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重要性
道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重要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 现了很多与传统道德观念相悖的现象。经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与传统教学模式的 改变有很大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体育道德来规范和纠正学生品 行以及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成为社会的人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道德教 育方式。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学;
道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 1.“唯我独尊”的处事思想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家庭构成以独生子女居多。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是出于 疼爱、隔辈的溺爱,而导致他们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思 想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学生们很容易将这种思想带到在学校生活中 去,学校生活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群个性发展的学生生活在一 起,要想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状态,磨合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一过程解决方式 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了群体的和谐。
2.“尊重”的缺失 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导致内心尊重的缺失,这种尊重表现为“自 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别。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忽略对方的思想和感受,进而破坏人与人交往 的环境,这种交往越多,彼此内心“伤痕”越多,越容易激发矛盾,引起事态的恶 性发展;
事态的恶化对两者关系的处理是无益的,伤害到别人的同时会引起对方 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自己也是一种隐形的伤害,这就无异于对自己尊重的缺失。
3.团体协作能力低下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所有成员的整体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彼此联系的, 一个人很难独处于社会之中。这就要求个人在发展的同时要兼顾自己所处的群体 的整体利益的发展,要讲究团体协作。这也是当前体育教育“社会融入性”的根本 所在,也是当前教育的“社会性”要点所在。长期生活在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下的人, 即使受过一定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或者不经意间对某些问题作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就容易在内心的指导下,选择某些不正确的方式方法。
二、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成长惯性 家庭是每个人内心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最能满足个人诸多成长需求的温室。
一个学生的道德成长受家庭熏陶和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俗话说,家 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对学生成长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方 式决定了学生道德成长的方向。
2.现在教育体系的变革 古今中外,教育的变革都大致相同。在古代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言传身教。师傅传授的不仅仅是学业和技法,道德的培养和明确的做人原则也是 极其重要的部分。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物质生产飞速提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 质生活。古代的教学模式也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数量的需要。新的教学思想 和教育方式也随之出现。这种教学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数量和社会分工的需 要。但教学也就仅限于“传道、受业、解惑”。这是一种工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的教师负责生产不同的教育产品的机器配件,然后再进行组装,最后生产出 一个教育产品。现今社会所缺少的就是教育产品的组装程序。从而导致了生产的 产品但从某方面都可以认为是保质保量的,可组合在一起之后却不能达到最优的 组合效果。
三、体育课堂德育教育必要性 1.体育是一个个性成长的教育 体育课项目众多,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教育侧重点。球类项目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篮球教学为例,要想多得 分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长处。无论是有球技术的发挥还是无球技术的配合, 都是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局部体现。球队灵魂队员的个性影响更能在球赛中起到 意向不到的结果,这也是球赛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重要方面。
2.体育课也是学生获得尊重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教育方式 在体育课堂中,老师们经常会教学生“战胜对手就要学会尊重对手”。跆拳道、拳击、武术等项目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总要先相互鞠躬或友好地互碰拳套,这 就是一种尊重的体现。只要自己做到了尽力了,哪怕输掉比赛也会赢得掌声。无 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比赛中,长期接受这种“尊重”与“礼仪”的熏陶和教育, 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会使其更加享受每一次的过程,更珍惜每一次的 交流。体育课堂的道德教育是无形的,但对学生教育的效果是深远的。
3.体育课堂的团结协作有助于学生们在社会中正确的定位自己 体育项目的团结协作不仅仅是团体项目所特有的。拳击、百米、自行车等 个体项目也需要学生有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在某方面,个体项目不仅 体现出竞争的一面,还能更好地表达团体协作的效果。以刘翔的110米栏为例, 表面是一个人的赛事,可其背后却有无数的教练、队医、管理团队等诸多团体和 部门的团结协作。他获得的冠军其实是一个团队整体利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