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视文化管理论文]文化管理论文

电影影视文化管理论文

电影影视文化管理论文 90年代以来的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不仅是公元纪年意义上的世 纪转折,同时也是经过20世纪一百年艰难求索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世纪 转折,因此,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 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 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 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意识形态的多元走向、政治/经济体制 的变革潮流、文化/艺术的启蒙倾向以及社会/心理的个性化趋势构成70年代末期 直到8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的主导特征。而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执政集团通过机制修复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强化加固了政 治的一体化体系,另一方面已经形成惯性运作的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又使市 场经济逻辑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政治一体化要求与 经济市场化趋势相互缠绕、制约,并逐渐完成了从相互矛盾到相互协作的转化。

与此相关,中国民众本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政治热情开始淡化,功利和实用观念 日渐成为民间主导意识。与此同时,本来就受到了创伤性狙击的知识分子的启蒙 运动和启蒙理想基本失去了社会基础和文化效果,人文知识分子原来的社会角色 和文化立场出现了分化和转换,一部分人自觉融入政治一体化机制,另一部分人 则进入市场运作机制,文化启蒙作为一种"第三角色"被边缘化,甚至被压抑为一 种集体无意识。这样一种社会/历史状态,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也作为一种" 力量",直接控制、作用、影响着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影视文化,为这一时期中国 影视文化留下了鲜明的"时间性"印迹。因而,处在这一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 文化,既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后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 时也有着相当明显的变化和区别,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后来者将从这一时 期的影视现象中意识到中国影视文化是如何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工业机制/知识 分子立场之间的张力场中审慎而艰难地确定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策略的,无论 是历史的局限或是历史的得天独厚都将在这些影视文本中得到一份"真实"的记 录,即便或者只是真实的"症侯"的记录。

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倾向 回顾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影视文化,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主旋律"意识的 不断升温,"五个一工程"对影视创作的引导性作用日益扩大,意识形态标准在电 视"飞天奖"和电影"金鸡奖"、政府"华表奖"评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重大革 命历史题材热和各种英雄模范、好人好事题材热方兴未艾,广电部重点国产影片成批推出……,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影视文化的一道道风景。与前一时期各种政 治观念、文化形态、道德思想以及美学流派的喧哗和骚动明显不同,相对整一化 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强化是这一时期中国影视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

这一影视文化局面的出现是与国家政权强化了对影视文化的调控力度直 接相关的。9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一些矛盾的加剧,西方国家外部 压力的增强,启蒙文化解构了原有政治理想、信念以及道德传统而形成的价值真 空,市场化与既存体制之间的裂缝所带来的"腐化"现象的加重,同时也由于商品 经济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都对中国既成的政治/道德秩序形成了挑战。

所以,从1989年召开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来,中 央越来越强调政治体制的稳定和政治权威的维护,政治觉悟、大局观、稳定意识 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199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在全民族牢固 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 坚定信念",号召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 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文学艺 术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理 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表明,执政党对文化发展的指导性和支配性再 次获得了强化。在加强了对文化艺术业的总体调控的同时,国家政权也加强了对 影视文化的具体规范。90年代以后,执政机构对影视文化巨大的传播覆盖面和感 性的传播渗透能力越来越重视。黄金时间电视节目"主旋律"化、正面宣传为主、 鼓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淡化海外境外节目、保护中央电视台的中央权威地位、 加强电影剧本的审批和电影生产的规划、制定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国家和电影 管理管理机构先后颁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法规等,都是国家政权加强影视文化 调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因此,处在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不仅是一种大众 传播媒介或者文化生产工业,更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正是这一社会语境, 明显地强化了这一时期中国影视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

这种倾向的直接体现就是"主旋律"影视创作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创作 现象。首先,"革命历史题材"、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数量和 规模都发展迅速。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199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50周年形成了两个高潮,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推出的《大决战》、《大 转折》、《大进军》(8部16集),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的《开国大典》、《重 庆谈判》,丁荫楠执导的《周恩来》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些影视作品以其得 天独厚的题材优势、举世罕见的制作规模以及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将视野投向今天正直接承传着的那段创世纪的辉煌历史和今天还记忆着的那些创世纪的 伟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以其权威性确证着现实秩序 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信任和信心。

