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审美品位管理论文
文化审美品位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 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 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 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 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 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 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 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 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
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 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 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 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 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 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 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 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 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 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 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 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 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 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 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 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 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 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 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 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 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 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 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 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 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 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 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 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 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 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 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 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 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 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 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 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 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 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 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 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 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 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 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 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 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 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 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 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 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 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 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 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 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 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
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 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 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 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 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 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 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 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 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 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 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 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 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 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 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 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 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 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 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 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 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 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 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 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 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 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 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 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 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 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 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 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 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 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 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 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 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 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 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 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 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 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 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 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三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 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 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 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 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 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
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 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 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 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
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
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 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 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 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 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
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 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
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 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 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性感好莱坞》,《书城》1998年第2期。④于斯曼:《美学》,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页。
⑤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版,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