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论文】用“三融合”的美学思想谈老舍的《茶馆》] 电大毕业论文

摘要: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对未来戏剧提出的基本原则和美学理想,后被简单概括为“思想、历史、情节”的“三融合”。从“三融合”的角度看,老舍的话剧《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体现,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

关键词:“三融合” 老舍茶馆 悲剧体现

With “three fusions” esthetics thought discusses Lao She "Teahouse"

Abstract: Engels in sends fei • in Lassalle"s letter to propose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esthetics which proposed to the future play is ideal, latter by the simple summary is “the thought, the history, the plot” “three fusions”.From “three fusions” the angle looked that, Lao She"s modern drama "Teahouse" is a tragedy which has no alternative, was considered is in the Chinese modern drama history classics.

Key word: “Three fusions” Lao She "Teahouse" tragedy

正文:

一、“三融合”美学思想的提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 从“美文学观点出发, 认为《济金根》 从题材上、 从处理上看都是德国民族的戏剧”, 情节“巧妙”,“从头到尾”都有“戏剧性”,“ 在济金根和查理的那场戏中很动人”,具有美感作用, 能使人“强烈的感动”;从“历史观点”出发,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把《济金根》放在它所反映的十六世纪初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考察,指出这一历史时期德国社会阶级的经济地位的不同。

最终,恩格斯认为未来的戏剧是“较大的思想深度”、“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三者的融合,“较大的思想深度”是指作家通过作品所表现的特定历史阶段的先进世界观,以及他对生活认识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是指作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历史过程和现实的关系,并以充分的历史感以艺术的再现,从而达到主题和题材的统一,倾向性与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的统一;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未来戏剧影响的第三要素,主要是对形式技巧而言的,是处理题材安排情节的方式和技巧,是偏于结构形式、剪裁布局的。

二、“三融合”在老舍《茶馆》中的体现:

(一)、《茶馆》的思想深度:

《茶馆》是老舍先生1957年所创作,并在1958年公演。老舍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茶馆》中,老舍在深掘人物复杂深邃的心灵时,总是让自己的思维视野扩展到全民族的范畴中,突破一般的思想局面,上升为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和批判上。

(二)、“意识到得历史内容”:

《茶馆》通过众多的人物和一系列小故事, 反映了中国戊戍政变以后五十年来的历史变迁。描写了清末、军阀统治和国民党统治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看了《茶馆》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 应当鼓起革命干劲, 在一切事业上, 工作上争取跃进, 大跃进!”老舍的这段话, 说明了《茶馆》是一部为无产阶级革命,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剧作。它用饱蘸血泪的历史告诉我们: 忘记过去, 就意味着背叛,剧本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老舍在《茶馆》创作中, 勇于破除旧套,同时, 又严格遵循戏剧本身的特点, 将众多的人物, 复杂的事件和矛盾斗争组织得井井有条。他在总结《茶馆》创作经验时说: “ 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 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 我要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 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 主要人物由壮到老,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一个人物都充当着时代的角色,无关紧要的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剧作的故事以裕泰茶馆为中心, 刻画人物性格, 随着时代发展的逻辑性,不同的人物以各自的生活和性格聚在一起,产生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发生种种冲突和矛盾。剧作的故事情节虽不像一般剧作那样紧凑,却是形散而神聚。

三、《茶馆》的悲剧性体现:

《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个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路。剧作中,老舍充分体现了“三融合”美学思想,来彰显剧作的悲剧性,深刻的革命性思想的注入,时代变化的贯穿,人物情节的发展,表现了全剧以“茶馆悲剧”、“人物悲剧”延伸到“社会悲剧”。

结语:纵观《茶馆》,它符合“三融合”的美学思想,以茶馆这样的休闲场所浓缩出历史的变化,彰显历史性的悲剧,是中国话剧史中的经。

参考文献:[1]周光凡.《茶馆》的主题真的是“葬送三个时代”吗[J].戏剧艺术,2005(3)

[2]吴素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下—论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J]. 阴山学刊,2002

[3]赵静.茶馆思想层面现代意识微探.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2009(9)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