……主流政治期待着这些影片以其想象的在场性发挥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 无法比拟的意识形态功能"(1)其次,古典和近代历史题材大量增加。有的是历 史人物题材,如孔子、李时珍等人的传记作品,有的是历史事件题材,如《北洋 水师》等,还有的是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题材,其中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电视剧制 作中心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东周列国》等,这些 作品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中国历史、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为基本视角,用 中国文化的历时性辉煌来对抗西方文化的共时性威胁,用以秩序、团体为本位的 东方伦理精神的忍辱负重来对抗以个性、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人文观念的自我扩张, 用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行径来暗示西方国家对现代中国的虎视耽耽,用爱 国主义的历史虚构来加强国家主义的现实意识,历史的书写被巧妙地转化为了对 现实的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支撑和承传。第三,出现了一大批以政治性事件和英 雄人物为创作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以共产党优秀干部为题材的《焦裕禄》、《孔 繁森》,以各行各业模范典型为题材的影片《蒋筑英》、《军嫂》等,它们都将 人物置身于艰难困境之中,叙述他们那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政治信念、道德 品质、价值观念,试图将他们塑造为当代社会的政治和道德榜样,以说服和引导 观众认同现实秩序和自我的社会位置。

这一时期,影视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强化还体现为创作上的一种伦 理化趋势。中国具有悠久的国/家、政治/伦理一体化的传统,国家政治通过社会 家庭伦理进入现实人生,伦理的规范性和道德的自律性通过这种一体化而转化为 对政治秩序的稳定性的维护和说明,政治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借助于对伦理道德规 范和典范的肯定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这正是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文化 的伦理化倾向越来越突出的政治意识形态原因。这种伦理化倾向体现为三个层 面: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复兴。这不仅表现为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题材的影视 作品大量增加,如电视剧《渴望》、《咱爸咱妈》,电影《九香》、《离开雷锋 的日子》、《军嫂》、《我也有爸爸》等,它们都以家庭、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 为叙事中心,而且更表现为它们都自觉地用传统的道德逻辑,突出了利他与利己、 爱与恨、义与利、团体认同与个人叛逆之间的矛盾,张扬克己、爱人、谦让、服 从的伦理观念,即便一些并不完全是伦理道德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电视剧《姊妹 行》、《北京人在纽约》等也都按照这样的道德尺度来设计叙事情节和作出伦理判断。这种对道德主义的呼唤,使90年代的影视文本在价值尺度上与80年代、甚 至"五四"新文化那种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传统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如 1997年出品的电影《这女人这辈子》,尽管它的前半部似乎与张艺谋的《红高粱》 等民俗电影在人物结构、场面效果、视听造型甚至大西北的民俗化细节等方面都 非常相似,但是影片后半部却将张艺谋电影那种以个性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念置 换为了一个道德主义的价值观念,影片中原本渴望爱情自由的女主人公灵凤听从 了父亲的临终遗嘱,"孝"的名义嫁给了她并不爱的永义,后来受到永义乐善好施 的道德行为的感召而自觉地以身相许。接着影片采用了当年《青春之歌》、《红 色娘子军》相同的叙事策略,让永义在完成了对灵凤的教化以后偶然身故,使灵 凤成为他的道德精神的继承者,后来灵凤果然放弃了个人的爱情幸福,成为一个 圣女般的"节"、"义"女性,而当年同她一起追求爱情幸福的男主人公留根却终于 走向了私欲的深渊,于是这个表面上看来与《红高粱》如此相似的影片,却阐释 了一个与《红高粱》乃至"五四"新文学那种个性解放的启蒙主义精神完全相反的 道德主题,利他性成为一种精神本位,超然于一切之上。在一些道德题材的影视 作品中,感性个体常常被道德理性所压抑和放逐。一方面,这可能是对当今社会 缺乏能够被共享的道德准则和能够维护人们心理平衡的物质条件的一种策略性 补救,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许会提出怀疑,如果我们将"五四"新文化所否定的价值 观念不经过创造性转化而全盘继承下来的话,我们的影视文化是否真的能在现代 化进程中起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强化民族凝聚力。

