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相关论文
民族音乐教育相关论文 民族音乐教育相关论文篇一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地位,民族 教育可以提升素质教育,在采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 都要对民族音乐教育有所改进。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学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能够把它与西方音乐相融合是音乐教育者 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完善以及提高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使之更 加丰富。对于民族音乐的完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关键。在音乐教学中,我国大多 采用的是西方的教学模式,传授的都是欧洲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民族音乐知识却 被忽略。因此,我国出现的是中国式的西洋音乐家,其中,西洋音乐也就占据了 主导地位。近代以来,我国音乐的创造理论采用的是苏俄音乐理论。这给人们造 成一种假象就是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是毫无意义的。
二、民族音乐的地位 在社会上,人们普及音乐以及对于音乐的教育发展程度就是音乐的社 会地位。民族音乐是我国的本土音乐,有着悠久的渊源,但是它是否能够顺应时 代的发展能否与经济文化相适应 民族音乐在我国社会上是有一定成就的,以下就是这些成就:
第一,世界各地的流行歌曲都取材于民间。第二,民族音乐对于一部 分人是情有独钟的,他们自发的组织乐团,比如民间的花灯,二胡等等,他们使 民族音乐得以发展与继续。第三,中国的音乐开始进入世界领域。这些年来,中 央乐团不断的出国巡演,这样就把民族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比如《牧童短笛》、 《梁祝》。
三、民族音乐的作用(一)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五千年来,我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 为主,我们宣扬和平、勇敢勤劳、团结友善。我国的文化思想与民族信仰是与民 族音乐一脉相承的。民族音乐教育要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了解民族精神在音乐 里的存在使民族意识得到强化今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 流也是日益密切,这就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 防止青年人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利用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自强、自信、自爱、 自尊。
(二)培养审美观 各地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各自表达的 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审美习惯与审美观也是不同的。少数民族与我们的风格与特 点也不一样,在表达方式与节奏上也有并不一样的特色。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睐 于流行音乐,缺乏民族音乐知识,审美观范围也就相对狭窄,更为严重的行为就 是对明星的刻意模仿。对于这些没有自我意识的行为,我们应该从根本不杜绝, 否则就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观的提高与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促进理解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也是重要的一 部分,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起到积极的作用。《十面埋 伏》是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它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富有交响音乐艺术,使当 时的战争场面得以再现,给人一种和平的向往。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要让学生了 解以及学习民族音乐,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艺术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民族传 统的文化底蕴。
四、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一)创新教学手段 生命力满活力就要用创新的手段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民族音乐要想更 好的发展就要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得以传承。民族音乐要在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加 以创新,改变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上要注意贴近生活,跟 随人们需求与时代要求。整合资源是最有效的方法,流行民族音乐,使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教学。在青年歌手大赛中,比赛内容也加入了原生态的民族音乐,这样 就可以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比赛中创新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也得以流 行。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创编具有时代气息的歌词,使民族音乐更为丰富。
(二)科学教学方法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学生知识一个接球者,这是传统教学中的角色扮 演。这种模式,学生没有主动性,不积极,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局面下,教师 与学生是很少交流的,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音乐感知能力加以提高是很 难的。
第一,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看和听。教学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 多媒体技术与课件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课堂内容与 形式得到极大丰富,同时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与想象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二,要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出与练习的过程。
给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想象与发挥,用自己的想法去设计与 创造,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五、结语 当代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教师应该承担这个 使命。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继承与发扬民族音乐。(作者单位:保 定学院音乐系) 民族音乐教育相关论文篇二 《浅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其成因,探讨了如何 从教育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从音乐教学法的角度阐述 了指导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补式教学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借 鉴西方在民族音乐教学上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学法;音乐文化;文化体系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 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中国音乐文化已 经相当发达。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 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更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中 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丰 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传承中国民族音 乐也是在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 外来音乐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音乐文化开始流行,而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 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 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后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 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 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具有广告性 和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受欢迎,从而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民族音 乐的传承。
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则使人们认为西方音乐先进,中国音乐落 后。当代的年轻人会认为那些与流行音乐相背,并且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民族 音乐已经过时。这导致本土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
民族音乐文化也日渐没落。
(二)传统文化的理解匮乏 由于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人们在谈论中国音乐时常常 割断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联系而难以了解其真谛。其实,我国的音乐有其独特的民 族风格,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每种音乐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内涵,每种音乐都 会包含相应的民族文化。而现代的流行音乐大多以旋律悦耳为首要考虑,从中获 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他们可以听不懂乐曲的内容,可以不理解它的深刻内涵,只欣赏乐曲的情感,所以会出现为了唱而唱的民歌通俗化唱法。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观念及外来文化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 乐教育传承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国民对民族音乐不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渐行渐 远。而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应该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重视 民族音乐文化。
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国 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 价值及道德观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都把音乐教育放在了重 要位置,他认为音乐是道德的精华,可见,音乐对道德的重要性。音乐的独特之 处在于能使人的心灵发出震颤,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的情绪、情感变化。音乐的产生过程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 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又具有“不确定性” 特点,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 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 分的发挥。
三、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传授式音乐教学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本质上属于 口传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亲身传授,因而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个体性、 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由于古代的音乐教育从来都没有普及到国民大众中去, 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通过官方机构训练和民间自由传习等方式来培养。职业 音乐家,主要依靠官方设立的音乐表演机构,如乐府、梨园、教坊等进行训练。
民间虽有乐馆、乐社、寺庙等形式的音乐传授方式存在,但并无正式的音乐学校。
民众社会的音乐学习,或由于实用需要而拜师求艺,依靠师徒关系传授,或出于 音乐爱好而相互自由传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正是在这样的 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
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 音乐教育课,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亲身传授的教育方法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 靠乐谱传声,它更需要的是亲身示范的教学方式。而这种的传习法在中国已有上 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演奏学中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习 乐手法之一。
(二)体验式音乐教学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及音乐教育,通常以校 内课堂为主。而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民族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所以传 统音乐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在校外的生活中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出校外可 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这是有利于学习民族音乐的。因为民俗 是具体可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 它是在民众中共同 传承,被人们反复遵照、不断重复的事项。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反映了一个地方的 民俗,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 也就不同。学生深入民俗可以了解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就很容 易理解民族音乐的特色。
(三)互补式音乐教学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仍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多年来形 成的教学体制和观念,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中西方的历史 背景、生活环境、政治、文化各有不同,因而教学体制和理念也是有区别的。在 教学中,公平对待两者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 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西方的音乐教学 在关注民族音乐教学的同时,了解其他国家对的民族音乐与教学法可 能会为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与传承带来一些经验和启示。尤其是目标教学法。在 西方器乐教学中,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师更为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 解,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 关注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也赋予了学生在更为广阔的音乐领域里学习的兴趣 和机会。而过于应试化的教育观念是制约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所 以,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把普及民族音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学目标。教师也应 关注如何让学生在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中产生兴趣,开拓思维。以美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为例,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我国 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 如果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 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 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
总之,我们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应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我们自 己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我们要加强对民族 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认同,尽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中营造 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
(作者简介:冯紫琳(1987.2-),女,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