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新的教育观和育人观,势必影响我们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 及教学对象作出新的判断和定位。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之一,音乐课应树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理解 多元文化,鼓励音乐创造,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教育观。新课标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那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合唱课型 自然就引起了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一、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是思想艺术、情感艺术、语言艺术,而合唱又是一种综合的音乐表达 形式,包涵了音乐的姊妹艺术和多种文化元素,对中小学生在意志品格、人文修 养等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专门 培养歌唱家、演奏家的阵地,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全体,而不是个体。班级合 唱这种教学形式能很好的体现全体性、综合性,能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结 互爱精神。因此,只有搞好班级合唱,才能提高合唱整体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是育人的需要。音乐课程的设置不是今天才有的,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 启人类的三把钥匙:一是文字、二是数字、三就是音符。”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就 提出了教学“六艺”暨“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就把音乐排在了很重要位 置。纵观历史上下,但凡很多有成就的人也受音乐的启发,日本早把合唱教学从 6岁延伸到大学,并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重塑人格的要求。音乐 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人格,在合唱中学会合作,在合作 中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品质,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合 作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所以老师们要尽可能的让合 唱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同一种声音表现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感情,可以 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声音和心灵均衡和谐地发展。
三是新课标的要求。《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 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 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音乐教师应 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 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著名匈牙利音乐教育 家、作曲家、音乐学家柯达伊大力提倡合唱,他有句名言:“两人唱比一人唱更 好。”二、小学班级合唱教学途径探究 (一)激趣,导学。现代课堂教学主张“乐学,趣学”的教学理念,只要学 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兴奋点被点燃,有新东西吸引他们的眼球,自然就会引起 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做为教师首先要培养自 己的兴趣,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锤炼品格、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只要学生 喜欢这个教师了,自然就会喜欢这个学科,教学效果自然而知。据调查研究,颜 值高、风趣、幽默、有学识、有特长、情商高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所以老师们 要加强内外皆修。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是用“听”来激发兴趣。“音乐 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任何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都离不 开“聆听”带来的感受,在小学阶段“聆听”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是学生对多声部歌 曲有所感知的窗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对整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是首次完整聆 听;
有所发现是带着问题聆听,这一环节也是学习兴趣的初步发掘;
再次聆听和 多次聆听是学生对整首歌曲旋律的熟悉与印象的加深,也是兴趣发生后的乘胜追 击。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好了三到五遍的聆听就奠定好了整堂课的基础,也极大的 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二是“找事做”激发兴趣。就是给音乐条件不太好 的学生找事做,学生的音乐素质本身存在差异,如:音准概念差、节奏感不强的 同学,他们往往出现节奏不稳、跑调的现象,使得合唱效果打了折扣。我想,在 班级合唱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除了要 多引导这些孩子用轻声的唱法来歌唱外,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如果他们不 会唱就要求他们奏,如果他们不会奏就要求他们演,如果他们不会演就要求他们 听,总之一定要让他们有事做,在耳濡目染的环境里进行音乐学习。这样既能保 证合唱的顺利进行,又不打击一小部分同学参与合唱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各尽 所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三是创设适宜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如果教师只一 味按照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将班级合唱进行专业化训练,很容易使 学生渐渐感到枯燥和疲惫,令学生失去合唱的兴趣。因此,若想提高小学音乐课 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当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合唱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 自发主动地参与进合唱练习当中,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比较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先播放一些关于这首歌曲的表演视频给学生看,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优 秀作品,能够产生自己也要去学习的欲望;
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给学 生创设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境,播放图片或动画,增强学生兴趣;
另外,一些 歌曲的背景故事也非常吸引人,通过讲述故事,从各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二) 创新课堂合唱教学形式。一是从师生合作入手。合唱可以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 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 与担任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学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 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生两个 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 使之能顺利地与二声部合作。二是合唱教学的辅助形式。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 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 加入恰当的律动、打击乐,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长寿城 区学校基本都实施了器乐进课堂,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很多老师就习惯 将部分乐器先进行歌曲演奏,或分声部演奏,让学生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 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 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 都能得到较好地解决。三是降低合唱难度。从教学实际看,现有教材中的很多合 唱曲难度偏大,学生很难演唱好。因此适当地进行简化很有必要。很多合唱曲目 好听但难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降低了难度,也没有削 弱歌曲的表现力,达到二度创作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 目标,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是用“温故而知新”提升学生合唱的能力。“温 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不仅用在文化类课程的学习上有效果,应用于艺术类课程 学习中一样有效果。建议集中练好一两首合唱曲目,并在课前复习合唱曲目,而 且逐渐增加难度,难度主要在作品的处理上作要求,如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 层次的清晰等等,再唱齐唱歌曲。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每节课的复习表 演中,学生的演唱技能、演奏技巧、音乐协调能力都在一步步提升,为以后的学 习打下了坚实的音乐素养基础。(三)丰富合唱课堂教学内容合唱是一项群体性 的活动,它既需要合作者有较。好的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更需要合唱者对音准、 节奏有较好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磨炼, 而且是在具体的演唱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一是从轮唱入手。也就是运用卡农手 法,进行二声部模仿。先以两拍后进轮唱,演唱时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大老虎和 小老虎,大老虎先唱,唱得稍响,小老虎后唱,唱得稍轻,要求学生边唱边听老 师演唱的声部,合作较好后可变换角色演唱。二是创编二声部节奏。节奏是音乐 的骨架,对旋律配以恰当的二声部节奏既丰富歌唱的层次感,同时又能唤起学生 的对歌唱的兴趣,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建立和声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创编 二声部节奏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配合及合作能力,尤 其配以打击乐的二声部节奏,对构建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听辨能力是有积极意 义的。三是创编二声部歌词。歌曲单声部歌词演唱往往显得单调,歌词创编活动 并非适合每一首合唱歌曲。因此,在进行歌词创编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考虑到 歌曲题材、演唱形式、音乐风格等因素,提前进行权衡和选择。歌词创编要力求简单、好记、朗朗上口,与主歌贴切,对应,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涵和思 想感情,增强学生演唱的兴趣。总的来说,合唱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终身探索的课题。不论是班级 合唱还是社团活动,合唱教学都应该“以音乐审美教学为核心”“以音乐本体为基 础”“以音乐聆听为基础”“以音乐元素为基础”“以合作为途径为原则”。香港的著名 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 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 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推动学 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合唱教学由于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一项长期的、 反复的实践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与积累,特别是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 又是合作者与实践者,更需要付出辛劳。相信,只要做有心人,总会看到学生的 点滴进步。
作者:程小亮 单位:重庆市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