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塑料管道发展以及给排水运用
小议塑料管道发展以及给排水运用 一石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塑料管道的发展应用 随着石油化工的飞跃发展,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各种塑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新 品种的不断增加,塑料制品种类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由于塑料具有资源来源 丰富,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异性能,因此可以用于多种领域,非凡作为建筑材料更 越来越显示出它突出的特征,给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早已把塑 料建材作为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的建筑材料,而逐步代替或淘汰了 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材料。塑料建材可分为五大类:塑料管材管件;塑料门窗;
塑料装饰材料;
塑料隔热材料;
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
在塑料建材中,塑料管道的开发时间最早,应用量最大。目前生产的塑料 管道品种主要有PVC、PE、PP、ABS等系列。1835年,合成了VCM(氯乙烯);
1872年制成了PVC;
1936年德国开发使用塑料管材;
1933年,发现PE;
1939年开 始LDPE的工业化生产,1958年HDPEI业化生产;
1953年合成了PP等规体;
1957 年实现了工业生产。60年代塑料管道已得到迅速的发展,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专门成立了“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l38),产品标 准的国际化、通用化、系列化大大促进了各国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
二国内外塑料管道应用规模的比较 欧洲塑料管的产量从1985年的140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60万吨;
美国PVC 管由1994年的209.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268.6万吨,PE管由31.4万吨增长到 56.4万吨,1998年塑料管材管件产量达340.1万吨;
日本由1995年的50多万吨 发展到1998年的产量72.3万吨。
我国塑料管道的产量由1990年的8.8万吨发展到1998年的约50万吨,虽然 产量有了迅速的增长,但相对发达国家的应用规模和比例还偏小。
三国内塑料管道的发展概况 我国化学建材(含塑料管道)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探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 业化发展三个阶段:1993年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成立前为探究开发阶段,主要工 作是化学建树和设备的探究开发,开展了关键技术的攻关探究和引进创新工作, 为化学建材生产和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1994年全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协调工作会议为标志,化学建材发展进入了推广应用阶段;
1999年全国化学建材工作会议 为标志。化学建树发展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国内塑料(给排水)管道发展纪要:
50年代末开始开发使用塑料管道(化工行业)。
80年代逐步将塑料管道用于建筑排水和供水系统(试点应用)。
1981年加入ISO/TC138塑料管材、管件和阀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984年 由中国轻工总会组建成立了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道分会。
1986年,制订了建筑排水用PVC―U(硬聚氯乙烯)管材、管件标准 (GB5836―1,2)。
1988年,制订了给水用PVC―U(硬聚氯乙烯)管材、管件标准(GBl0002-1, 2)。
随后制订了相应的PVC―U管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程:
90年代以来,国内加大了塑料管道的推广力度。
1993年出版的《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规划》中强调塑料给水管的 推广应用。
1994年2月由建设部、化工部、轻工总会、建材局、石化总公司成立了全 国化学建材协调组,随后出台了《有关加强我国化学建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若干 意见》。
1997年3月国家出台了《国家化学建树推广应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 规划纲要》。
随之,全国各大城市政府部门陆续发文推荐、强制使用塑料排水、给水管 道。
产品标准及应用规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如“GB/T5836―1,2―92,BG/ T10002.1―1996,DBJ/CT504,503,502,501―99。
农业部大力推广节水浇灌农业,并在全国列出300多节水增产农业县(市)。1999年11月16日建设部,国家石化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国家建材局,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发文《有关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化学建材产业化的若干意 见》。(11月23日,全国化学建材工作第二次会议召开)。
1999年12月,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联合出台了《有 关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指出:2000年6月1日起,室内徘水管道 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推广应用UPVC排水管。室内给水管道禁止使用冷镀 锌钢管,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塑料给水管。
