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在社会道德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同样需要职业道 德。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各种学习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做人的道德理论,教师 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学校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在现在高职院校中, 有不少的青年教师加入教育行业,这样的新鲜血液对学校教育有推进作用,然而, 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有所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一些 措施加强教师师德的建设。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职院校;青年教师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高。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高职院 校中,青年教师受利益价值取向的影响,十分看重个人的荣誉和存在感,导致在 集体工作中的积极性十分低迷。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在业余时间做起了其他事,如 做淘宝商家、炒股等。这样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青年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对教师 有相关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要求,然而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深刻理 解到教学的深刻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教材的讲解,并没有把知识点 拓展开,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现在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创新,青年教 师在这方面也没有把教学很好融合。青年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自身教学 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更是造成了阻碍。
3.青年教师把教育意识置之度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注重的不仅 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操作方面对学生也有着相当严格地把控,然而 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示出关注,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日常 生活并不关心。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对学生全面的关注是班主任和学校相关领导 的职责所在,他们只要把书本知识教好就可以。这样漠不关心的态度让教师和学 生之间渐渐地会产生一定的隔阂,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
4.青年教师的集体观念差。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了解, 协同工作。然而,有些青年教师只注重了个人修养和奋斗荣誉,并没有感受集体 的存在感和价值意义,在工作中不会吸收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不会合作 教学,不会融入教师团体中,一起努力和学生共同进步。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1.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热情。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可以加强教师师 德的宣传,在校园橱窗和教师办公室内张贴一些有关师德的标语或名人名言;
可 以在全体教师会议中,花一部分时间强调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 有关师德的活动,让学生也一起参加,体现教师的师德风范。提升青年教师的教 学热情,让青年教师安心教学,把教育的神圣使命牢记在心。2.深入贯彻青年教 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掌 握操作技能,所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把所运用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
因此,对于青年教师只注重教材讲解的教学方式,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可以让 一些资历老的教师带着一些青年教师一起备课;
可以让青年教师在空余时间到教 室旁听,并借鉴一些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学校要鼓励青年教 师具有创新意识,结合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操作实践和生活情况。在这方面,青年教师还有 待加强。因此,学校在这方面要让青年教师了解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是 班主任和学校相关领导的职责,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进步。例如,青年教 师可以从年龄这方面着手,与学生拉近距离,经常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生 活和学习,分享自己在学习上的方法和技巧;
学校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关师德的评 价规定,在期末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投票,把最后的结 果加入期末的综合考评中,让一些青年教师从中获得荣誉感,加强教育意识和责 任意识。
4.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加入集体。在高职院校中,学校要尊重青年教师的教 学,给予青年教师关心,给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青年教师在任职期 间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加入团体中,协同工作,互相 帮助,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学校可以引导成立一些青年教师组织,多引导这 些组织举办一些活动,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活动同时,青年教师也要注重个人的 修养,把个人荣誉联系集体荣誉中,并定期对个人的思想进行反思,把自身的不 足之处加以改正,提升师德修养。总之,教师不仅是一个岗位,一份职业,更是 一份神圣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中教学,需要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教师职 业道德的体现,只有具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身心健 康地成长,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需 要长期进行,对青年教师师德进行耐心的培养,让青年教师成为德艺双馨的代表,体现教育的活力,成为未来教育的主导力量。
作者:王慧锋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