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对档案的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更着眼于政治素质和实际本领的提高,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工作者始终要加强政治学习,增强党性党风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服从党和政府对这个工作大局,要解放思想、观念、勤于思考、坚定信心。提高适应岗位要求的实际本领,珍惜档案工作岗位。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高新时期对档案信息的认识和要求,不断总结和探索,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提高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的意识和法制观念,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必须意识到档案工作是全馆工作的基础之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好坏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领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会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领导重视是搞好全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增强档案意识,提高全员档案认知程度,首先是加大对殡葬档案知识的宣传和档案业务的培训。比如不定期地制作有关档案作用和意义的宣传页,发到各人员手中,档案管理人员更多地参与到殡葬材料形成档案的整个过程中,向殡葬人员讲解殡葬文件收集整理归档的每个步骤,力求不断扩大全体殡葬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了解,使每个人员认识到:殡葬项目结题时,如果没能按时整理归档殡葬科技资料,那该项殡葬活动就不能算完结,只有做好归档工作,殡葬工作才算是有始有终。做好殡葬档案归档工作是殡葬职工的良好素质体现。
二、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全馆一体化的管理新模式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如建立收集制度,保管利用制度、制度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我馆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之中,在提高全员档案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归档配合档案部门工作的同时,建工档案传递、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一是遗失及时查找补损,确保材料完整。
由于我馆档案工作具有独特性,因此建立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模式——信息一体化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全馆管理,领导决策都需要各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而档案、图书资料等一体化管理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因此,单位建立档案室,对单位档案、图书资料实行一体化管理,这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综合信息,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是单位动态管理的需要。
因此在贯彻档案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借阅、保管、保密、利用和档案工作考核检查制度,以严密的制度规范档案制作程序,保证档案质量,确保各种类别、各种载体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做到从立卷归档到保管统计,从档案利用到鉴定销毁,从档案移交到奖惩等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为规范、高效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文件材料,加强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发挥它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单位档案工作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为单位各项工作,特别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馆内决策服务,为丧属提供服务。收集利用反馈信息,了解和研究档案的反馈信息,可以了解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档案利用率。
服务对象的差异,需求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材料,因此收集材料的多少,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现代档案材料的利用率。
为从源头上保证馆档案室收藏资源,我馆反复多次修改归档范围,保管期限,使之更加合理化,同时档案的载体也实行多样化,除纸质外还包含了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
四、实现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工作标准化。
新时期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但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前提。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内容包括案卷组织的方式、格式、分类规则、著录和索引规则,文献编纂规则等。
这些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的技术,光盘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少不了懂得先进技术的人才。只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懂得先进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思想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新时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五、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 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 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 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六、加强档案人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新的归档方法是以档案工作的现代管理为前提的,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不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是不能胜任工作的。对文件级档案管理,业务人员要加以正确认识,不仅要加强新的档案整理办法,而且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要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除了计算机及其配套设施必须跟上外,首先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信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要加快开发和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同时,要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现有的各种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当然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和人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条。
所以说,抓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奠定档案事业长足进步的根基。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吸收各方面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壮大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