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技巧的浅述

【摘要】园林设计既是一处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本文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形式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

1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射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其它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 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2.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最大限度发挥“绿”的效益“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绿”的效益。

2.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都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土壤、气候、降雨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之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3 意在笔先,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意在笔先指酝酿构思在落笔之前。在设计过程中先要做到的第一步即是立意,有了好的立意,才能有好的作品产生。在立意上一定要有地方特色,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化平庸为神奇,避免千篇一律。

2.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

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声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树种地区差异较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是设计者首要遵循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行驯化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引进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3 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 按照实用美的规律配置植物

绿道是提供行人休息,放松身心的道路。植物应按照实用美学的原则来配置,以舒适造景,以人为本。例如,广州的广州大道,为了遮荫、美化环境、和提供行人休息创造一个舒适的场所。在植物上乔木种植了美丽异木棉、杜英、榄仁、细叶榕、大叶紫薇来做为骨架树遮阴和植物制高点。中层的灌木加入开花的夹竹桃、细叶紫薇、红继木、勒杜鹃等。在地被层以多年生的草花和一年生的草花相搭配,营造一年四季都有花的都市型绿道景观。利用植物的形态、叶色、叶形相搭配,层次丰富的软景观。植物在空间的营造上也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划分空间,增加行走乐趣,利用植物来进行空间上的视线转换;营造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趣味景观。其中在节点和对景点处,利用植物和石头组合造景,让园林的景观更显精致。

3.2 按照形式美的规律配置植物

植物的配置形式,如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就是按形式美确定的造景方式,如用樟树、桂花对植在现代规则式建筑的两旁,可体现对称的形式美;用姿态优美的大树,孤植在大草坪的构图重心,构成园林主景,这又体现了一种均衡的形式美。园林绿化讲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的一部分,理应遵循这一道理。然而,在现实绿化中常见到有人一味地追求绿化率,追求绿化视觉效果,将分枝低,体量大的大树种在狭窄的街道上;将本已狭小的活动场地改建成草坪;在大的广场上种植棕榈科植物,变成暴晒广场,正午时分无人敢靠近……,凡此种种,无不是植物造景中形式与功能的冲突,其结果常常是好看不好用,其原因是在植物造景中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

3.3 树群的群体美

不同形态的乔木组合栽植便形成树群。这种形式既能体现树木的群体美,又能体现树木的个体美。为了增加绿色效果,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多采用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树木群落,以充分显示植物群体的效果。这种群落配置不仅增加叶面积复数,从而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而且相对减少了占地面积。而这种人工群落设计应遵循自然规律,在了解当地植被类型和自然群落的基础上,以乡土植物为主来设计群落层次和结构,大量应用耐荫草坪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群落的稳定,使群落种植成功。

4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4.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4.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 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 1:1。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4.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

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卜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既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4.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的植物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植物造景时,认真的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地植物景观,满足观赏者地视觉审美要求。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此背景下,城市作为人类最集中的聚集地,环境和生态成为对城市的考验,在高压力的工作下,向往大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所追求。植物可以调整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提供隐私和防止水土流失。植物的需求愈来愈显得重要。同时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提供遮荫、围蔽、造景、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蝉蜍.浅谈园林观赏植物造景[J].陕西林业科技,2007,(04).

[2]王磊.汤庚国.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林业科技开发,2003(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