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困境及对策]农村中小学发展困境与对策

职业教育困境及对策

职业教育困境及对策 一、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趋同、行业特色消亡现象严重 我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按行业办职教,各行各业都办了职业学校,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学生需求意向的调整,部分学校更换了名字,随后专业也 做了撤并、调整,一些热门专业随着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竟不约而同在各校落地生 根,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只要社会需求的机缘存在,就一窝蜂上,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就业不足,而行业急缺人才供不应求;
有的学校虽然校名不改, 也以长短线为由跟风办热门专业,传统专业名字保留,但已有名无实;
也有学校 的专业仅是换个新名字,但换汤不换药,或者模糊界线,仅为迎合学生心理,并 未做实质性整改。

2.盲目扩建校园,缺乏内涵建设 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突出,基本实验实训条件亟待完善,专 业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技能不够,亟待历练;
另一方面许多职业学校又在扩 建校园、增加建筑面积,提高了资源闲置率。近年来职业学校升格热度不减,因 而评估成了办学指挥棒,扩人扩地成了发展的主旋律。客观上讲,配置硬件也是 为教学添力的,但是生搬硬套指标是不科学的,会因为圈院墙而失内涵。各校评 估时仓促汇编的制度规章,这种“内涵”也基本只能当档案翻阅。

3.教师缺乏成就感,自信心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集纳了普通中等教育分流的生源,接收了普通高等教育挑 拣后的生源,教育对象宽入宽出,虽然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职业教育的教师少 有高中教师“送学生中科”的成就感,也少有高校教师培养“杰出人才”的职业自豪 感。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压力使职业学校教师普遍存 在职业倦怠感。由于社会上长期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不认同,造成职业院校教师 缺乏成就感,自信心不足。

4.招生工作有待规范 对于许多职业学校来说,招生工作投入的精力远高于教学管理,每到招生 季都是全员上阵的局面。和高校的买方市场不同,职业学校招生几乎是卖方市场,每年许多职业学校都要为招生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仍存在一个怪现象:条件 好的学校没有条件差的生源好,学费低的学校没有学费高的生源好。职业教育规 范招生、资源合理配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管部门决不能置身事外,该出 手时要出手。

5.校企合作有待深入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各职 业院校都进行了一定形式的校企合作,如引厂入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企 业冠名班、参加职教集团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部分 校企合作的程度还不够深入,不少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签订了一个协议,学生去 企业参观、企业专家到学校举行讲座等,还远远没有达到学校与企业形成利益共 同体的深度合作。

6.教学评价有待完善 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主要有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平时成绩等。随 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日渐多样化,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够促进职业教育 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具 有重要作用。在政策上要正确引领,要把教学评价作为手段而不是结论,让教学 评价起到促进学校自我修正、不断完善的作用,而不能因为评价产生相互攀比, 从而导致一些学校弄虚作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职业院校要抓内涵建设 职业院校要明确发展定位和办学目标,办特色学校。任何职业院校都应办 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模式与经验。教育部门要根据不同的职业教育 层次,建立不同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要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职业教育质量 进行全方位评估的机制和机构,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学校各 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职业院校要通过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 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2.专业设置要瞄准市场和产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动态的,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要树立职 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的办学意识。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专业设置指导, 提高高成本专业的经费扶持。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实训的 比重,唯此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3.进一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改革人事制度 针对全省职业教育布局分散、摊子大、办学同质化现象,政府部门应加大 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一批生源严重不足、办学师资匮乏、所办专业脱离市场需求 的学校;
合并办学专业趋同、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学校;
对同地域的学校进行适 当的专业调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建立师资流动机制,在经费渠道相同的职 业学校之间可自由流动,在经费渠道有差异的学校之间可按需流动,在职业学校 和企业之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有便捷的交流机制,而不是以企业和事业两个 身份截然切断联系,这触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

4.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职教参与职教的社会氛围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技 能型人才的待遇和地位,逐步消除社会偏见,扭转社会风气,提高社会公众对职 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让社会公众体会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营造“崇尚一技之 长、不唯学历凭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倡导劳动光荣、 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5.健全制度,规范招生市场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订政策,规范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加大监督整顿力度, 严厉打击买卖学生的不法行为。调整职业院校结构布局,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

由政府主导,各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各级各类职业 院校要配合公共传媒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公共传媒应积极为职业院校提供宣传载 体和平台。职业教育只有形成“出口畅、进口旺”的局面,才能真正具有吸引力。

6.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念下,根据职业教育学制、学习形式、培养方式 的多样性,创新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促进职教的发展。学生评价应 不拘泥于理论考试,社会实践,为企业、社会创造价值都可以抵相应学分。同时,基本的文化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不能松懈,这是职业学校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 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学生就业必备的岗位技能,必须采用公共标准的测试进行考 核,作为毕业门槛。职业学校也应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灵活学制,实现人人可 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要改革创新职教评价体系,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 平和劳动价值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以培养质量和服务 贡献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

7.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开展,政府要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在校企合 作中的利益,同时,将校企合作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成立推动校企双方长期合 作发展的组织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信息共享。校企合作双方 要找到利益共同点,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在校企合作过 程中,学校要有担当,外派去企业的教师要视同在校上班,有纪律、有待遇、有 针对效果,同时引进企业人员入校要成为一种自觉。以上建议有个体和单位主观 努力可以做到的,也有需政府主管部门干预支持的。总之,职业教育关系到经济 民生,关系到社会发展,只有各方高度重视、齐心协力,才能开创我省职业教育 的新局面。

作者:胡艳霞 单位:河南省轻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