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简论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文学批评的标准及方法有其终结性和适用性,作家的生活体验与文学体验, 如同流动不居的河水不可能恒定不变,多样性的文学创作决定了文学批评不存在 恒定的理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80年代波及全国的“文化热”历史背景,在活 跃的“文化热”背景下,1985年3月厦门召开全国文学批评方法讨论会。之后,扬 州、武汉、深圳等各地展开文学批评观念及方法的研讨,批评观念的变革成为文 学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 看,8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依然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范畴内进行,变化停留于个别 局部,尽管触及具体文学现象研究时,研究视角明显地游移于传统的文学批评范 畴,然而这种批评视角的游移表明文学批评理念内核在发生着微妙的裂变,而文 学批评格局性的变革有待于文学阵地、文学批评队伍等诸多条件的成熟。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 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 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 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 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 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 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 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 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 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 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 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 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 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 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 是界碑性的事件。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 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 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 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 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 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