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出情况与药敏结果分析|支原体药敏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皮肤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 应用板条培养药敏试剂法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检测和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1286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总阳性例数550例,阳性率为42.77%。其中Uu阳性433例(78.73%),Mh阳性22例(4.00%),Uu+Mh阳性混合感染95例(17.27%)。20~岁和3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分别为49.69%和56.32%)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O.05)。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85.64%,85.45%,72.55%)。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且在本地区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临床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 支原体 药敏试验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泌尿生殖道炎症,它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找不到淋球菌,本病多由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n)感染引起[1]。本文主要探讨支原体引起的NGU及其耐药性情况,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l1年6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286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男502例,女784例,年龄18~79岁。男性患者多以尿痛、尿道灼热、尿道痒感或有乳白色黏液样分泌物为临床表现,女性患者多以阴道分泌物异常或有瘙痒等不适为主诉就诊,少数患者可无症状。就诊患者均有性生活史,支原体检测前1周内停用任何抗菌药物。
1.2标本采集 根据临床对支原体采集要求[2],尿道分泌物:清洁男性尿道口开口,以无菌棉签拭擦尿道口2-4cm处分泌物,方法为旋转无菌棉签1-2wk后停留30s后取出。前列腺液:尿道口症状不明显或尿道中分泌物极少者,按摩前列腺,以无菌手续留取前列腺液。宫颈分泌物:以女性用无菌棉签拭擦宫颈口多余分泌物后取宫颈口1-2cm处分泌物或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尿液:男性或女性都要先清洗尿道口和外阴,留取中段尿。各种标本留取后均置无菌试管内立即送检。
1.3 试剂来源 支原体药敏一体化试剂盒由珠海丽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实验方法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支原体检测分为A1、A2、B1、B2四孔,A1孔为阴性对照,A2孔为阳性对照,B1孔为Uu培养,35℃培养24h,B2孔为Mh培养,35℃培养24~48h且培养基保持橙黄色不变为阴性,培养基由橙黄色变成红色并且液体清亮为阳性;药敏实验分为上下两排,上排为低浓度孔,下排为高浓度孔,药敏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表示支原体对该浓度药物耐药(R),保持橙黄色不变表示支原体对该浓度药物敏感(S)(即上下孔均不变色为敏感,上孔变红色、下孔不变色为中度敏感(I),上、下孔都变红色为耐药)。分别记录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支原体感染情况 1286份送检标本,支原体感染总阳性数550例,阳性率为42.77%。其中单一Uu感染433例(78.73%),单一Mh感染22例(4.00%),Uu合并Mh感染95例(17.27%)。女性阳性率51.53%,男性阳性率29.08%(,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χ2=80.312,p<0.01),详见表1。
表11557例送检标本的支原体检查结果及性别分布 (n,%)
3 讨论
近年来,由支原体所致的NGU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各种性病的增长速度不同,我国性病流行病谱在逐年发生改变,至2001年NGU的报告病例数超过淋病居第一位[2-3]。本组资料表明,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42.77%,与美国疾控中心的资料即30%-40%的NGU由Uu和Mh引起[5],略高。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①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生理结构存在差异,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内环境和PH更适宜支原体的生存;②男女之间生理的差异和泌尿生殖道血液循环的不同,相同剂量的抗生素到达局部的血药浓度不同,造成治疗上的差异[6]。Uu单独阳性占78.73%,Mh单独阳性占4.00%,Uu、Mh混合感染占17.27%,说明本地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16-20]。由表2可见,支原体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其中以20~岁和3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9.69%和56.32%,说明主要的发病人群仍然是性活跃年龄阶段的人群。由于该年龄段正处于结婚生育期,为防止不良后果发生,支原体检测应纳入产前检查。
支原体无细胞壁,作用于细胞壁的β-内酰胺类药物对支原体无效,如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而大环内酯类及喹喏酮类等抗生素有效,但由于生殖和泌尿系统感染者存在着一定的隐私,加上部分非法医疗机构的不正确引导,盲目首选昂贵的和新的广谱抗生素及非专业诊断引起的不规则治疗,造成滥用抗生素现象,使支原体耐药性的不断增加,造成反复感染现象增多,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关于Uu和Mh的耐药性各家报道不一[21-23]。近年研究分析认为Uu、Mh的耐药性由获得tetM耐药基因所致[7] ;喹喏酮类抗菌药物机制主要是拮抗支原体DNA旋转酶A和B亚单位,从而阻断支原体DNA复制,达到快速杀灭支原体目的;但由于位于支原体染色体上旋转酶基因发生突变致DNA旋转酶靶位改变,从而降低药物积累,而产生耐药性。本组资料显示:Uu对9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强力霉素(94.0%),美满霉素(90.1%),克拉霉素(89.4%),交沙霉素(67.0%),阿奇霉素(14.6%),左旋氧氟和司帕沙星均为(8.5%),罗红霉素和氧氟沙星均为(0.0%),提示Uu的临床治疗宜首选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Mh对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的为交沙霉素(90.8%),其次为强力霉素(83.3%),其它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0%,提示Mh的临床治疗宜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Uu 和Mh混合感染对9种抗生素及抗菌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克拉霉素(43.5%),美满霉素(36.9%),阿奇霉素(35.5%),氧氟沙星(27.6%),强力霉素(21.1%),左旋氧氟(15.8%),交沙霉素和司帕沙星均为(10.5%),罗红霉素(0.0%),提示Uu和Mh混合感染的临床治疗首选克拉霉素。由此可见:Uu、Mh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司帕沙星的耐药率不容忽视,可能由于近十几年的广泛使用,使其耐药性增加。单独Uu最敏感的药物是强力霉素,其次为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单独Mh最敏感的药物为交沙霉素,其次为强力霉素,而Uu、Mh混合感染后其耐药性明显增加,这可能是Mh引起的耐药,由于单独检出例数少(22例)而未被发现;也可能是混合感染后有新的耐药机制产生,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体内药物动力学,药物分布,以及体内环境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和体外试验尚有一定的差异,加上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用药都应综合考虑以免耐药率增加[8]。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NGU已成为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且发病率日趋上升。临床上对疑似NGU患者不能单凭经验用药,强化支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研究,并建立合适当地区域的支原体耐药谱对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9],它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控制NGU传播和蔓延有着积极意义,并且药敏实验有助于发现耐药菌株,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支原体耐药机制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张贤华,方萍,万雄萍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08,23(1):84—86.
[2] 孟冬娅,薛文成,胡晓芳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变异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8):583—585.
[3] 徐萍,张万宏,刘道忠等.1198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6):494—495.
[4] 李小兰,王东.41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l8(1):134—136.
[5] 戴迅毅,杨莉佳,李明.224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钵检测及支早体药物敏感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8):492—493.
[6] 陈利,曾贱高,刘利辉等泌尿生殖系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1):46—48.
[7] 郑华,李明成,刘天赫.多重耐药解脲支原体与泌尿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745—1746.
[8] 倪语星,尚红,刘文恩等.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