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与政策的论文_【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研究

摘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自觉,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自觉。

关键词:群众工作 能力研究

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要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必须强化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与时俱进变革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

群众构成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乃至价值取向多重化使社会共识的建立更为困难,做好群众工作的宏观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逐渐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群众构成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乃至价值取向多重化,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做好群众工作的宏观社会环境更为复杂。

利益问题和利益冲突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原因,使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面临挑战。传统上,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而展开,当然其中也会涉及其他问题,但政治利益始终是居于中心地位的,由此,说服、教育、引导是群众工作的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人民普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际利益,但同时,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日益加剧,由利益问题和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波及面广、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关联性增强等特质。由此,新时期群众工作需要调整的关系和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和综合,要求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群众工作的有效开展。革命战争年代,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结成了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血肉关系和鱼水深情。但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些党员干部沾染了官僚主义习气,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乃至贪污腐化、贪赃枉法,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发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已经被有些党员干部淡忘了。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

二、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实践自觉制度自觉

能否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衡量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能力上是否过硬的一个基本标准。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实践自觉和制度自觉。

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自觉。强调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践行根本宗旨、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首先要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的高度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历史和现实深刻警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而越是长期执政越要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越是取得巨大成就越要防止忽视群众、脱离群众的倾向。

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自觉。群众工作关系人心向背、力量增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自觉一要注重以民生优先的思维和方式做好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要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爱戴和拥护,“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依赖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成果,但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民生优先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二要注重以民主的思维和方式做好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现阶段,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关系的调整,一些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乃至于频频发酵,而其中一些未必在于矛盾和问题本身很大,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出了问题。因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主动适应群众民主意识增强、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形势,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协商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晒”在阳光下,通过民主、协商、广泛参与的方式达成共识,谋求解决。三要注重以法治的思维与方式做好群众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所谓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其核心就是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法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制度化手段,把群众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但现阶段我国的法治环境还不够完善,“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乃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等错误倾向还普遍存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群众工作,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必须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主张自身权利。从而形成群众诉求合理的问题解决到位,群众诉求无理的问题思想教育到位,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帮扶救助到位,群众行为违法的问题依法处理到位。

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自觉。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现阶段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积弊,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不断增强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针对现阶段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制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群众工作中反映最强烈、最紧迫的问题;健全体现民意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利益相关人座谈会制度,特别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群众参与率的考核评价;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舆情采集与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预见性。在健全群众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强化党员干部把制度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制度自觉,强化对制度执行不力行为的检查督导,强化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追究问责。“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只有以严明的制度和制度的严格执行才能确保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