二、"主旋律"作品的伦理化策略。许多被称为"主旋律"的影视作品,都通 过伦理化的政治形象的塑造,为意识形态主题注入了伦理感情,采用一"泛情化" 的叙事策略,使主人公的性格、动作、命运和他行动的环境、他所得到的社会评 价以及影片叙事的情节、节奏和高潮都以伦理感情为中心而被感情化,不仅使作 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英雄形象对政权与民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主流思想做了 有效的证明,而且它对观影者伦理感情的成功调用,使它打开了一条"主旋律"电 影一直希望的面向大众的传播渠道。这一成功,使"主旋律"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政治伦理化"策略不谋而合。所以,无论是"历史题材"影片《周恩来》、《毛 泽东的故事》、《老娘土》、《乡亲们》、《焦裕禄》或"现实题材"影片《凤凰 琴》、《蒋筑英》、《炮兵少校》、《孔繁森》,它们都殊途同归,用伦理感情 包装政治意识形态,用伦理感情设计叙事高潮,以唤起观影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 共鸣。尽管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或作品的一些段落中,有时政治的伦理化由于某些 本文之内或本文之外的原因,没有或根本不可能真正完成;
有时影片的煽情手段 和技巧由于过于外露而被观众所识别,没有达到预期的叙事效果,但政治伦理化 显然是这一时期"主旋律"电影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叙事策略。(2)"主旋律"和伦理化是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创作政治意识形态一元化的两 个支点:一方面"主旋律"形成了影视文化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伦理化规定了影 视文化的基本趋向,前者是一种视野的确立,后者是一种视角的选择,它们共同 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引导力量。这种力量,对这一时期影视创作的题材选择、价 值观念的表达、叙事方式以及对人性和世界的表现深度、甚至影视语言本体都产 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使这一时期的影视创作与前一阶段相比更加单纯化、共 性化、戏剧化,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时代风格。

二大众化转型的社会趋势 80年代的中国文化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标志的。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相 联系,思想上的启蒙主义、美学上的现实主义成为了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的两面文化旗帜。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一直是这一时期最基 本的艺术主题。而后的现代主义运动,无论是朦胧诗运动或是"第五代电影",无 论是探索话剧,或是前卫音乐,则都把中国文化纳入了20世纪世界文化的总体格 局中,用更加风格化的方式和更加存在主义的视角试图形而上地解释世界和人生。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主流逐渐背离了这 一思想、美学和文化传统,开始了大众化转型,使文化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了新的 特征:"在功能上,它成为了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
在生产方式上,它成为了 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
在文本上,它成为了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
在传 播方式上,它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泛大众文化"(3)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 除了受到政府行政机制支持的"主旋律"影视创作以外,中国影视文化的主体逐渐 成为了一种借助于现代文化工业的传播技术和复制手段,为人们所提供的消谴性 的"原始魔术",它们不断地通过对观众无意识欲望的调用,为大众制造快乐原则 的狂欢节。与80年代的影视文化不同,这时期的许多影视作品都放弃了对终极意 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孜孜以求,也不再把影视产品当作济世救民、普度众 生的神赐的法宝,不再用影视艺术来显示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越和智力优越,张扬 那种普罗米修斯的人格力量和悲剧精神。各种市民情节剧、惊险动作片、通俗轻 喜剧、青春言情片等在数量上成为了中国影视文化的主体,它们提供的大多是一 些无深度无景深但却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晕眩的视 听时空,影视艺术被名正言顺地命名为一种叙事游戏:它们消除了时间感,排除 了历史意识,割断了与现实生存的真实性联系,而成为了一种自成体系、自我封 闭的文本游戏。

因而,首先我们说,中国90年代以后的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是从政治、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在这种娱乐性文化中,影视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 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 能和娱乐功能,因而,在电视剧《乾隆皇帝》中,一代乾隆变成了风流倜傥的多 情小生,在电影《西楚霸王》中,楚汉的的金戈铁马也被写成了一个三角恋爱的 浪漫悲剧,在电影《秦颂》中,高渐离刺杀秦始皇的壮举也被演绎成了一段儿女 情长的恩恩怨怨。影视文本被简化为一种封闭的游戏文本。这种游戏往往通过一 种缝合的手段来遮蔽现实的出场并完成它的自我封闭。它把动作分解为细节、情 节分解为场面,然后又按照一种模式化的组合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早 就被规定好走向和命运的程序化的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整体性和完 整性。局部的复杂性产生了一种没有局部的幻觉,甚至是没有形式的幻觉,使接 受者失去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对文化产品的观看已经不是一种文化行为,而仅 仅是一种可以把思维关掉的娱乐行为。在忘乎所以的叙事游戏中,观众从实在的 限制中摆脱出来,通过与文本的认同,投射着他们的勇气、智慧,实现着他们的 光荣与梦想,同时也在文本中那些情与爱、生与死、沉与浮之中释放着他们被抑 制的潜意识,满足着在现实环境中屡受挫折的弗洛伊德所谓"快乐原则"。

