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对国外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
国企对国外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 1马来西亚基本情况 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府向来重视对高速公路、港口、机场、 通信网络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马来西亚现有的基础设施能较好地为 各类投资者服务,同时政府未来的基础建设计划也为外国投资基础建设和开展工 程承包提供了契机。陆路运输方面,公路总长13.7万公里,主要城市中心、 港口和重要工业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沟通;铁路贯穿半岛南北,具备运送多钟货物 能力。空运方面,马来西亚有8个国际机场和若干国内航线,是东南亚重要空中 枢纽之一,2011年空运旅客6310万人次,货物97.8万吨。水路运输 方面,有7个主要国际港口,马来西亚95%的贸易通过海运完成。通信方面,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邮政局均得到普及。
2当前中马经贸状况和国家发展规划 2.1产业政策 2011年,马来西亚GDP总额为5883亿马币,全年批准的制造业 直接投资561亿马币,出口总额为6945亿马币。工业和服务业是马来西亚 重要支柱产业。马来西亚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可可、椰子、 胡椒等。原棕油产量1891万吨,储量107万吨;
天然橡胶产量99.6万 吨,进口66.7万吨,出口94.6万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之 ―,主要有电子、石油、机械、钢铁、化工、汽车制造。服务业是其最大产业部 门,其中旅游业重要性突出。采矿业以开采石油、天然气为主。2011年日产 原油57万桶,出口额达319.8亿马币;
全年液化天然气,产量2.6亿吨, 出口2.5亿吨,是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2011年建筑业产值为1 89亿马币,占GDP的3.2%。
2.2当前中马双边经贸合作 截至2011年7月底,马来西亚对华实际投入资金58.6亿元。其中 2011年1-7月新增实际投资2.1亿美元。马来西亚对中国投资区域由沿 海地区逐渐延伸内地,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供水、商业、 酒店、电站、金融、房地产等领域。2000年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 额年均增长达30%以上。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额仍达519.6亿美元,仅下滑3%,其中,中国出口196.3亿美元,进口323. 3亿美元。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中马双边贸易强劲恢复,双边贸易额达7 42.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38.1亿美元,进口504.1亿美元。据 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马双边贸易额为9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3%。其中,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6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2%;
中 国出口2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中国逆差342.5亿美元, 同比增长28.8%。中国超过新加坡上升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同 时继续保持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伙伴。
2.3国家发展规划 (1)“五大经济走廊”计划。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资政策力度逐 步加大,为平衡区域发展,陆续推出五大经济发展走廊,基本涵盖了西马半岛大 部分区域以及东马的两个洲。在伊斯干达开发区,鼓励投资服务业,主要有旅游 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物流运输服务、创意产业服务、金融咨询服务等;
北部经 济走廊鼓励发展农业、制造业、旅游及保险、教育及人力资本、社会发展等领域;
在东海岸经济区,鼓励投资旅游业、油气及石化产业、制造业、农业、教育;
鼓 励在沙巴发展走廊投资旅游业、物流业、农业和制造业;
沙捞越再生能源走廊鼓 励投资油气产品、铝业、玻璃、旅游业、棕油、木材、畜牧业、水产养殖、船舶 工程和钢铁产业。(2)“大吉隆坡”计划。马来西亚“大吉隆坡”计划全线启动。
大吉隆坡地区经济转型计划中提出的国家关键经济领域之―,位于吉隆坡-巴生 河谷流域,涵盖了吉隆坡附近10个城市,计划从基础设施、人民收入和居住环 境三方面着手,将吉隆坡打造成为世界前二十大适合居住的国际大都市之―。马 来西亚鼓励外国投资政策的主要有特区鼓励创意、教育服务、金融咨询、保健、 物流和旅游这6个领域,特区首个中心点主要发展休闲、住宅、金融和高端工业 园等。
3中国企业介入马来西亚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 3.1抓住机遇 (1)市场机遇。马来西亚政府于2011年开始执行第十个五年计划, 并陆续推出五个经济发展走廊。国家财政预算拨出大量款项发展大型基础设施项 目和民生工程,改善投资环境,缩小地区差距,全面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企 业应该抓住马来西亚新一轮基础建设的机遇,积极开拓马来西亚市场,借助马来 西亚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中东国家的宗教联系,谋划进入东盟国家和中东国家市场的长远战略。(2)产业园区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 “两国双园”模式的形成,是全球经贸合作的重大创新。中马双方将在加快推进的 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力加快中马钦州产业 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产业 园的产业定位,初步规划。二是合作推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建设,搭建园区建设 管理机构。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为原则,重点规划了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6个产业园区。
