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一、现状:机构和制度上有保障,学生认同度参差不齐 学分设置上,清华大学本科生要选修13学分,必须选择包含2门文化素质 教育的“核心课程”,1门艺术与审美类课程。理、工、医类在规定课组内选课;

文科生要跨专业学选课。南昌大学通识课程包括两个门类:“一类通识课”相当于 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有思想政治、外语、军体和计算机类;
“二类通识课” 由历史与文化类等五大门类组成。在“二类通识课”中,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至少 选择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这样,人文通识课就达到了10学分以上,很显然学分 要求太高,不适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总学分共80个左右。为了符合这个标 准,有的学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课程,如两课类、体育算作人文通识课程,并不是 真正的课程改革,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 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 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 67%;
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 用;
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 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 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 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 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 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 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 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 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 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 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 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 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 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 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 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 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 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近 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 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 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 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 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 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
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 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 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 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 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 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 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 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 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

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开设通识 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 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 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 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 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 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 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 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 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 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 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 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 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 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 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 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 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 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 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 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 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 型和课时;
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
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 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 优势互补。(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 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
二是要建立一个 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文化素养考评机制。(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以 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素养考试科目。(2)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要增添文化素养 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督导评教要设立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 点。(4)教师职称评定时设立人文素养方面的评定标准。

2.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要有长效机制。(1)校方应加大投入,让学 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2)将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强化组织管理,纳入教学计划。

作者:魏霞 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