其次,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也是从审美文化向文化工业的转型。这意味 着影视文化产品不再是个性化创造的产物,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从策划、 投资、制作到宣传、发行,进入实际消费,影视产品都被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工 业产品而被投入文化市场。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许多影视创作者都自动放弃了对 工业复制原则的心理抵抗或者警惕,而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工业生产 流水线的工艺环节,因而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再把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 作为理想,而是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当做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最重要 的目的。商品化的形式在人物、情节、场面、视听造型等各个方面无处不在。于 是影视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品从文化圈里走出来,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被打破, 影视艺术品成为供大众消谴的一种手段,商业策略、广告效应代替了对人文关怀、 心灵升华的执着。工业生产的逻辑不仅影响到电影的生产方式,而且也影响到人 们对电影的评价方式和价值观念,以至于影视圈似乎以说影视是一种艺术而耻、 说影视是一种商品为荣,许多人都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这样的 概念来评价和要求影视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影视文 化的意义。

这一时期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也是从深度文化向平面文化的转型。这一 时期,故事离奇的情节剧、奇观化的动作电影、市民化的家庭肥皂剧占据着银屏 的主导时间,它们大多既不需要通过对现实境遇的揭示来唤起人们对自己的真实处境的觉悟,也不需要通过对某种乌托邦理想的期望来引发人们的实践热情,在 这些影视文本中,故事服从于模式,如层出不穷的电视室内剧;
影像变成了幻像, 如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新武侠电影";
现实转化为梦境,如那些花前月下的爱情 故事;
时间压缩为空间,如那些色彩绚丽的音乐电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 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责任感的放弃和疏离。过去文化中那些引以自豪的神 圣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情感等日益淡化,而被那些世俗梦想和 文化游戏所代替。许多影视产品都以一种共时的平面性创造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游 戏、儿童乐园,让人"听"、"看"、"读"着一个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对生命的形而 上学关怀被搁置,终级意义被封存,人们躲藏在影像后面体会游戏的欢乐。

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也是从一种阶级/等级文化向泛市民文化的转化。

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的被否定,"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国际"冷战" 时期的结束,世界大战的威胁相对减弱,都市社会的迅速膨胀,中国社会出现了 一个由不同的政治集团、阶级、阶层、职业、年龄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消费利益的 广泛的大众群体。而影像文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又使这一泛大众群体具备了接 受文化传播的能力,而影视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知觉的声画合一的传播 媒体,则将最大多数的民众纳入了它的传播视野,即便文盲或半文盲往往也能观 看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影像文本。此外,由于影视的产品化、工业化、市场化, 也使得大众作为消费者具有了首要的选择权和评判权,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不得 不通过各种方式掩饰、抹去自己的风格、个性和前卫性,而去有意识地迎和尽可 能多的对象的需要,填平雅与俗、高与低、精英与民众之间的界限、鸿沟,从而 形成了一种泛大众的影视文化,通俗性、大众性使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在风格、 类型、样式上更加模式化和世俗化,精英性、前卫性的探索在这一时期受到了明 显的抑制。

中国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不是历史的偶然。这种转型是随着中国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进程的深入,随着大众从文化学习到文化消费的心理变 化而逐渐到来的。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影视文化陆续被推向了市场。中国电 影业从过去一种计划体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事业转化为一种文化工业桃担电影 从制作到发行都被全面地投入了市场:在投资方式上,过去电影生产主要由制片 厂投资,其资金来源是国家专款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固定发行收入,但0 年代后期开始,这些资金来源随着电影行业改革进程逐渐减少,难以满足电影生 产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大量社会集资拍摄和与海外境外合作拍摄的影片。各种国 内外企业投资电影,对电影的题材、样式、风格、制作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使电 影生产必须将市场定位放在首位。在电影发行方式上,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 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以后,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 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 发行放映企业,电影是否能够获得市场利润成为电影是否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 更加加速了电影的工业/商业化进程。中国电视业虽然一直是属于政府管理的行 政机制,但是由于广告收入在电视业经营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大量社 会和海外资金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投入,伴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收费有线电 视的逐渐扩大,使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剧的创作也不同程度地走向了"生产化"、 "产品化"。市场化使电影的上座率和电视的收视率成为影视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 基本前提,因而作为上座率和收视率的主体的观众就成为影视产品的"上帝",除 了受到政府行政机制支持的影视作品以外,进入市场的影视作品都必须通过大众 的接受而回收制作成本和换取利润,所以,经济效益、利润成了衡量影视文化产 品的重要参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经济关系。这促使影视创 作/制作者必须满足尽可能多的观众的需要从而换取利润。大众的好恶引导着文 化生产。如果说在80年代,影视文化被推向市场,还是一种被动的强制的结果, 许多导演甚至愤愤不平地抱怨这是"逼良为娼",但90年代以后,影视的工业化和 商业化便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影视业被当做了一种可以赚取巨额利润的工具。除 了原有的国营影视企业之外,各种集体所有制的影视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 企业相继涌现,这一切,都促使了中国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转型。在这一转型中, 知识分子的文化支配权被削弱,大众对娱乐、轻松的要求,因为受经济规律的支 撑而成为引导影视文化发展的动力。

