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与广告传播透析论文
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与广告传播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已成为中西方文化 差异的外在表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广告传播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叉的区别等方面综合观照了各种广告文本 和广告活动中中西价值观念显在的差异。论文关键词:中西价值观念;
差异;
广告传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而不同特质的文化对群体各成员具有 制约性。生活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人们,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无不受到该文 化系统的制约。文化制约着人们的感知、思维、情感等心智活动,因此不同的文 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心理,有与自己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图式和思维方式。文化也 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一般准则,人们在什么情形下选择什么行 为,作出什么反应,都受文化的制约。文化制约和规范的结果是使得群体在行为 选择上表现出共同的倾向。文化制约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评判和反应,规定了价 值准则,在群体内部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 有利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需要提倡,什么需要反对,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不 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判定结果。
根据既有的研究成果,文化系统内部的各个层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 精神的)中,最核心或是最高的层次就是价值观念系统或价值体系,因为它们是 影响人们感知世界、形成意义和观念的重要文化因素,是维系一种文化长期存在 的最稳定的保护层。中西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
不同的文化系统建构了中西方人的经验和知觉,规约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 式,决定了他们对事物、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哲人 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比如,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文化 以伦理为本位;西方以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中国以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西方人 以逻辑理智为思维特征,中国人以玄学直观为思维特征。对此,泰戈尔也有一段 精辟的论述: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科 学的;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 同,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 等等。‘”凡此种种,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导致这种文化差异的 核心是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为文化走向提供了最本质的具有规定性 的理性指引,它与文化积累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已经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 的外在表征。中西方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广告传播中有充分的体现,因而它 应该成为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对中西方 广告的比较研究,来把握差异、理解差异,知己知彼,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跨文化 广告传播活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图形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 许多人都感觉到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强调事物或现象 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方面,习惯于从更大的整体中考察事物和现象,而西方人 强调事物的独立性方面l,习惯于从个别的事物和现象去考察和理解整体。这种 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科学传统中表现为一个倾向于综合,一个倾向于分析。有人把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描绘成是一种受到了希腊罗马传统影响的线性的(linear)、分析 (analyticlogic)思维即“直线式思维”;与此对照,东方思维被描绘成体现了儒家和道 家思想,强调的是更为图形式(configural)的和整体的(holistic)认识世界的方式, 是一种“图形式思维”。如果用符号来表示,西方思维是条直线,简单明了,起点 和终点明确;而东方思维是个圆,浑然一体,无所谓起点和终点。在西方思维中, 始终有一个基础的、不变的、显露的真理。其他事物都在与它的相互关系中存在 并被理解。是由“一”去理解“众”)东方思维则没有这么一个真理性的存在一个事物 在与其他多种事物的关系中存在并被理解,是由“众”去理解“一”。东方思维的典 型标志是中国的太极图,没有方向、没有统一的参照,而是互相参照、周而复始、 相互交织。所谓“尤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 万物”,没有一个固定的起点,也没有一个清晰可拚的终点,“这种思维方式直接 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圆融、模糊、非计量性和非累积性”,而不像线性思维下的西 方文化,从一边到另一边要越过一个明确的界限。3 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中西方广告中有明显的反映。一般而言,西方广 告对事理的反映比较客观,注重实证经验、强调逻辑推理,较少有直露而强烈的 对产品的说明或褒扬,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去推理,从而达到介绍产品的日的。比 如我们所看到的妇女卫生巾电视广告,中国不同品牌的产品几乎都用相同气质模 特进行着实物的功能演示,广告语无一例外地反复运用“有凹槽”、“防侧漏”、“吸 水性强”、“干爽舒适”等产品包装的说明语,或者模糊而混沌的感叹:“这几天,再 也不用担心了”。相对比较,我们可看一则国外的卫生巾广告:一名女士装扮完毕 准备出门参加晚宴,就在转身离开梳妆台的时候,趴在案上的小猫一个跑动把一 瓶香水踢翻.瓶中的液体缓缓流至桌上,慌乱间,女士抽出桌边的一小片东西往桌上一贴.液体立即被吸进,当女士想把吸在片状物中的香水重新挤回瓶里时, 却连一滴也无法弄出来。望着只剩半瓶的昂贵香水,女士无奈地摇摇头,走出了 门。最后画面上出现一行醒目的英文字:某某牌卫生巾。同样是卫生巾的广告:没 有直接的功能性演示和表述,甚至没有女主角的正面镜头,但是通过看似不相关 的小猫、香水及踢翻香水的突发性“事件”,再一吸一挤,几乎是用严密的逻辑演 绎把广告所要传达的吸收性强、防侧漏等功用点,准确无误地表现了出来。
