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初探
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初探 摘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战役中, 重庆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南方局及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民国政府的“战时陪都”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的所在地,同时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阵地。重庆经过十分壮丽的战争洗礼,从一个西部偏远的城 市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重要中心之一,也从一个内陆口岸城市逐渐 发展成为了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多重因素影响下, 我国出现了一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体系,即近代民国建筑体系。本文 就中国尚存的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状况,通过对资料、方法等的基本研究,去发 掘其文化,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关键词:重庆;
陪都文化;
民国建筑;
保护传承 一、研究现状综述 重庆民国建筑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朱军、张觅对建筑遗址、区域、 类型等进行统计并提出保护策略,指出重庆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最多的城市;
杜 香兰等综述了抗战遗址的价值、保护和利用状况,提供了抗战遗址的修复方法;
欧阳桦从园林景观的角度介绍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民国建筑的造园手法、 形态特征和地域特色。由此可见,对重庆民国建筑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类型介绍、 现状描述、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方法和建筑风格等方面,而对于其建筑的本身的 空间等研究较少也不够深入。
二、民国时期的重庆建筑艺术 (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以及清王朝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 国被迫打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随后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这也 在客观上带来了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文明,中国建筑亦跨入“近代时期”。1937 年七七事变、南京危及。随后,蒋介石提出:“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将迁 至重庆,以四川为抗敌大后方。”。战前的重庆是“旧城区之一隅,道路狭隘,房 屋简陋,犹遗有古城市之残迹”。国民政府西迁后,大批人口迁入,重庆成为全 国政治、文化、工商业及教育中心,建筑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二)建筑特征及案例 民国建筑在重庆本地化特征最明显,一方面是受巴渝山的环境条件限制, 如重庆大学和自来水厂的设计中就因为钢筋混凝土难得,而采用了重庆本地石材 为主要建筑材料;
另一方面,抗战迁都之后,建筑设计师们通过前期的诸多实践, 充分熟悉和掌握了中西方理念精髓,拥有了比较自如的驾驭能力,故而在条件简 陋、时间紧迫的条件下依然能针对性地创作出贴近生活、充分满足使用功能又具 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的作品。“就地取材”、“临时简易”是重庆战时建筑的特点。其 实看起来不中不西,确实又简洁实用。从单纯模仿到中西结合,再到结合当地特 点、实际条件的设计理念,不同于克隆,而是是对洋建筑的改进和再创造,是建 筑设计的进步与发展。抗战八年,产生的众多建筑,其中最富纪念价值的是蒋介 石尧庐官邸、宋美龄旧居等。这一系列建筑简朴而不失庄重典雅。重庆特有的青 砖、青石、青瓦建材,砖砌装饰、人字坡屋顶等细节也体现了重庆的地域特色, 体现出陪都时期深沉内敛的朴素风貌。
三、重庆抗战时期建筑的保护 在重庆抗建筑保护和开发中,因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教育,从 而成功开发出了以弘扬“红岩精神”为主题的景区和线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 呼声日增,重庆相继修建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以及歌乐山抗战文化传统街区等。
我们应该着重情谊发掘当地文化延续历史,致力于打造具有历史人文内涵的重庆 特色。四、结语通过对于西方建筑史中近代历史长河,民国建筑的研究,我深刻 认识到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继续传承文化更为重要。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 承中,首先要了解其发展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融入漫长的历史寻找与观察, 汲取精华,去除糟粕。了解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实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这些基础作为支撑,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以便后人可以从历史和文 化中学习。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重庆地区的建筑为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 度出发,探讨民国时期的思想来源和设计风格,力求全面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筑。
此次研究的目的不是想提供一个现成的、可套用的模式,而是希望通过对民国建 筑风貌的深入研究,从而引起社会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共鸣,提出社会现状的问题 以及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活跃时期,研究与学习民国 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也知道了许多优秀的代表 作品,这些作品在建筑风貌都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值 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因此在保护建筑的同时,我们还要传承这些文化的本质上的特征,发展其灵魂。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地位高于任何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内修建和改建了大量 建筑,这些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是重庆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体 现。重庆抗战时期建筑尽管处在战争年代经济等各项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建筑外 观多朴素装饰甚少,但其建筑中包含了优秀的设计思想、较高的建筑艺术内涵、 地域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是一组不容忽视和遗忘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