尽管影视文化的大众化趋势与"主旋律"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冲突,一方面,市场化冲击了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娱乐倾向中的享乐 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所维护的道德秩序,另一方面,政 治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和道德意识也限制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宣泄和个体欲望的 表达,因而从80年代以来,影视大众化的娱乐要求经常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伦 理要求发生对立,形成了几次关于影视的娱乐性和娱乐片的辩论,但是进入90 年代以后,大众化与政治化之间经过相互较量和相互协商,却逐渐寻找到了结合 部和协作点,因而一方面影视工业常常借助政治的力量来扩展市场空间,另一方 面,"主旋律"也常常借助大众文化逻辑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

而既因为处在大众化与政治化的双重夹缝中,又因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角 色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状态下的突然失宠,影视文化的精英性在这时期则面临着 空前的挫折:人们几乎很难见到80年代象《黄土地》、《黑炮事件》那样在人文意识和美学观念上都具有前卫性和独创性的影视作品了,陈凯歌、张艺谋的电影 自觉地以一种国际化的时尚来寻求跨国市场和资金的支持,即便是象黄建新这样 的执着于对中国现实的关怀和表达的导演也不得不将香港黑社会片的类型特征 嫁接到他那具有深厚的人生意蕴和现实力度的影片《埋伏》中来,事实上,无论 是影视制作/创作者或是影评人、投资者都已经很难容忍影视作品在电影市场上 的失败或者受冷落,无论是知识分子观众或是普通观众也都很难容忍影视作品的 个体性和深度感,正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中边缘化的声音 很难被听到,象《三毛从军记》、《民警故事》、《巫山云雨》、《谈请说爱》 这样的电影和《南行记》、《9.18大案纪实》、《凤凰琴》这样的电视剧,在这 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格局中就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了。

三多元化形态的生存格局 处在政治/工业/艺术、意识形态/商品/美学这样"一仆三主"的境遇中,面对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双重诱惑和挤压,90年代中国影视创作在徘徊中突 围、在泥泞中挣扎、在希望中生长,从谢晋等"第三代",谢飞、吴贻弓等"第四 代",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第五代",一直到胡雪扬、章明、娄烨等所谓 的"第六代",还有姜文、冯小刚等很难归代的影视创作者们,都受制于这一时期 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大背景,以多元化的审美形态在夹缝中努力地寻找着 各自的生存空间和位置。

在这种多元形态中,属于常规影视形态的,既有处于政治意识形态主流的 历史文献故事片,处在大众文化主流的生活情节片、动作/悬念片,也有处在国 际化语境中的新民俗片,处在现实主义传统中的新体验影视片,属于非常规边缘 状态的纪实性故事片、音乐情绪片和后现代实验片等。这些不同的影视形态,其 经济运作、文化定位、市场走向都各不相同,而处在同一形态中,由于创作/制 作者的人文素养、艺术才能、融资能力以及职业品质有很大区别,所以其作品的 创作、制作质量也各不相同,有的作品包括一些被传媒或机构带有明显功利目的 所宣传的作品,可以说还处在影视艺术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叙事方式或是造型效 果以及制作水平都与现代电影的发展相去甚远,而这一时期也有一批影视作品在 美学观念和制作标准上与世界影视艺术的发展保持了基本同步。

