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BIM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电力工程信息相关 在此过程中,项目内部的信息流按照流向分包括由管理层下基层流动的自 上而下的指令性信息、有基层向管理层流动的汇报型信息、有平级不同专业部门 之间流动的横向信息,这些信息的其使用和发挥更多的是局限在收集后的使用阶 段,没有经过继续的处理,更谈不到继续的流动为后续决策做准备。因此必须建 立起一套符合本项目要求的基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才能保证项 目的顺利实施。2.BIM相关 2.1BIM相关概念 BIM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常被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2.2BIM数据的属性 (1)客观性。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 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电力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能够真实的反映电 力工程中的实际生产力水平。通过BIM模型与实际项目进展的虚实结合,可以进 行计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的动态对比,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计划与实施对比调整, 从而提升对于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水平。(2)集成性。BIM数据模型 中的数据随着项目的产生而产生,依靠项目参与各方的共同维护和更新在项目建 设的过程中同步模拟直至项目投入使用、再到结束,能够快速、全面整理信息、 进行有机关联,形成4D关系数据库,从而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部门对口管理 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图1造价数据平台和传统管理模式对比图(3)精 确性。BIM数据库的数据精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 需的数据信息;
能够自动生成材料和设备明细表,为电力工程量计算、造价、预 算和决算提供证据。借助BIM技术,现场管理人员直接使用原有的建设模型进行 现场建设状况的对比,使判断准确性更为科学。(4)实时性。BIM模型可以适 时的反映特定时间点的电力工程造价信息数据,为同类电力工程的决策提供更科 学准确地参考;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以由不同的参与人通过在BIM系统中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具有强大查询分析统计功能,为规避在电力工程现 场大量存在的问题起到巨大作用,这些数据也可以由造价管理人员整理成满足不 同管理需求的造价指标。(5)决策性。从造价管理决策的角度讲,每一项决策 都要有实际的电力工程数据作为依据。BIM数据模型能够显示资金使用额,实现 短周期对资金风险以及盈利目标的控制;
能够通过建立关联数据库,准确快速计 算电力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
可以实现任一时间点上电力工程基 础数据的快速提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享单价、分项合价 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盈亏,消耗量有无超标;
可以通过模 型与实际项目进展的虚实结合,进行计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的动态对比,质量安全 的实时监控,计划与实施对比调整,从而提升对于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 水平。
3.BIM在国内应用的建议 BIM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数字化表达,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 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中应用的新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 障碍,最主要的是组织平台的建立、合同与法律环境体系和模型框架构建三个方 面。
3.1组织平台的建立 传统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组织模式以施工总承包为主,设计和施工由不同 的单位完成,按照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的程序进行。通常业主将 设计总包给一家设计单位,将施工总包给一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是 平行关系。设计方和施工方有不同的利益目标造成设计与施工相脱节。设计方按 照业主的预算和功能要求进行工程设计,追求设计费用的最大化,尽量降低设计 成本。施工方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条件下,按计价方式的不同,追求利 润最大化。业主方则追求投资成本的最小化。由于不同的利益目标,三方存在着 很多矛盾。BIM的实现依托于合适的组织建设,在这个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对于 传统的模式的管理,数据信息模式更加的标准化、精确化和公开化。原先组织中 中很多职能人员的权责会有重新分配。所以,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项目管理组织 形式,为BIM的推行组建合适的项目组织是顺利推行的前提。
3.2合同与法律体系的搭建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包括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 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合同体系是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及时联合颁布及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 本)》、《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等等。我国法律对于建设项目信息的各 项要求以及相关责任都由明确规定。与信息相关的条款不下几十条,但是可以看 出这类法律法规要么在很多地方空白,规定的不够充分,要么规定归于简单,建 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为约定清 楚各方负责的信息资料的具体内容、收集的时间和具体要求、如何传递、信息责 任人如何管理,以及各方之间在建设项目信息的管理上如何配合,相关责任也未 有约定等,对现阶段BIM的应用造成一定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建设项目全生命 周期中的信息缺乏贯穿和统一的整合,无法支持BIM对信息的要求;
在法律效力 最高的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对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文件的使用、交付及管理等 作出规定;
缺乏标准化分工和统一数据标准,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未明确设计阶 段设计者的协同设计责任,导致设计中出现错漏碰缺或者增加后期大量的设计变 更;
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版本不协同;
对工程资料移交、验收体系的法律规 定和合同约定不明晰和不健全,严重影响建筑的后续运营和维护工作。基于这种 情况,首先提出相应的法律修改规范建议,其次,合同条款的设计包括权责的划 分,结合组织的重新设计应进行修改和完善。
3.3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框架构建 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在本土化的过程除了本身组织建设和法律合同方 面的“不服水土”,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本身项目的多边性,很难有一个 标准的管理体系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项目,很多工作的细化程度针对不同项目、不 同对象时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针对前两部分组织 的搭建,法律、合同体系的完善和修改,更需要有依托实际项目的信息管理流程 的再造和体系的建设。按照项目建设的流程,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针对国内工程 建设的特点,把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工作内容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工作作出 更细致的的规范。
本文作者:张云飞 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