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处理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处理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处理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处理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及施工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 的快车道,同时也迎来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混凝土施工中的裂 缝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重点就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出现 的裂缝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大 家参考。

【关键词】地面裂缝;施工建设;控制措施 目前,水泥砂浆混合物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但是 由于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很多建筑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以及起砂等现 象。不但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美观,同时也隐藏下一系列不可低估的建筑事故的隐 患。最为常见的就是房屋的漏水和渗水,这个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 损失。所以,地面裂缝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者面前的一到关键难题。

如果才能有效防范和治理这种问题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建筑事业不得不考虑的问 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产生地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水泥和沙子的混合比列失调,施 工温度的差异,时间季节的不同,以及地表地质结构的原因等等都会导致不同程 度的地面裂缝。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一些混合结构的建筑物通常在盖板 端部会出现的裂缝,沿地沟部分的裂缝会更为明显。笔者在对此类地面裂缝调查 的过程中,注意到这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物不同沉降所引发的。众 所周知,荷载所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属于一个长期慢慢累加的过程,建筑行业将这 种沉降画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瞬时沉降,第二种是固结沉降,第三种是次固 结沉降。瞬时沉降指的是建筑物在加荷之后短时间内所发生的沉降,所以说,从 整个沉降角度所引发裂缝原因上去分析,其中这种沉降就是建筑物被加荷之后, 而引发的固结沉降,随着荷载的作用传递,固结沉降就会随着基土中孔隙体积不 断被压缩而形成。2、地面裂缝分类及控制措施 2.1收缩性裂缝 收缩性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所选材料的不当、水灰比必合理加上 建筑物接触表面面积过大而产生。实践告诉我们在所有的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 水泥砂浆的比例一定要适中,如果比例过小可能会引发地面的起沙,如果比例过 大则会出现裂缝和麻眼。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水灰比都不会高于1:2,标 准稠度也不能高于3.5厘米。如果水灰的比例太大,在水泥砂浆硬化过程中,由 于水分蒸发过多,就会增大提交的收缩率,这样也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地面裂缝, 所以在调比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水灰比例。这里还值得说明的是在砂浆配料中对黄 砂的选择最好是选择用含泥量不高于3%的中粗砂。不选用细纱是因为砂浆硬化 时会产生较大的收缩裂缝。由于水泥中游离成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在整个凝结的过 程中水化速度相对比较慢,如果水泥砂浆硬化之后,这些游离成分就会在水化的 过程中产生膨胀,这样一来就会破坏已经硬化了的水泥砂浆结构。因此,对于水 泥一定要使用安定性复验合格的硅酸盐水泥,杜绝使用粉煤灰、矿渣、火山灰等 水泥。

2.2起壳裂缝 水泥设计楼地面因起壳引起的裂缝产生原因主要与基层的不清洁、不 湿润、光滑不毛糙和基层局部不均匀下沉及过早受振动所造成的。水泥砂浆楼地 面面层施工前必须强调清理基层,且必须彻底干净,否则会使面层与基层产生隔 离层,当水泥砂浆硬化后造成局部甚至全部面层起壳开裂。所以基层的清理干净 程度与砂浆硬化后起壳关系重大。在基层彻底清理的前提下即予以基层浇水湿润, 且应达到饱和状,全面湿透。湿透与否对砂浆的粘结力影响极大。因为在干燥基 层上做砂浆面层,由于基层吸水性很强,将砂浆中的水分吸走,影响水泥的正常 凝结硬化,致使基层和面层粘结不牢而产生起壳,由砂浆产生的无粘结力的分离 现象而起壳裂缝。而基层如果光滑也同样会产生砂浆硬化后起壳裂缝。因为光滑 的基层与砂浆接触面小,为增加粘结力首先扩大接触面,应将基层凿毛,然后增 刷纯水泥浆结合层,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并做到随刷水泥浆随铺水泥砂 浆,以达到避免产生隔离而起壳开裂。在属于回填土的基层,除做到上述要求还 应首先做好基层回填土的密实工作,即分层夯实,必要实加φ8@200纵横钢筋以 抵抗不均匀下沉,以防止基层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起壳裂缝。

2.3顺板缝开裂裂缝水泥砂浆楼地面产生裂缝较为严重的影响使用功能最为突出的,就时 顺板缝开裂的裂缝和板端顶部裂缝。顺板缝开裂的质量通病是由施工原因产生的, 其主要原因有板缝嵌捣不实。搁板不座浆或座浆不平、过早荷载和养护不当。板 端顶部裂缝则三因为支承处表面产生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解决上述裂缝必须在施 工中切实执行施工规范。预制板在安装时必须在支座上用M15混合砂浆座浆,浆 厚1cm,不得找平后干搁,以免产生板可自由摇动而引起开裂。预制板安装后板 缝的浇灌至关重要,板缝下口必须保证大于等于2cm,灌缝前需清除缝内杂物, 用水洗干净,然后用圆管支模,涂0.5水灰比的纯水泥浆一边,接着用水灰比1.5 的1:2水泥砂浆灌缝约1/3板厚并捣实,然后浇灌C30细石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出 浆为止,上口留出1~2cm以提高面层与板的粘结力。板缝捣实厚切忌立即在上 面施工、立承重架、推拉车辆、堆砖、堆砂浆等荷载。因为板缝混凝土及砂浆初 期强度低,板受荷载后容易发生挠曲变形,产生板缝开裂。所以必须及时保养, 同时还必须浇水养护。由于板缝混凝土砂浆数量少,如果不及时浇水养护,其缝 内水分易被干透的预制板吸干而使其沿板产生纵向裂缝。为此浇水养护甚至为关 键,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在上部施工。且应做渗水、漏水试验以保 证无渗漏。板缝内暗敷电线管应使电线管敷在板缝中间,位于细石混凝土中,以 保证灌缝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防治地面裂缝的发生。就必须要 从前期准备开始抓好每一项工作,不能忽视任何小结,只有防范于未然,才能减 少建筑质量事故的进一步发生。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建筑工人的职业素质,让他们 明白,只有科学合理的配比和施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质量是 企业生存之本,只有严格控制建筑质量,才能逐渐提升企业的信任度和知名度, 所以,任何建筑施工企业都要将施工质量看做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 能有高质量好品质的建筑出现。