在这些影视形态中,数量最多、市场最广的也许是生活情节片。从电视剧 来看,是1990年的《渴望》开启了长篇电视情节剧的道路,随后出现了《爱你没 商量》、《皇城根儿》、《京都纪事》,直到后来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英 雄无悔》、《儿女情长》,在电影中则出现了《大撒把》、《永失我爱》、《九香》、《我也有爸爸》、《离婚了就别来找我》等影片,在这些影视作品中,社 会的现实矛盾和权力较量、人们实际的生存境遇和体验都被淡化,人物大多作为 平面的叙事因素,激化并最终从属于情节的运转。各种现实矛盾被转化为一种以 人为的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具有先验的因果逻辑的戏剧性冲突,社会或历史经验 通常都被简化为"冲突-解决"的模式化格局,通过叙事的策略性过程的处理,文 本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最终被"驯服",随着那个早就被预订好的叙事高潮到来 之后,一个善恶分明、赏罚公正的结局便翩然而至,这些文本也完成了它对现实 的梦幻化改造。特别应该指出的是,90年代出现的一些生活情节剧往往自觉不自 觉地继承了中国民间叙事艺术如话本、戏曲、说书中的"苦戏"传统,如《九香》、 《孤儿泪》,甚至一些儿童影片,都用伦理冲突来结构戏剧冲突,用煽情场面来 设计叙事高潮,用道德典范来完成人格塑造,许多忍辱负重、重义轻利的痴男怨 女、清官良民都以他们的苦难和坚贞来换取观众的涕泪沾巾,剧中人的千辛万苦、 千难万难似乎可以带给远离这一处境的观众以心理的平衡和知足。一些生活情节 剧最终演化成为了一个一个善恶有报、赏罚分明的老态龙钟的道德寓言。

动作/悬念片,一直是商业影视片、特别是电影的主打类型,进入90年代 以后,由于香港动作片和好莱坞大制作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使中国的动作/ 悬念片的奇观意识更加自觉。尽管因为中国既具有悠久的伦理本位传统,又是一 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集体主义、群体精神是中国主流文化和政治的核心,而 好莱坞娱乐性商业电影主要以被掩饰过的性和暴力为主题,它那种个人主义、享 乐主义的价值观显然与中国国情相抵牾,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性的排 斥。中国电影不能生产个人的无意识的’梦幻’,而只能创造民族和政治的光荣与 梦想。但好莱坞和香港商业电影却对中国的动作/悬念片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 一影响的核心就是对奇观效果的重视。象塞夫、麦丽丝导演的《东归英雄传》、 《悲情布鲁克》,何平的《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何群的《烈火金钢》, 张建亚导演或监制的《绝境逢生》、《再生勇士》等影片,都一方面提供了壮观 的影像、奇异的场面、惊险的动作和超常的人物,另一方面它们又都对影视类型 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使无意识的情感宣泄与有意识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题相 结合,使影片在一种东方式的伦理精神支配下产生奇观效果。但是,受到影视工 业规模、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平、创作观念和意识的局限,也因为政治/道德意识 形态对动作/悬念片的叛逆、暴力、性倾向的抑制,除了一些与港台合拍的影片 如《新龙门客栈》、《狮王争霸》、《飞虎》以外,中国的动作/悬念片创作从 总体上说仍然远远不能与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水平相接近。

这一时期,"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主导样式则是历史文献故事片。历史文献故事片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历史事件文献故事片,如表现解放战争时期各大战 役的影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表现红军长征的电视剧《遵义 会议》、电影《金沙水拍》,表现抗日战争的电视剧《百团大战》等。另一类是 历史人物文献故事片,如电影《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电视剧《叶剑英》 等。90年代拍摄的这些文献故事片与前一时期那种戏剧化的叙事结构、单一的叙 事视点、平面化的视听造型完全不同,它们不再采用以"我"观"敌"、以局部带全 局的限制性视点,而是采用了全知、全局式的非限制性客观视点,创作者隐蔽了 那种包含明显政治评价和道德评价的非历史的主观虚构立场,居高临下,全方位、 立体性地展示历史过程和人物风貌。这种全景式视点,隐匿了叙事者的出场,历 史仿佛"客观"地呈现在观影者面前,观影者于是将自我体验为历史的"见证人", 将影像化的历史读解为实在的历史,使这些作品具有了一种历史文献感。在这些 作品中,它们往往注意使人物不只是历史的某个承载体、某种历史符号,而是开 始重视表达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诗意体验,不仅以人来写历史,而且也以历史写 人,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获得个性感和生命感。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一些作品 不仅站在无情的历史视点上而且也站在有情的生命视点上来叙述历史,一方面从 历史视点上展示历史的辉煌、壮丽,同时又从生命视点上写出历史的残酷、冷漠。