《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 提出“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到2005年,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达 到50%以上。塑料管的推广应用主要以UPVC和PE塑料管为主,并大力发展其它 新型塑料管。
2005年,在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70%采用塑料管, 建筑给水和热水供给管道60%采用塑料管,电线护套管80%采用塑料管,建筑雨 水排水管道50%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DN400mm以下)50%采用塑料管, 村镇供水7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3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管道(中低 压管)20%采用塑料管。
2015年发展目标: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5%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传 统铸铁管。
建筑电线穿线护套管90%采用塑料管,建筑雨水排水管80%采用塑料管, 建筑给水、热水供给和供暖管85%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DN400mm以 下)8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塑料管的应用量 达到40%,城市徘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50%。
四塑料管道的综合比较 1.塑料管道的应用范围 1)给水排水 2)燃气输送 3)电工套管(电线、电缆)4)其他用途 2.塑料管道的分类比较 1)材料:
塑料管道材料的分类根据其受热变化的不同,分热塑性、热固性塑料;
热 塑性即受热后熔融塑化,冷却后变硬定型,这一过程可反复数次而其分子结构和 性能无明显的下降;
热固性即受热后,分子结构发生体型或网型交联反应而固化 成型,成型固化后失去可塑性。热塑性有PVC、PE、PP、PB、ABS等材料,热 固性有PEX/VPE、PF、EP等。塑料管道材料的分类基本如下:
1)TS承口溶剂粘接――UPVC、CPVC、ABS 2)R―R(橡胶圈)连接――UPVC、GRP(中、大口径) 3)(电)热熔接――PE、PP族,PB、Fe+PE 4)挤压夹紧式连接――PAP、PEX/VPE、PB、AL+PP 5)螺纹、焊接等传统方式――Fe十PVC、Cu+PE 塑料管道应用于给水、排水领域中,从用途上看可分为两大类,即排水塑 料管道和给水塑料管道。排水塑料管主要有UPVC管(实壁管、螺旋消声管、芯层 发泡管、径向加筋管、螺旋缠绕管、双壁波纹管),玻璃钢夹砂管(GRP),ABS工 程塑料管(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
而给水管则出现了更多品种塑料管道,尤 其是建筑(小口径)给水管道,下表列出各种塑料给水管道的用途及一些特性比较 (带括号表示较少用):
五国内塑料给排水管道的应用目前状况及新问题 1.各领域发展目前状况建筑排水(UPVC)管的发展已届成熟,建筑雨落管 逐步完善;
室外UPVC给水管的发展渐趋成熟,大口径管件欠缺;
(小口径)给水 管道品种多样;
室外(UPVC等)排水管发展较慢,尚处于起步阶段;
地板辐射采 暖用塑料管应用比例小。总之,塑料给排水管道的总体应用比例不大,发展前景 广阔,尤其在城市(大口径)排水管道方面。2.在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上,只有UPVC建筑排水、UPVC建筑给水及室 外给水管道的产品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齐全,而其他塑料管道的产品标准和应用 规范则欠缺或不完善,如建筑给水用PPR、CPVC、PAP、PEX、PB、ABS、钢 塑复合管等。近期需加强产品标准制订工作及应用技术的探究,同时修订完善已 有的标准及规程,尽快使塑料管道的生产标准此及应用规范化。
3.近年塑料给排水管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推广应用时间长的塑料管道 已为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接受并可熟练地应用,如UPVC建筑排水管。然而塑料 管道是一种建材,需经施工安装后才能投入使用,多数新兴的塑料管道尚处推广 应用期,应用单位缺乏有关的使用技术及经验,非凡是应用单位人员分布广、数 量大,使其对应用技术把握、令工程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 新问题。目前需要生产企业提高塑料管道产品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加强相应的技术 服务,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媒体宣传、组织培训、组建培训基地等方式,为产品应 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4.近年涌现的众多塑料管道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只有 少数,塑料管市场受到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充斥。如普遍使用的建筑排水UPVC 管,过去两年“一窝蜂”投产的“铝塑复合管”等新型塑料管,其中存在政府引导、 产品标准制订、质量监督管理滞后及市场管理等因素。目前,亟需国家有关部门 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手段,创造良好的塑料管道市场,为广大优质工程奠 定产品质量基础。
六.对给排水同行应用塑料管道的几点建议 管道贯穿整个给水排水系统,是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塑料 管道的推广应用,给排水管道材料的分类也应由以往的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之 分,重新划分为金属管道、塑料管道、混凝土管等其他管道三大类。因此,我们 应用者对塑料管道性能及应用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也应该跟传统材料管道一样熟 悉,只有把握塑料管道的性能和应用特征,才能确保工程应用质量的控制,使我 们选用的优质产品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使用塑料管道,提出几点浅见, 供广大应用给排水管道的同行参考:
1.对塑料给排水管道的性能和应用需有较全面、客观的熟悉,合理选材;
2.及时了解、把握各自专业领域塑料管道的应用技术,并积累经验;
3.积极和生产企业及其他专业人土进行有关应用技术的交流;
4.区分产品质量,选用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