在平面广告中,西方广告同样注重画面造型语言的推理和联想,理性的成 分偏多,整个广告多为一段有所寓意的画面作铺垫,最后给出画龙点睛般的广告 语,有的甚至不着一语.全靠逻辑推断与抽象联想得出结论。曾获九七年戛纳广 告节平面类金奖的奔驰轿车之“刹车痕篇”,表现轿车外观精美这一非常理性的内 容.创意者没有直接表现人们的褒扬与惊叹,而是通过奔驰轿车旁那一道道醒目 的急‘,刹车痕,’,将其他驾乘人员的艳羡不已、驻足观望的态度与车的吸引力 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出奔驰轿车外观设计的非凡魅力。整个广告留给受众很大的 想象的空间,甚至如果不去想、不去思考,一时还推断不出在“说什么”。
与这种理性的思考、推理及理智的反应不同,中国广告的思维方式注重形 象,注重经验直觉体悟.注重感性认识,带有强烈的直观性。广告大多以具体形 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特别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 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中国网通推出的形象广告:“由 我天地宽”。“宽”是一种雄心抱负,是一种思想、胸襟和视野,又是一种非常专 业复杂的宽带技术概念。如何既演绎企业理念,又把宽带技术相当深奥的理论讲 透,网通在视觉化传达过程中,通过象征、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将理念转化为一 个“宽”的生活世界:汽车的座位变得宽大舒适,秋千变得宽大到足以容纳更多孩 子的快乐,大桥的桥面、桥墩都变得很宽很宽,一排排汽车畅通无阻川流不息, 整个城市似乎都呈现在宽广的世界里。用形象化符号元素(车、桥、秋千、交通 的畅通)贴切又具象地表现了抽象意义。
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被认为是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尤其是伦理价 值观差异的关键所在。中西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道德基点来 看.西方立足于个人主义而中国立足于集体主义。西方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念其 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很n以崇 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这对西方现代意识 形态影响极为深远。在另一方面,被歌颂的美国历史初期的拓荒运动,其问人们所表现出的独立冒险和进取精神.使得自我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的伦 理价值观.地位更加崇高化。
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生而平等、自由和人权不容侵犯;强调个人 是国家、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爱自己才能爱他人和社会.为自己奋斗也是为他 人和社会奋斗;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因此个人高于社会。每个人应该表现出自己 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由此也引出了其他一些价 值观.比如,“为扩大私有财产,常常六亲不认。为了经商。四处流动,家庭观念 相对淡薄。在群体观念微弱的社会里、个人主义必然扩张。在这种社会,以个人 的活动为中心,突出个人的价值。”巾因此,个人主义又与商业主义紧密相连。
在人人逐利、利益至上的商业社会,仅靠人情、义气也是无法维持其正常有序的, 由此又引出了西方文化中重法轻情的伦理价值观念。
崇尚个人与自我的伦理价值观几乎成了西方广告的核心主题.无论什么商 品什么创意表都有可能最终把主题指向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由的崇尚、对个人尊 严、价值、幸福的追求。自由造型美发服务(Freestyle)的广告由希腊雅典TBWA 广告公司代理,广告模特气质优雅、高贵,身上不着寸缕,仅用长发起到围巾和 衣服的作用。广告文案;“人类生来享受自由、享受尊严与权力的平等”。广告传 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头发出人意料的造型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美丽人生,而自由的 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是人人拥有的权力。LANCOME的miracie奇迹香水展现了 一个满怀自信的西方新女性,她们标榜着“天地间,你就是奇迹!”在她们的观念 中,个人是本位是目的更是核心,社会是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是个人施展个性 的舞台。贝克啤酒的广告片是这样的:一群向日葵围着太阳转,惟独一棵向日葵 我行我素.偏偏向着贝克啤酒开放。广告语:“喝贝克,听自己的!”广告摆脱了啤酒 广告常用的元素;酒杯、酒瓶、啤酒等,脱离啤酒常用的诉求点:味道、价格、色 泽等,用了颇有新意的表达方式.赋予贝克啤酒无拘无束的独特个性,告诉消费 者,喝贝克啤酒的人也是有个性、有主见、拥有自我选择权利的人。
与此相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重整体而轻自我,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它涵盖了群体、集体、国家、民族等不同层 面的内容。它强调社会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有了“大 家”才能有“小家”。这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家国一体,家是国的缩影,国是一个 扩大的家的历史是直接相关的。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着中国人重视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此外,中华文化还重视亲戚之间、邻里之间、 朋友之间的群体关系。‘这种群体意识源于古代中国农耕文化,人们在长期共向地域生活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彼此互相交往、互相帮助,比较容易形成浓厚的 群体观念。与此同时,这也是儒家伦理的长期浸染的结果。儒家伦理讲家庭和社 会上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标准时.强调亲属之间、朋友之间,应为一体,天下一家, 讲群体意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集权主义的基础。同布羊这种观念 也是地区和家族集体主义的基础。在这种伦理观念制约下,国家或者民族,村庄 或者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迄共同体。在该共同体内所有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在这个群体之内,应该是同舟共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⑤侨家伦理还认为, 人不能见利忘义、不能驱义逐利,而应符合牡会道德标准、追求道德的完善、高 尚,这又形成了东方文,化重情义轻法理的价值观念。