于是,在意识形态的价值衡量中也嵌入了一种人道主义的视野。历史视点与生命 视点一起创造了一种对于历史的生命体验。对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 历史观与生命观、历史事件与人物个性、史与诗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处理,形成 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电影类型。

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是"新民俗"片的大量出现,张艺谋从《红高粱》 以后,先后导演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陈凯歌导演了《霸王别姬》、《风月》,此外还有滕文骥的《黄 河谣》、黄建新的《五魁》、何平的《炮打双灯》、周晓文的《二嫫》、王新生 的《桃花满天红》、刘冰鉴的《砚床》等,这些作品所展现的是远离现代文明的 中国乡民的婚姻、家庭的民俗故事,但它们并不是民俗的记录,而是一种经过浪 漫改造的民俗奇观。民俗在这里不是真实而是策略,一种寄托了各种复杂欲望的 民俗传奇。这种类型为中国的影视导演提供了一个填平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鸿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他们寻求到了获得国际舆论、 跨国资本支撑并承受意识形态压力的可能性。黄土地、大宅院、小桥流水、亭台 楼阁的造型,京剧、皮影、婚殇嫁娶、红卫兵造反的场面,与乱伦、偷情、窥视 等相联系的罪与罚的故事,由执拗不驯的女性、忍辱负重的男人以及专横残酷的 长者构成的人物群像,由注重空间性、强调人与环境的共存状态的影像构成所形 成的风格,使这些影视作品具有了一种能够被辨认的能指系统。这些作品大多提供了一个没有特定时间感的专制的"铁屋子"的寓言。这一铁屋子的意象是由那些 森严、稳定、坚硬的封闭的深宅大院,那些严酷、冷漠、专横的家长,那些循环、 单调、曲折的生命轨迹所意指和象喻的。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在这些影视作品中, 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东方的,但故事却往往为西方观影者所熟悉。所以,在这些" 新民俗"片中,民俗奇观中演绎的往往是一些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陌生的主题、 故事、情节甚至细节,从而唤起西方人的认同,一种从东方故事中得到满足的关 于对自己的文化优越感的认同。尽管当这些影视作品按照一种西方人的"他者"期 待视野来制作时,一种"伪民族性"在所难免,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人 生隐隐约约地推向了远处,但作为一种影视类型,这些作品因为具有一定的叙事 魅力,融合了视听艺术的修辞经验,表达了某种现代人文价值观,能有效地吸引 投资、并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以它们对于中国影视文化的积累、对于提高 中国常规影视制作和创作水平、对于通过类型成规来满足消费需要,起到了重要 作用(4)。

尽管面对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威胁,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在影视文 化中仍然占有自己的位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体验"的影视创作类型。

《围城》、《过把瘾》、《一地鸡毛》、《无悔追踪》、《月亮背面》等电视剧, 李少红的《四十不惑》、夏刚的《大撒把》、刘苗苗的《杂嘴子》,特别是黄建 新的《站直罗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埋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 子》以及《离开雷锋的日子》等电影,一方面吸收了"第五代"所积累的造型感和 修辞经验,精心营造着充满意味的故事空间,设计了种种隐喻式的视听具像,另 一方面又用朴实的风格、平平淡淡的节奏来表现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体 验、日常的欢乐和痛苦,成为这一形态的代表性作品。在叙事上这些作品更自觉 地用偶然性来冲淡情节的戏剧性和因果逻辑性,突出人生的无奈、无序和无可把 握;
在意识上对将人生困境化"冲突-解决"的戏剧性模式更加不信任,不愿意为 人生给出一个完整的结束;
在视野上,它们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普通人所面对的 社会问题,而是每个生命个体所难以躲避的人生问题。这些影片体现了一种平民 化的创作态度,一种充满关怀的人文意识,它们因为对当下中国普通人身心状态 和境遇的关怀而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博大的同情心和真诚的现实精神,与大众共 享对于自我以及自我所生存的这一世界的理解,从而与观众达成心灵的融合。观 众从那些仿佛生活在周围的"熟悉的陌生人"所经历的事件中,从平日的那些司空 见惯的行为中体会到了其中常常被忽视或者遗忘的生命的哀乐愁苦,传达出了一 种对于人和生活的关怀。这些作品不仅以其真实而且也以其人文关怀为观众带来 一种"无情世界的感情"。尽管这一类型的作品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影视文化的主 流,但是它们无论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或是对现实的观察和体验,甚至包括对影视艺术美学潜力的发掘,都成为了这一时期影视文化发展高度的一种标志。

