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物理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 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 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 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 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一)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 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
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
别 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二)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 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
不知道怎么做;
怕浪费时间;
认为学生 没有这个能力……。
二、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 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 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 少的一环。
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 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 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
三、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 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 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 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 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 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 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 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 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 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 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 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
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 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
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 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 了不要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居里夫人 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 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 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 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 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 概念、规律并不严密;
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 有意识让学生纠正;
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判断王冠搀 假是否属实;
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 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 它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新问 题;
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 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 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 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 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 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 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 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 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 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 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 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
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 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1、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 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 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 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 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 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 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2、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 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 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 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 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 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 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 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
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 有关。
(一)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
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 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 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 (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 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 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 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 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 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 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 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 题的能力。
四、须注意的二个方面 (一)切忌急功近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培养。开始时的问 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二)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 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改为学为主。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 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 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 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 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