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篇一 《浅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摘 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受到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 出现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不同层级分析大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举措, 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安全教育 表现 成因 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社会敏感度最强、创造力最 旺盛、自主意识最明显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1]然而,在社 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多元文 化观念不断发生碰撞和冲突,步入大学校园的同时也意味着迎来了心理畸变和心 理障碍的考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凸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怀着对未来的梦想开始了新阶段的 生活。他们发现,大学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着很大差距。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 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新环境适应和 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或产生各种问题,成为比较明显的心理负担。
[2]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逐步呈现,并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征。
1.求知欲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甚至出现消极厌学的情 绪;2.情绪低落抑郁自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 大学生心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间或表现出焦虑暴躁,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及 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4.意志品质薄弱,较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困难 和挫折面前缺乏合理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和颓废感,采取极端的 方法对待矛盾甚至结束生命;5.缺乏正确自我评价,个人主义色彩明显,处处以自 我为核心,引发诸多的个人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6.盲目攀比、嫉妒心理比较 严重,对于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经济条件等优势缺乏理性的认识, 不能将其合理转化为个人进步的动力。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社会的急 速发展和变化带给大学生诸多压力,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容易迷茫、困惑,引 发心理危机;2.大学阶段的压力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压力。相关调查表明,学业繁重、 经济负担、就业前景、人际交往、恋爱交往、家庭和社会期望等因素构成了大学 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3.社会转型阶段的城乡、地区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条件、 文化素质落差,容易诱发大学生攀比和嫉妒心理;4.大学生刚刚度过青春期,生理 和心理处于发育成熟阶段,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一段特殊时期;5.大学生刚刚结束了 紧张的高中学业,步入了大学校园,使他们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发生了剧 烈变化;6.目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 大学生的理性自我评价,容易导致处处以自我为核心。
主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偏差,这类 大学生遇到挫折或重大事件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 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个性缺陷,如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3.挫折承受 力差,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4.大学生诸多心理问 题在高中阶段往往被忽视,而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使他们对角色转换 不适应,进而加剧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5.部分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 脱离父母的呵护之后难以获得心理的依赖和安全感。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的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 校在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牢 固树立心理安全意识,合理进行自我调适,适时消除心理危机,避免出现心理安 全问题等方面责无旁贷,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 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安全普查工作放在同等重 要的位置。在大学生入学阶段,校级学生管理部门即应统筹规划,以院系为单位,及时开展心理安全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并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 定期普查纳入常态化工作范畴,安排专人将心理安全的动态变化及时记入信息数 据库,并适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形势进行整体评 估,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预防机制 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事后补救,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 想,结合生理和心理成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在角色转换、心理咨询、经济帮扶、 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不同层级的大学生解决遇到的困 难和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应树立早发现、早预防 的观念,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到心理 咨询室进行诊疗,防患于未然。此外,应进一步拓宽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途径和 渠道,通过心理讲座、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深入人心。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应急预案 近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有所增多。各高 校应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制 定快速反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大学生 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校园事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变观念,实现 自我平衡。此外,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及时澄清谣言,保持校园 稳定,并收到“挽救个别人,教育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是确保学生心理安全的必要手段。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尽合 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需求。高校管理者必 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 运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 育的效能。(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很多,高校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 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切实关注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把健康人格 教育作为心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指导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阳 光心态,实现自我成长,愉快学习,达到社会认可的健康人格标准。
(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 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引路人,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理论,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设 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 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位边缘化、 体系缺失、科研滞后的窘境,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作用,全方位地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七)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 大学生心理安全应是一个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 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 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无可取代。它不仅仅是一种启蒙教育, 更是一种终身教育,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和学 生家长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交换信息,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 健康的发展。[4]通过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切实解决学 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高校大学生 的心理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高校不断提升心理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形成适应自身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培 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有用之才。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篇二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摘要】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挫折, 这些问题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同时,它也在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一 般情况下,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是,也有 一些心理承受力比较差的人,这部分人不能够靠自己排解压力,因此如果没有其 他人对其进行帮助指导,当压力超过其的承受程度时,他们就很可能做出一些危 险的举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见刊心理 教育防范 一、学生心理问题会引发安全事故 资料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导致的恶性事件越 来越多,例如复旦大学杀人案等。此外,心理问题还导致了行为偏差问题,这些 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没有停止的趋势。这些悲剧的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 其家人、同学造成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这种悲剧增加。悲剧 发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学生 自己的心理问题、家庭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中当事 人不能合理的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 较差,在遇到巨大困难后,他们发泄自身压力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言行,因 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通常来说,会导致安 全事故发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当事人的心理成熟度比较低,遇 到问题时,不能够冷静思考,对事情的分析往往是主观的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这 种情况往往导致暴力或者杀人等过激行为;第二,当事人有性格缺陷,例如自卑 或者自闭等,这种人往往心理承受力较低,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极易导致离家 出走、沉迷游戏以及自杀等问题行为;第三,当事人出现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 能力不强,不能够合理发泄情绪,导致更严重的身心问题出现,影响正常的学习 和生活。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专门的心理疏导人 员只存在于一部分大学,有必要提高心理辅导的广泛性;其次,提高心理疏导人 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正确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 们进行及时、科学的心理指导;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建立起健全的心理教育体 系,使心理安全教育更加专业、科学,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管理, 具体做法为建立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中心,然后逐级丰富,向下延伸至各系、辅 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以及宿舍成员,形成六级网络,进行全面管理。新 生报到时,师兄师姐、班干、辅导员以及专业老师等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细致广泛地做好心理工作,因此,各级人员具有过硬的心理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非 常重要。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学校 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高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 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积极 努力,迎难而上,忽视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乐观的生活和学 习,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现状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大学生 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邀请一些相应领域的专家针对具体问题举办讲座,通过讲座 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使正能量遍布 学校,使学生们能勇敢的面对和接受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努力客 服问题,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 水平的目的。
第三,开设心理知识理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己要学习的课程具有充分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 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不同的课程进行选择和学习,目的是解决困扰大学生的心理 问题,使大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团体咨询:以前曾经有人对心理团体咨询进行了研究,旨在确定其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显示,团体咨询能够在短期内影 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以后 的教育工作中,它有广阔的前景。一些日常工作表明,比起参加讲座,学生更愿 意选择团体培训,他们参与团体培训的程度更高,而且他们能够在培训师的引导 下认识和接纳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让他们更了解生命的本质,对于生活 中的困难要勇敢积极的面对。当今社会全球化迅速,各种思想百花齐放,人们的 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压力,因此,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不能只是传授知识, 还要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加强学生的本性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更深 的了解,“为何而生”以及“何以为生”,帮助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培养自 己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心,能够以平静、豁达的良好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从容应 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怀着健康向上的心态走好自己将来的每一步。
三、整合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学校教育。它是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第二,家庭教育。它能够有力地支撑学校教育,是其 坚强的后盾。第三,社会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 才缺乏,为了解决该问题,各学校可以联合专业的心理医院开设“学校-医院”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心理疾患方面进行长期的防控合作,开设“学校-医 院”24小时心理咨询和辅导援助热线。医院医生和心理专家担任大学的心理教育 顾问,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 题研究,并培训相关人员,以便于更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 水平。
四、小结 伴随着我国大中专院校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愈发严重,产生的问题不可忽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关 心其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习状态、心态健康问题,及时对其产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进行帮助和疏导,让他们健康的生活和成长,在收获了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 收获了健康的心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