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以及对策】大学生现状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以及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以及对策 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信 息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一系列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关系到每 个社会成员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立足于发展,因而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1]。进 入2012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选择、 获取、加工处理等直接影响到知识更新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 的“后备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获取有效信息、加 工处理信息、创造应用信息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信息素养概念界定及研究概述 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Paul Zurkowski于1947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 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 用的技术与技能”[2]。但是信息素养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同学者和群体根据 本国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目的定义了诸多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把信息素养 定义成“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 力”[3]。纵观国外信息素养的研究,不难发现研究重点逐渐由信息技能转向更为综 合的信息基本素养。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对信息素养进行研究。1995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涵盖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 会责任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2004年1月全美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 ACRL正式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提出了针对美国高校大学生信 息素养研究的5大标准及22项性能指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对于 大学生信息素养概况的研究,二是研究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三是根 据国家、专业、年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

3.国内信息素养的研究。我国很早就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近年来,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如2007年霸桂芳结 合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提出高校应通过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大学生自身特 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4];2011年吴晓伟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规格 和特点设计出了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6]。但是目前国内对 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研究的内容与主题主要局 限在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简单分析等方面。另一方面,研究集中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等方面而较少结 合当下时代背景。本研究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出发,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同时 考虑移动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 探索大数据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系,找到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并提出相 关对策。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 1.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调查南京 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再通过SPSS19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在 专业、性别、年级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可 行性的策略。

2.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向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 生(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发放问卷500份,实 际回收问卷482份,按照剔除有缺失数据,剔除答案排练完全一致问卷的原则获得 有效问卷406份。

三、量表设计 综合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笔者把大学 生信息素养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伦理与道德四个 维度进行研究。量表题项根据五级Likert回答,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 同意、完全不同意。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作为信息素养中 (2)性别因素,本研究发现男女生信息素养并无显着差异,描述性统计结果 显示,男生信息素养总均分为3.71,略高于女生的总均分3.65。

(3)年级因素,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具有显着差异,年 级越高,信息素养得分越高。按照年级分组,利用多独立样本检验,显示渐进显着性 为0.002,小于0.05,可见不同年级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具有显着差别。再根据描述 性统计结果,可知大三、大四学生信息素养得分均值为3.76,大二学生得分均值为 3.56,大一学生得分均值为3.68,验证了信息素养的年级差异。

4.大数据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系。为了得到大数据与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的关系,笔者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Pearson系数为0.667,远大于 0,呈正相关;且显着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可见两者的相关性较为显着,可以理 解为信息素养较高的大学本科生,对于大数据的把握也较深。

5.研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较好,但是信息技 能水平较低,不同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显着差异,但是没有发现专业和性别的 显着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1.建立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 学者的持续关注,但是目前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教育范围等还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

为此,应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高校信息素养研究组织,制定相关培养标准,针对目 前大学生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能较弱的现状开展专门培训,着力提高大学生信 息素养,以适应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发展的需要。

2.开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技能培训工作,首先 应该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师应该探索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大学 生学习兴趣,并结合一些通识课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图 书馆应该定期开设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等,在学校形成一种信息化氛围。除此 之外,还可以用一些信息化手段,如微信平台等,介绍相关知识及预告专题讲座,使 其可以惠及更多的大学本科生。

3.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几何形增长态势,知 识更新迅速,大学生应该积极树立自主学习观念,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提高专业知识储备,扩大自身知识面。通过访谈调查,大学本科生前往图书馆的主 要目的是自习,而非阅读大量书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着力培 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

4.培养方案增设相关课程。我国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直受传统的 “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而发展缓慢,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高校 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加实践 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常见信息检索检索方法,逐步提高信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