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关于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浅析_毕业论文行政管理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财政收入水平也不断上升,然而日益增加的财政收入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公民满意度的提高,这就体现我国财政收入利用效率不高,财政预算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善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强调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制度还应加强民众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行政单位 财务预算 绩效管理

2013年1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三条规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与原《规则》相比,新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在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增加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容,更加突出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行政单位财务预算,支出等各方面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一、行政单位实施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行政单位实施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政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把其作为衡量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成果的标尺,有助于深化行政单位工作人员节约开支的意识。把行政单位预算的总目标分解到行政单位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使每个部门、每位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每个部门依据各自部门的现实情况开展预算考核、进行预算分析、强化预算控制、最终实现预算绩效目标,有效降低行政单位的运营成本,最大限度的节约公共资源。另一方面,行政单位建立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充分集合各方意见,用有限的资金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行政单位实施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众满意度。行政单位绩效考评充分发挥民众参与,集合民众对于行政单位预算的建议,以花费最少的资金来提供最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同时,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透明的财务活动机制,这就有利于民众对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遏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现有的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

行政部门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同于企业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行政部门进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能单纯的追求效率,要与行政部门的特点、目标、战略结合起来。然而,我国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提出时间较短,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经验,理论的提出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我国现有的国情的。并且大多理论的提出仅仅依靠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的支撑。这些理论往往停留在制度层面,对于具体的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方法、指标、标准都缺乏相应的研究。这就使现实中的实践得不到理论的支持,理论与现实工作脱节。从而影响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发展才能使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

2、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完整

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确定评价对象、制定绩效评价方案、设计工作流程、收集绩效信息、实施绩效评价、撰写评价报告、反馈评价信息、评价结果应用。它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然而,我国现有的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往往只注重于进行绩效评价,把预算的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价,缺乏完整性。这样就不能对考核对象有全面准确的评价。失去了行政单位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意义,不能为下一轮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3、对绩效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不善

绩效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是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和安排下一年预算的基础。然而,由于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行政单位在对绩效信息收集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上的缺陷,这就使行政单位有关绩效方面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失真。绩效信息缺失将导致对行政单位预算的绩效考评难以量化,从而导致绩效考评缺乏客观公正性。

4、民众参与程度低

民众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民众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应该成为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现存的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指标几乎没有民众的参与,大多为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绩效管理就很容易异化为组织内部控制预算的工具。 这样就很难真实反映民众意见,体现民众意愿,从而影响民众满意度,也就不能实现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根本目的。

5、评价方法不合理

目前,由于时间、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致使我国大多数行政单位预算的绩效编制内容简单,评价方法单一。这就大大制约了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我国现在对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主要以目标任务为主。这种评价方法只关注了被考核的行政单位完成了多少任务,并没有注重在完成任务期间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就容易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6、缺乏法律依据

我国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体系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指导。《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所提出的“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等原则并没有定量指标进行衡量。这就使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失去了整体方向。在实施过程中也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原有的计划。加之预算执行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行政单位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就大大制约了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发挥作用。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对行政部门的财务绩效管理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例如,澳大利亚早在1998年就颁布了《预算诚实章程》对于预算的各项内容进行标准化界定。

7、预算的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性不强

虽然一些部门建立了预算的绩效考评体系,但却未能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考评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行政单位的绩效考评往往流于形式。预算的安排不是依据绩效而是依据申请。未能把绩效考评的结果真正执行到下一年的预算中。对于绩效考评中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整改,从而影响了行政执行力。

三、关于加强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建议

1、加强理论建设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由于我国行政单位预算的绩效体系还不成熟,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形成适合于我国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单位进行预算绩效考评的试点,从而找出适应于大多数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另外,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提供指导。

2、加强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法制化建设

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指标要实现对财务评价的全面性,又要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也要保证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的法律体制是进行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当完善有关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的方法、程序、结果应用。使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道路。

3、加强预算绩效信息的收集管理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是负责收集预算绩效信息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能力、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影响了绩效信息的质量。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行政单位预算的绩效考评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要实现行政单位预算的绩效考评需要多方面人员的配合,这就要求加强行政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化水平以确保绩效信息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4、积极发挥民众的参与功能

人民群众是政府财政税收的直接纳税人,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最终承担着和受益者。所以,我们应该在政府部门的预算绩效中充分体现民众意愿。通过社会调查、访问、人民代表等形式收集民众意见,作为行政单位预算指标建立的重要依据,并将民众满意度作为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的指标。此外,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结果也应公示于众,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功能,增强行政单位预算透明度。

5、提高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编制质量

首先应当确保主管部门有充足的时间对各行政单位的预算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确保相关部门编制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其次还应该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绩效考评方法,对各个行政单位、部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6、把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实践中

行政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预算绩效考评小组,对行政单位的预算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考评结果的作用。通过对预算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提高绩效考评水平。

结语

完善的行政单位预算绩效体系对于提高我国财政使用效率有重大意义,可以促使政府利用有限的财政收入来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通过完善行政单位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杜绝财政资金的浪费,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进而构建廉洁型政府、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行政单位预算绩效体系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梁晓宇.浅谈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 [J]现代商业.2010(36):121-124.

[2]王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2 (11):103-109.

[3]徐丽莉.常楠.浅议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考评[J]中国农业会计.2011(11) :85-92.

[4]杨慧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完善措施[J]. 人民论坛.2012 (11):145-148.

[5]赵春霞.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 (11):165-168.

[6]蔡辉云.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J].中国农业会计.2010 (09)

[7]谷芳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51-57.

[8]沈丽华.探讨事业单位会计信自、失真及预防对策[J].中国商贸.2012 (11):134-137.

[9]成宇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2010 (18) :23-28.

[10]曹越.伍中信.政府会计二元结构体系中的概念框架研究.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