由于意识形态逻辑、更由于影视生产市场化的经济逻辑的的限制,90年代 以后的中国影视文化正如整个社会文化一样,不可能象80年代文化那样充满异类、 喧哗、叛逆,个人主义的、标新立异的、天马行空的现代主义美学形态被后现代 工业所整合,因而,影视文化中的先锋性、前卫性、实验性因素被降低到了最低 点,但是由于制作和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仍然有一些非主流、甚至非常规的影视 作品以一种边缘的姿态出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种倾向:
一是纪实性故事片,如电视剧《9.18大案纪实》,电影《找乐》、《民警 故事》、《巫山云雨》,一方面它们是虚构的故事影片,但另一方面它们又采用 了高度的纪实手段,如长镜头、实景拍摄、非职业化表演、同期录音、散文结构 等,这些作品借鉴和发展了世界影视史上的纪实传统,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 国大陆第四代导演郑洞天、吴贻弓等人在80年代巴赞美学影响下的纪实性探索,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等,以开放性替代了封闭性的叙事,用日常性替代了戏剧性, 追求"……最常态的人物,最简单的生活,最朴素的语言,最基本的情感,甚至 最老套的故事,但它却要表现主人公有他们的非凡与动人之处;
同样,最节约的 用光,最老实的布景,最平板的画面,最枯燥的调度,最低调的表演,最原始的 剪接方式,最廉价的服装和最容忍的导演态度,却要搞出最新鲜的影像表现……" (5) 另一种非常规的影视形态,则是一群更年轻的影视制作人创作的一种音乐 情绪片。这类影片的作者大多是人们所谓的"第六代"或者说新生代导演,从一开 始的"非法"影片张园的《北京杂种》到后来管虎的《头发乱了》、娄烨的《周末 情人》,直到最近李欣的《谈情说爱》、阿年的《城市爱情》,这些作品并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以音乐为叙事载体的音乐片,而是一种表达音乐情绪的影片。新生 代导演似乎与音乐(特别是具有青春反叛意味的摇滚)有一"血缘"联系,故事情 节往往难以传达他们动荡不羁、迷离斑杂的生存体验,于是他们都借助于音乐的 节奏和情绪来表达自我,他们用装饰性的影像、鲜艳的色彩、螺旋似的跳动的结 构、MTV的节奏、自传化的题材、情绪化的人物,还原他们自己在都市的喧哗 与骚动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相当个人化的希翼、惶惑、无所归依的生存体验。这些 影片的特征并不在于那些也许并不新鲜的故事,而在于它讲述故事的方法,它们 提供的不是都市状态而是一种青年人的都市体验,青春不是一种矫饰的炫耀而是 一种现实的困惑,都市是一种迷乱、无奈,充满希翼和失落、奇遇和误会的世界。

这些影片带给观众的不是都市的物质景观,也不是戏剧化的言情故事,而是充满个人情绪的体验。

处在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就以这样的多元选择形成了其艺术格 局,一方面,影视观念的更新一直在艰难地发生,一些影视艺术家还在致力于影 视美学本体的改造,这一时期正在或者已经产生了一些足以载入影视发展史册的 经典作品,但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观念也对影视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前一时期人们引以自豪的那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艺术崇高感 在影视文化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无论是主流影视创作对影视美学本体的常 规完善或是前卫影视创作对影视美学手段的非常规探索,都还缺乏足够的广度和 深度。文化和美学意义上的影视文化的世纪转折远远还没有完成,因而,这一转 折仍将可能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历程。

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倾向、市场机制下的大众化转型、艺术形态的多元走 向,构成了本时期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影视文化的世纪转折时期 还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它很可能还会延续到下一个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因 而,我们的研究当然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也许对于将来来说,这一研究由 于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联系是如此同步,所以将会具有某种历史见证的价值。

注释:
1、尹鸿等《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年鉴1991年》中国电 影出版社1993年版。

2、关于"主旋律"电影的伦理化倾向可参见《在喧哗和骚动中走向多元化 --90年代中国电影策略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3、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电影艺术》1997年 第1期。

4、关于"新民俗"影片的分析可参见《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 代电影》1996年6期。

5、章明《致友人的一封信》,《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