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 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下面是 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 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 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
鼓励学生 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和归纳。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 十一册中教学比的应用这一课时,在学生求出了玉米地的面积与大豆面积的比为 3:2后,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3:2的概念,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 进一步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比,能联想什么?"在学生回答出:玉米的种植面 积是大豆的;
大豆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的;
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大豆的种植 面积是总面积的……。在这过程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 尝试,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学生那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使学 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形成广阔的思维 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看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 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类比法。类比推理 在科学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普遍的应用,在数学中它同样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 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 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

例如:在辅导学生解答后面一道题目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 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到底下用了7.5分钟;
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 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 果停电,他用多少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 思考,一时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学生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提醒学生:这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 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 是逆水行,……。有了这一启发,学生就跃跃欲试了,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得到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把此人从上往下的运动类比成逆水行舟, 并根据从上到下用7.5分钟,求出自动技扶梯与人的速度差为电梯长度的17.5;
反 之类比成顺水而行,求出速度和为11.5,再用和差问题的方法求出乘自动扶梯到达 顶部需要的时间为:"分钟。"某人从底部走到顶部的时间:"分钟"。这种通过教 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 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 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 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 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