这一切与西方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完全相反,而由这种价值观念出发,中 国人心中的英雄形象也都是能够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民族牺牲个人利益的。
中华传统文化不鼓励为个人的物质利益而奋斗,要把立足点放在为了他人、为了 集体、为了国家上,把个人对社会、家庭和他人是否尽责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 质好坏的第一要素。
一些打民族_牌的广告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爱国爱乡的伦理价值观 的渲染,首先从道德上唤起最为广泛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问与忠诚。
△长虹以产业报国为已任―长虹电器 △道不尽的强国梦,述不尽的红旗情―红旗桥车 △买国货精品,度欢乐时光―联想电脑 △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电器 △托普软件中国“芯”―托普 △四十年风雨历程中华永远在我心中一中华牙青 △黑头发中国货―奥妮洗发液 △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 这些广告用不同方式体现出中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伦理价值观。在一种豪 迈与自信中,都把自己的产品(品牌)与一中国”连在了一起,既展现了大企业的雄 心和为国为民的民族责任感,又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虽然在广告中把一个具体的产品(品牌)与一个国家、集体相史犯接有时不免显得空 泛以至大而无当,但这些广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爱国 爱乡的情慷.多少也还是具有震撼力的,因而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心理共鸣。
三、“竞争”与“和谐”的对峙 所谓文化价值观.其核心概念是“价值”,即不同“价值”在同一文化体系和文 化心理中的排序。而这个“价值”的排序归根结底与“利益”有关,即利益的重要程 度。而,’利益”又与一支撑该文化的社会经济模型直接相关。
西方的社会经济模型可概括为“重商主义”。
西方广告作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竞争精神的迫求、向往和各种各样的诊 释。丹麦的Borsen日报的广告文案是 "NEWECONG}MY.NEWLAWQFTHEJUNGLE"(新经济,新竞争规则)直接点出了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经济形态发生了转变,规则也随之而变,唯一不变的是竞争 本身,为了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新规则,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要读Borsen日报。
广告用一组有悖常理的图画演绎了“弱肉强食”的颠覆版,比如羚羊将猎豹叼在口 中,雄狮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惨地哀嚎。整个广告用富有冲击力的广告语、用违反 常识的广告图画、绚丽斑斓的色调精确到位地演绎了新经济变化莫测的特点以及 在新经济下竞争的残酷性,使人印象深刻。
MAICO助听器的广告画面简单明了:发令枪响后,所有的运动员都飞快地 冲出起跑线,拼命往前冲。只有一个运动员还呆在原地做准备起跑状,由于耳聋 或耳背,他似乎没有听到发令枪的巨响。广告的直接含义是如果有了MAICO牌 的助听设备你就可以听的很清晰,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它的引申含义是, 在竟争中,每一步都很重要,特别是不能输在起点上。这是竞争精神在广告中的 直接表现。
与西方重商主义相比,中国则是“重农主义”,视农为立国之本。重农轻商, 重本轻末,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孔子说,“足食,足兵, 民信之矣”。孟子亦说,“不选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百商乏切,勿夺其时,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商人受到社会的普遍轻视,从而形成“土、农、工、商”之 说,四行之中商居最末。其形成之根源恰好与西方相反。东亚的古代是以粗放的 农耕为业,属于河流灌概文化,长期处于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因此,必然实行 重农主义。相对午个人主义和竟争精神而言,重农主义更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强调合作、协调和韵律。比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远亲 不如近邻伙“家和万事兴”等等都是对和睦、和谐的推崇与追求。
华文广告中常常会打上中华传统文化中“‘天时、地利、人和”的印记,比 如深圳和雅苑的售楼广告直揍以“和”做文章,从“1-和为乐”“以和为福”,“以和为 美”,“以和为富”四个方面对“和雅苑”进行诊释,也从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追求和谐,以和为上的观含。
Maxwell著名的广告语“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是由台湾奥美创作的, 从1982年开始使用,至今仍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其广告语的成功勿庸置疑, 而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台湾奥美广告公司准确地找到了一个好的概 念与定位。一般咖啡运用产品功能上的特性为诉求点,Max-well则定位于“朋友” 和“分享”,这样做一来和咖啡的使用场景与特点很有关联性〔例如,当我们想和 朋友谈心或商讨事情时,我们会说:“一起喝个咖啡吧!”最后不一定真的去喝杯咖 啡,只是“喝咖啡”似乎成了一个“聊天、谈心”的代名词).二来与中国人看重朋友、 渴望友情的传统心理相吻合,和好朋友分享好东西,是达到“人和”“家和”的一个 重要途径。
广告活动无法脱离民族的和时找的文化背景,中西方广告创作所呈现的不 同风貌是自然的,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广告人来说, 如何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综合各种广告活动和广告文本的智慧和成果,并以此 作为创作的参照和借鉴的资振是提高跨文化广告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