定要严格把关,把实践应用能力审核放 在突出位置,确保新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过硬。同时聘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 高职计算机专业做兼职教授,既能补充教师数量不足,又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增加实践型教师比例。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做到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创 新,提高教学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习教学。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 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提供更加全面的实习 指导。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利用学 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 来的发展潜力。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联系更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 实践岗位,加强与企业的深化合作。做好实习期间的跟踪指导,确保学生专业与 岗位对口,理论和实践对接,实习导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监督指 导。让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掌握实战技能,让学生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接轨, 技能训练与用人要求一致,能力更新与时代发展同步,真正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应用人才。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备管理更新。计算机设备是保障教学成功 的有力武器,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善的教学设备、高质量的硬件软件是保证人才 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到学校资金向教学倾斜, 保证每年能够采购一定的计算机设备,能够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 护;另一方面,与企业积极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尤其和先进企业合 作,利用大型企业的先进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机会。总之,高职计算机应 用技术专业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当地 发展实际,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改革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 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