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分析
1.1性别因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早也比较重,女性发病比男性年龄大,而且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在绝经期与男性接近,可能与男女激素水平有关。
1.2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男性在50岁以后,女性在60岁以后发展较为迅速。
1.3工作因素:从事脑力劳动静坐工作者较体力劳动者发病高。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1.4饮食因素:营养过剩,摄入热量过高及含较多量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饮食,引起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增高是公认的重要致病因素。
1.5不良嗜好因素:吸烟者和吸烟多的人患病率高,在年轻患者中差异尤为明显。
1.6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患此病比率高。
1.7体质因素:脑力劳动型较体力劳动型发病率高,肥胖者也较发多。
1.8遗传因素:有家庭发病倾向。
2、发病理论分析
2.1血小板集聚理论:
动脉粥样硬化最初为动脉内膜上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后发生纤维蛋白的沉积形成血栓,血脂质过高及神经、精神因素可引起血液儿茶酚胺过多,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倾向而在发病中起作用。高血压及血液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可反作用于血管内膜表面的机械损害,而致使动脉内膜发生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
2.2脂质渗入理论:
动脉壁本身能合成脂质但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主要来源于血浆,而且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渗入动脉壁。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通透性增加,血脂蛋白的渗入增加,各种因素引起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斑块堵塞冠状动脉引起轻重不同的心肌缺血而形成冠心病。
3、临床表现分析
3.1心绞痛:系心肌暂时性缺血而引起的症状,多发生在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后,发生典型症状为心前区,胸骨后闷痛或绞痛阵发性常向左肩及左臂内侧放射到上腹部,病人面色苍白、心率快、血压升高。我科所收治21位患者中劳力型心绞痛17人,静息状态睡眠中自发型4人口服硝酸甘油后绞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
3.2心肌梗塞(AMI):系冠状动脉完全封闭,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是严重的类型。
此病症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闷、气促或心绞痛等前兆症状。主要表现:剧烈胸痛多数病人有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同时有烦躁、出汗、频死感,交降支梗塞阻滞。我科收治18例患者,15例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伴心律失常早期出现,2例出现严重室颤心源性休克,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细弱、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心跳骤停死亡。1例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为紫绀、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抢救无效而死亡3.3急性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中间型综合症):它与心绞痛相比,心肌缺血程度较重,胸痛持续时间较长,但临床上无急性心肌坏死证据。收治6例患者中,有4例为心膜或室壁内局灶坏死,2例在入院2~3天转发急性心肌梗塞(AMI),因发现及时,抢救而转危为安。
3.4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急性心肌梗塞时或之后并发充血性心里衰竭,可在心绞痛反复发作之后发生,可也成为冠心病早期症状或主要症状。
3.5心律失常: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缺血,累及心脏传导组织时,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我科收治34例中,常见过早搏动13例,阵发性心动过速10例,心房颤动与扑动3例,窦房功能不全4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患者通过4~8周治疗好转出院。
4、治疗护理
4.1防治要则:治疗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理的饮食,防止血脂质过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调整,适当参加体力劳动与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高血脂症的治疗,如血脂康、舒降之、鱼油降脂丸对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有效。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可作辅助治疗。祖国医学中的中医中药对血脂降低也有明显效果。
4.2心绞痛:发作时,护士让病人立即安稳静坐下或半卧,给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吸氧,改善心肌缺氧度,严重时嘱吸亚硝酸异戊脂。当病人出现头晕、头疼,面部与颈部潮红等,为药物反应,应向病人解释说明,避免过度紧张。心绞痛病人在缓解后,要做系统的检查与治疗。
4.3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病人的病情有突发性、易变性与多样性。因此,心梗患者更需要精心治疗与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不宜少于一个月。护士要监护好病人,协助翻身、进食、洗脸、擦身等。2周后允许在床上活动肢体,防止血栓闭塞脉管炎的发生。4周后可坐起,下床在床边站立与走动。护理饮食,宜吃少钠产气少无刺激的饮食。应少食多餐,严禁饱食,患病第一周用流质饮食,第二周改为半流质,第三周可吃软食,一月后可改用普食,护士要限制病人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5、心理护理
5.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析。
悲观厌世心里: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后,心理受到打击,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水平者,对疾病了解一些,但不完全了解,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不安,患病后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感到自己活着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累赘,以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5.2烦躁心理:患病后性情急躁,埋怨家属未细心照料,医生未及时诊治,且对身体的细微变化颇敏感,常因小事而挑剔任性,对护理和治疗常提出过分要求。
5.3依赖心理:患病初期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或反复发作时,便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而产生消极的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