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优化_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国内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优化

国内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优化 经营者的强势地位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相比较,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是 一种专业对非专业,知情人与非知情人的关系。经营者大都通晓商品的技术特性, 熟知市场行情,了解顾客心理,具有熟练的销售技巧,可以说知己知彼,而消费 者呢?缺乏对购买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的相关知识,所知道的消费信息基本上来 自经营者,大都是经过加工具有促销和诱导作用信息,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消 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状况 社会消费形式的发展,加大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度,伴随着经济的发 展,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力,要 求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消费者依然处 于弱势地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仍经常发生。

首先,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日渐丰富,同时加上高科技产品不断渗透到消 费领域,新产品的种类层出不穷,消费者对新的事物一时难以全面知晓。由于经 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使得消费者在消费高科技产品时的权益易受 侵害。

其次,有些生产或经营者素质低且缺乏职业道德,加上高科技的普及,造 假卖假花样层出不穷,手段高明,甚至呈现出向集团化、组织化、专业化、高科 技方向演变的趋势,这损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 经济损失。

最后,加入WTO后,我国内地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产品进口会增多, 进口的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情况将会更加复杂,这就增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 的难度。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1.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状况,已经成了为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已经出台了大量的关于消费者 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 法》等,而且还有其它分散在民事、行政、经济、刑事等法律法规中相关的规定。

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对我国消费 者权益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不断出现和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体系,1984年9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消费 者组织率先成立,1984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之后,各省市 县等各级消费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目前我国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 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有关消费者概念还不是很清晰以及相关的消费者权利不明确。我国在《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 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从 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我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明确地规定消费者的主 体资格,这种不明确的规定可能会导致人们对法条的理解产生歧义,从而不利于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导致执法不严 以政法部门为领导,多部门共同配合的保护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存在许 多问题,比如行政部门受案范围的不清析,有时会出现多部门都有管辖权尴尬局 面,导致共争管辖或是相互推诿,使得消费者权益案件不能很好的解决,行政执 法主体多元化给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既降低了消费者权益 保护案件的办案效率,又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浪费了行政执法部门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却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三)消费者协会形同虚设 由于消费者协会"亦官亦民"的性质使得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时 表现出一定的软弱性。事实上消费者协会内部机构的设置依附于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其产生是依赖于行政机关的,除此外消费者协会的经费来源大都也是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自筹,这造成了消协在解决消费者权益受侵害案时力不从心、软 弱无力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相关机关把自己不愿承担的义务转给了消协;
另一 方面,把一些权利和相关资源留给了行政机关。这都说明,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是 依附性的非独立性的,消费者协会的"亦官亦民"的性质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快速 发展的今天,同时给消费者维权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四)权利保护的范围过窄 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列举的形式赋予消费者九项权利,使消费者 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以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但是,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出现,仅仅这九项权利已经不足以保护消费者了,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虽然受民法的保护,但是在消费关系 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内容,经营者未经许可,出于营利目的擅自使用 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 权利已是必然之举。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一)完善法规 1.明确消费者的概念。可以把消费者定义为:消费者是为了满足自身或 他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不以转售营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这就表明,任何人只要其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商品或者服 务转售牟利,就应该是消费者。2.统一行政执法主体,权责归一。将行政执法 权落实到某一部门,由该部门单独行使,从而避免出现,出了事各部门相互推诿, 有利益时争先恐后。伴随权利的就是责任,施行谁行使权力谁就要承担责任的责 任体制,从而督促行政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二)建立专门仲裁机构 可以建立一套专门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专门用于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 鉴于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完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体系,以及消协作为一个社 会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消费者协会下面增设独立的"消费者 权益仲裁庭",就像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地位一样,在业务上接受消协领导,但法 律地位上独立于消协。仲裁庭备有专门的仲裁员名单,考虑到消费者权益纠纷的 多发性和小额性,仲裁员的聘任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同时仲裁员人数可以适当增 加,以保障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费用及时聘请到仲裁员。仲裁可以通过赔偿机制转嫁给不法商家。这样一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消费者,特别是小额消费者, 提供一个灵活有效的程序救济机制,极大地改善目前广大消费者弱势地位的现状。

(三)进一步拓展消费者的权利范围 随着入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关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消费者因此 享有的权利应越来越多。

1.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经营者除了要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外,还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和场所。

2.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是重要的人身权。在信息社会中,人的 某些信息资料是与人的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紧密相连的,消费者个人应当对自己 的信息有足够的控制权。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应规定经营者可以获取哪些 信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在什么范围内使用这些信息;
经营者不得要求消费者 提供与本次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将已知悉的消费 者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对确需知晓消费者隐私的经营者,《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应根据各不同行业从制度上制定相关的禁止性规定以保护消费者隐私权。

3.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求偿权。现行的求偿制度不利于消费者进行求偿, 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求偿权,这对保护消费者的求偿是非常有利的。消费者权益 保护的中心就在求偿上,所以,完善消费者求偿制度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跟本所 在。

4.加大对新兴产业新领域的权利保护。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许多新兴 的服务业应运而生如知识服务业、清洗业、家政服务业、便餐配送业、健身俱乐 部等等,这些领域的权益也都需要逐步完善起来。

5.加大对于虚拟财产的权利保护。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新兴的具有经 济价值的网络产品。在刑法领域,已将虚拟财产列为保护的对象,对侵犯虚拟财 产的行为按犯罪处理。在现在社会中当网络商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虚拟财产时, 消费者所应享有的权利也应需要同样的保护。

(四)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督促产品生产者在产品的生产和设计环节对产品 质量给予最大限度的关注,尽量减少和避免缺陷产品进入市场,尽可能的减少给消费者带来损害和危险的可能性。所谓召回制度是指在产品存在缺陷以及有危害 消费者安全与健康的危险状况时,不论是经营者自行或者经他人通知发现这一情 况,经营者都应主动将具有危险性的商品收回,以免给消费者的权益遭成损害, 如果经营者发现该危险,却不加以处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生命、身 体健康或财产安全,相关主管机关可强制经营者收回商品。

(五)赋予消费者协会代位诉讼的权利 赋予消费者协会代位诉讼的权利,即消费者协会可以代替消费者提起法律 诉讼,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因产问题给消费者造损害的经营者进行追偿的权利。

消费者协会将获得赔款一部分转交给消费者,一部分留作经费。这样既有利于减 少诉累,也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对消费者群体伤害事件。也有利于 激励消协,调动其在维护消费者权利时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权益,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 发展,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稳定。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 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和制度化,而消费者的 维权意识也会不断的提高,维权途径将会更多,更高效,这些都将促进消费者权 益保护立法的完善。我们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借 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使我国消费者权益救 济途径更便捷和高效,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