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教育论文|历史教学论文选题

历史教学教育论文

历史教学教育论文 历史教学教育论文篇一 《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切实贯彻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教学思想,历 史课由于其特有的学科特点,所以,教师授课中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和建设强大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加强对 学生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 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爱国主义 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使命感 责任感 初中历史教材容纳了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丰富的文化遗产,涉及社 会生活的稳定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历史学科是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 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日常历史课教学中,我们应切实彻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教学思 想,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大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力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增强学生的公 民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强 大动力。初中历史教材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占有相当篇幅,贯彻每册 教材,这其中更有很多鲜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值得我们赞颂,我们要充分 认识到这些内容对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利用实物、模型、 历史图画,地图等直观教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鲜明的形象于学生面前。

在新课改下,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课堂,通过视听 感官,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深受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如在学习 中国古代史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图片、播放相应的影视视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 心,自豪感。如在讲授《秦汉的科学技术》时,首先讲述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时期,秦汉王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这一时期科技领先,文化繁荣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具体讲述时可利用多媒体制作《西汉麻纸》课件,《蔡伦》像及简介,让学生观看,然后讲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 量的巨大作用,最后让学生回顾代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四大发明的另 三项是什么然后多媒体播放《司南》《罗盘针》《突火枪》《火铳》《雕版印刷 (金刚经)》《北宋泥活字版》《毕生像》等历史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凭借勤劳智慧,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传入 西方,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内心深处会油然而生民 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 屡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同时又是一部民族奋斗探索史,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孙中山等,一批批仁 人志士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奋起斗争。“苟以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品 格”,“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无不闪耀着光芒,学习他们的事迹,了解他们的 故事,观看有关他们的影片,使青年学生热血沸腾,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让 他们明白,中华民族一贯富有反抗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 的。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志士寻求救国真理和视死如归的光辉事迹永远 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们确信中华民族是不甘 落后的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民族,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 豪感,增强他们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为更 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多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讲授 《鸦片战争》时,可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 和《林则徐》肖像,并观看电影《林则徐》《虎门销烟》精彩片断。林则徐肩负 禁烟使命,临行前明知“赴汤蹈火”“身蹈危机”,而置个人“祸福荣辱与度外”,并 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使同 学们感受到民族英雄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不顾个人荣辱生死的高尚情操, 从中也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强为国家民族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历史责任感, 教材中这样的光辉范例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学习中国近代史,是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作用,深入挖 掘这方面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教育。

二、加强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

历史课由于其学科特点,使它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前文讲过,历史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剥削阶级对人民无耻的欺压 和剥削,也有劳动人民大无畏精神的反抗;既讲述无耻卖国贼的丑恶行径,又有 对高尚的爱国者光辉事迹的描述;既有对阻碍历史发展行为的鞭挞评述,又有对 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事迹的赞颂,通过对这些鲜活教材的学习,可以抵制当前社会上仍存的诸如特权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和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引导他们从内 心深处思考: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会做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 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当前 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历史课上注重这些方面的教育,一定能收到良 好的效果。

除教育学生做人的品格外,还可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 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历史 教材中,有许多在艰难困苦中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光辉范围。如舜经历种种磨 难终成圣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平息水患;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不朱大义而作 《春秋》;司马迁身受宫刑,愤而修史,留下千古绝唱《史记》;马克思历尽无数 挫折成就伟业,孙中山一生奔波历尽艰难开创共和……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刚毅勇敢、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增长知识, 而且完善了他们的品格。

总之,在平时历史科教学中,我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 德教育,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 班人。

历史教学教育论文篇二 《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摘要】历史教师,要时刻在课堂上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史教师应主要从对学生的爱国教育、 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公而忘私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质。

【关键词】历史教师;德育;学生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 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我认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必要。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是一个直接关系着怎样培养人和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我们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课课 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路线,在课堂上不断地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 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 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 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 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 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 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 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 缺一不可。

以上前提具备了,高中历史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 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把个人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维护民 族独立、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也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了我国在目前 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具有 重要的意义。

龚自珍曾说过“欲亡其国者,必先去其史”,就是说,要想彻底灭亡一个 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毁灭这个国家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泯灭这个民族的 凝聚力、向心力,泯灭这个民族的爱国意志,从而达到彻底灭亡这个国家的目的。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从 鸦片战争的炮火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销烟,从“门户开放”、列强瓜分中国到日本全 面侵华,百年中国近代史是百年民族耻辱史,但更是中华儿女百年抗争史。从洪秀 全到孙中山,从洋务派“自强求富”到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实业救国,多少人为了振兴中华而孜孜奋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的正确道路,并领 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井冈山的星火、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八 年抗战的功勋、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充分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 理。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 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的安逸日子,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孩子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当起 了家里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稍不如意,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哪管父母在家 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个别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要钱向自己的父 母举起了屠刀。这些惨痛的教训应该让我们深思: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孩子 认为理所当然,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回报。古人云“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生养我们付出了多少心 血,孩子居然不知道感恩,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 心,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需要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 给了我们知识,我们应该感激老师;他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应该感激他人。人生的 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位记者曾经问霍金先生:“您的病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你 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的脸上充满着笑容,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着键 盘:“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 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霍金回答了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去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社会。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感恩,就学 会了回报,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感恩,就会增强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 态对待学习,对待生活。

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古语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千古名言,成 就了许多伟人、名人,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的古训。丛观历史教材中,具有坚强 意志、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形象比比皆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 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李白“磨杵成针”;孙敬苏秦“悬梁刺股”;徐悲鸿“人不 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 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众多的伟人、名人的 成功,就他们的光辉业绩看,其成功之道在于立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翻阅资料, 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用历史人物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种精神 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教师用古人的成功之道鼓舞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实际行动勤学多思发奋学习,立志成为有用人才。

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公而忘私教育。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 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教师关键是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说,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损人利己,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