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探析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探析 [摘要]创业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是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大学生的 创业创新能力。本研究以高等农业院校的“双创”教育为核心,基于大学生“SIPT” 计划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氛 围,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模式等以问卷调 查和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体系的建 议。[关键词]大学生;
双创教育;
体系构建 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教育问题,更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 生产方式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问题,是提升民族创新力的战略问题。大学生是 最具活力以及潜质的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发挥大学生科技创 新实践活动在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积极促 进作用。因此要努力将学校的科研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最终形成 与“SIPT”相耦合的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阶段政府和高校实施的大学生“双创”扶持工作 我国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政策引导的力度不断加强。从教育部 2001至2010年的十年间发布的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文件中专门对“大学生创业教 育”和“大学生创业”的内容占文件全文的比例来看,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创 业内容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0.55%增长至2010年的16.25%。2015年出台的《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 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 力度,激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真正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浓 厚氛围。2012年,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 知中明确,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 育教学效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 标。学校以“挑战杯”“SIPT”为代表的各类创业设计类竞赛以及开办创业班、创业 教育课程、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活动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培养 在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的创业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创业潜能不断被开发。
二目前我国“双创”的实践成果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双创”研究主要聚焦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 的必要性、创新创业教学的体系构成、创新创业教学的方法探讨、创新创业平台 的构建等四个方面。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 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双创”教育相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不断创新、不断 提高。现在“双创”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三种大的模式:(一)以中国人民大学 为代表。以学科渗透为原则,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践重 在以实践原则为基准,拓宽专业教育,实施整体优化,在基础教学中尤其加强学 生利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淡化专业方向。强调创业教育“重 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二)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商业化运作为特点,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 能为侧重点,同时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并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用 于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并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 资,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咨询方面的服务。(三)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上 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PRP”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PRP计 划是培养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教改措 施,提高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 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 技术咨询。交大投入8000多万元建立了若干个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向全校各专 业学生全天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该校研究生成立的学子创业有限公 司,已经入驻上海科技创业基地。
三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的开展现状及调查分析 (一)对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的认知程度分析。研究组对本校的学生进 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针对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会发现学生对此项目的认识 存在一定的偏差。大部分学生听过“双创”训练项目,但是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其 中只有少数人对此项目持看好的态度,这可能与学校的宣传有关,又可能是学生 对其重视程度不同。很多学生在参加初期热情满满,却又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失去 信心和毅力,导致部分学生中途放弃此项目。学生要想充分了解此项目通常是依 靠学校开展的宣传活动,相对宣传活动开展较少的高校学生对此项目知之甚少。
(二)大学生参加“双创”训练的目的分析。大学生参加“双创”训练项目的目的大 同小异,大多数学生都想通过此项目为今后的就业做打算,也以此来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积累经验,同时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完成具体项目 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当然也存在一部分盲目跟风 的同学,并不了解项目的具体实质,仅是听到或看到其他同学加入,又认为自己 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于是便选择跟随主流。这种行为不仅不能让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质性的培养与锻炼,同时又违背了项目开展实施的初衷。
(三)高校的组织管理模式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双创”项目在众多高校的实施开 展的时间不长,导致部分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缺乏统一安排规划、管理不规范 等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沟通,教师无法准确、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 同时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做出合理调配,以致部分项目不能及时进行。再有多数高 校对于项目奖惩管理没有明确的条例,导致很多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中途废弃,产 生无法估量的成本。
四构建和完善与“SIPT”相耦合的“双创”教育体系的探索及设想 (一)以创新创业学科建设为先导,制定清晰明确的课程计划。开展科学 有效的“双创”教育前提是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建立“双创”教育长效机制的基础是构建基本的创新创业学科体系。本校以“双创” 学科建设为先导,开设了多种创新创业活动,在课程、师资队伍及科研工作方面 也不断进行探索。针对项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计划与实施过程存在偏差的问题, 高校需制定更加详尽完善的教育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安排与项目有关的 科目,将项目内容放置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计划方面,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摒弃 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 升教学质量。(二)以“双创”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为基础。研究与实践证明,“双 创”教育的理论知识学的越扎实,创造出的成果也就越高。然而只有理论没有实 践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实践中把理论付诸于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完善理 论、修正理论。创业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市场营 销、企业管理、政策法律等等,这就要求开展较为系统的创业设计相关知识的课 程。同时,高校应将“双创”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联系在一起,建立多层次、 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将“双创”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 合,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课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使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内教 学的延伸,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多地从实际出发,建立以实际 业绩与社会效果为主要人才评价机制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三)加大宣传 力度,营造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部分学生缺乏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了 解,有的甚至从未听说过此项目,原因大体是学校的宣传不够到位,宣传方式不够合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宣传方案。高校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电 台、报刊、橱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的意义和目 的,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做好宣讲工作,向学生灌输创业创新的理念。(四) 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双创”计划项 目是高校培养适用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 环境面前,自主创业无疑成为了众多大学毕业生更向往的选择。当代大学生想要 进行自主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资本”,即包括创业能力和创业资金。在高校 实施的“双创”项目活动中,学校可给予优秀的学生相应的资金奖励,帮助大学生 更好融入创业的浪潮中。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创业形势,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各类鼓 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各省市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 营有关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 学生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创业的关系,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作者:杨辉 李德丽 汪志军 单位: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东北农 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