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处理技术论文篇二 基于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的研究 摘要:
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混凝土工程都要遇 到施工缝的问题。只有严格控制施工缝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现行施工规范探讨了施工缝的相关问题。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ast-in-situ concrete, almost all concrete engineering will face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joints. Only 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joints, ca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rojects be ensured. This paper discusses related issues combined with current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construction joint;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4)06-0129-02 0 引言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是保证结构构件质量和主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 素之一。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根据结构类别、结构形式以及受力状况不同而具有 不同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极其容易产生薄弱环节而造成开裂渗漏等,甚至危及 结构安全。因此,不能随意设置施工缝,并且施工缝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混凝土浇 注前进行专门设计确定,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 某工程施工缝处理 1.1 事故过程 某会议室门厅为预制楼板屋面板,大梁、圈梁以及雨 罩均为现浇C20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图1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先 浇注大梁混凝土,在浇注圈梁和雨罩,但是将施工缝留在了不恰当的大梁梁端和 圈梁交接处,如图2所示,并且由于没有妥善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以及该处混 凝土没有侧向限制而无法振捣,从而形成了松散的一堆。

1.2 错误分析 第一,根据图2可以看出本工程留设的施工缝位置不正 确,应当留在梁受剪力最小处,却留在梁端的剪力最大处。第二,根据图2可看 出,蹦床施工缝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满足设计要求,使得两端抗剪能力和粘着力强 度受到很大影响。第三,由于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造成新旧混凝土无法连接。

1.3 事故处理措施 在本工程中,为了加强梁端的抗剪能力,可将梁 端混凝土凿成图3的形状。2 施工缝一般处理要求 当无具体要求时,对于不配置钢筋的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 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 直径的15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 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混凝土不需要加热养护且在规定养护期内不冻结时,可在非冻胀 性地基或就混凝土面上直接浇注混凝土。

②对于已经浇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应当凿除,且保证露 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

③将斜面施工缝的旧混凝土浇注或凿成台阶状。

④用清水将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洗净,但是不得存有积水。在垂直施 工缝的就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在浇注新混凝土。对于水平施工缝应当就混 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胶比略小的胶砂比1:2的水泥砂浆, 或者铺筑一层厚度30cm的混凝土,粗骨料要比新浇注混凝土减少10%。

⑤对于需要加热养护的混凝土,新浇注混凝土与邻接已经硬化的混凝 土之间的温差不宜大于15℃,与混凝土接触地基面的温度不低于2℃。

⑥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处于冷空气中,因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 缝1.5m范围内的新旧混凝土以及1.0m长度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措施 3.1 停歇时间 为了更好的保证构件的质量,最好将每个构件一次浇 注完毕。规范要求停歇的时间不得超过2h,否则,等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 12kg/cm2时继续浇捣。

3.2 位置正确 在很多建筑施工中,由于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很大, 从而一次浇筑的机会并不多。一般都是先浇注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浇 注上部结构混凝土,即基础和上部结构是分两次浇筑的。一般支模的时间大概需 要两天,从而在两次浇注的混凝土之间产生了施工缝,如果对施工缝没有采取正 确的处理办法,就会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造成影响。3.3 具体措施 人工凿毛、刷毛、冲毛以及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都是 过去处理施工缝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冲毛时间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如果过早冲毛就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松散或冲击表面混凝土;过迟就会由于混凝土 硬化,不但增加难度还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由于加大了排清和清洗的工作量而影 响施工进度。

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施工实践总结出了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即栽 石法。具体做法:浇捣完基础混凝土后立即将事先洗好的混凝土用碎石倒入基础 与上部墙接触面部位已经浇捣好的混凝土里,石子栽深为碎石直径的2/3左右, 栽石面积占接触面积的2/3以上。等到混凝土终凝后用铁钩钩去栽石缝间混凝土 表面的乳皮并露出沙粒。支模前冲洗干净,为了利于上下层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并保证构件的整体性和防渗性,铺一层2-3cm与混凝土同号的水泥砂浆后在浇 筑上层混凝土、用“栽石法”处理施工缝,一个人只用10多分钟就能栽完10多平方 米的面积。在几个施工工地推广,很受施工单位的欢迎。“栽石法”处理混凝土施 工缝,简单易行,既省工、省料,又不破坏混凝土结构,又有利于新老混凝土的 胶结质量,是保证构造物整体性良好的有效措施。

4 结束语 在施工的过程中,虽然会遇见很多这样或那样突如其来的因素,但是 为了更好的避免事故,我们必须善于总结规律和解决问题,并善于积累经验。在 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很多人力不可抗的因素外,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 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