三是促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在产业链协作、资源开发、市场开拓、 港口互通、海关特殊监管等方面加强合作。(3)经济结构互补性为开拓马来西 亚市场的直接驱动力。我国与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 特色,互补性很强,为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形成了直接的驱动力。具体而言, 我国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机电、化工产品等产品具有比 较优势。而马来西亚在棕榈油、橡胶、天然气、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上具有较大的 优势。因此,双方合作的空间与潜力非常大。(4)投资环境的优化。马来西亚 鼓励外商投资,当地的华人基础以及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资环境基础较 好。新加坡大华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的总额达21250万 新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基金,用于扶持进行双边投资的中小企业。此外,东盟国 家正与部分发达国家进行FTA的谈判。通过在当地投资,发挥地缘优势,突破 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壁垒,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商品出口。(5)推动 中国与马来西亚及东盟各国的关系。广西企业加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可以越过国 家之间的隔阂,使资源在国家之间有效配置,使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 强。下一步要以强化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为切入点,推动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继 续朝着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方向迈进,通过实现互利共赢将广西与马来西 亚的友好关系推向深入,为政治和经济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广西乃至 中国和东盟国家友好往来进一步发展。
3.2面临风险 (1)法律问题。马来西亚在独立前,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因此其法律体 系受英国影响很深。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要注意法律环境问题,严格遵守马 来西亚各项法律规定,密切关注当地法律变动情况,处理所有与法律相关的事务, 涉及投资经营重大问题和合约谈判及签署,事先应听取专业律师意见。(2)税 赋成本及壁垒问题。马来西亚的税收体系比较复杂,缴纳税务专业要求高。中国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当地税收政策,充分核算税负成本,尽量选择在能够获得所得 税减免的领域或地区投资。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90%以上的产品实现零关税,但马来西亚在非关税的 软性条款和技术性壁垒同辉会给中国企业造成障碍,中方须时刻注意马来西亚出 于贸易保护主义而设置的“隐性壁垒”。(3)经营方式选择问题。马来西亚推行 一些大型政府私营化工程,这类项目往往需要政府提供担保,向银行、金融公司 或外国机构借款,因此中国企业如果想参与,必须选择有实力、讲信誉的当地公 司作为项目合作伙伴,利用其关系和背景,共同实施项目。马来西亚外来劳务数 量庞大,成本比较便宜,中国工人竞争优势不明显。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开展承 包工程业务时,施工人员应因地制宜,雇佣外劳,并在部分现场管理岗位聘用当 地人员,实行本地化经营。(4)劳务合作、优势削减问题。中国企业在马来西 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马来西亚未对中国开放普通劳务市场,导致中国工人派出在 一定程度上受限,不得不使用相当数量的当地工人和已在马来西亚工作的其他国 家外劳,工作效率受到影响。随着马来西亚本地企业的成长,中国大型基础设施 建设企业尽管仍保持技术优势,但价格优势已大大缩小,往往需要依靠对外优惠 性质贷款打开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此类项目跟踪时间长、前期投入大、给企 业带来一定负担。
4结语 马来西亚是一个相对开放、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体系,成为亚洲地区 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 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亦在同步扩张,拥有亚洲最佳的经济纪 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吸 引外商投资,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一个 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大国。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经 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 工不断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如何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中国企业对马来 西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醒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 规避风险措施,提高企业自身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本文作者:周婧 刘静 工作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