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类节目发展措施|新闻调查节目有哪些

新闻调查类节目发展措施

新闻调查类节目发展措施 发展策略,一般是指事物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方案集合,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这个 定义参照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发展”和“策略”意义的解释。《新闻调查》的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新闻调查类节目刚开始成长的大背景下,它没有范例可以 参考,只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一路走过来,从栏目的定位到选题范围的确 定,从追逐热点新闻事件、以报道为主,到以揭示事件内幕、以调查为主线,在 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的过程中,《新闻调查》日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一、个性鲜明的栏目定位 “《新闻调查》的成功经验很多,重要的因素是栏目准确的定位所展现出 来的鲜明的个性特色”[1]。其实,任何一档新的栏目的推出,最重要的是必须明 确有自己特殊的栏目定位。而最终节目整体的既定选题、构思都是以栏目的定位 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的。现如今电视的频道化、栏目化是电视栏目时空和结 构的一次大的演进,是对电视时空的一种一定意义上的规范,从而使得观众可以 自由地穿行其间,找寻个人最感兴趣的内容。而所谓的栏目定位,就是为栏目规 范一个大致的内容范围,以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殊人群为目标来制作电视节 目的。

(一)准确的目标定位“《新闻调查》从开始到现在,目标定位应该说十 分明确:就是要把《新闻调查》办成央视最能代表国家电视台水准的深度报道栏 目”[2]。先宏观立论,然后找素材印证,《新闻调查》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采 取的是主题性调查的方法。它的内容涉及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三农”问题、教 育、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选题也大部分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热 点、焦点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曾经的一些典型的节目:《国企改革备忘录》、 《明天怎么看病》、《铁路面临重大改革》等等。节目到了后来,还进一步涉及 到了相对敏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像北京公开选拔副局级干部等主题。通常意 义上来讲,主题性调查是从改革开放的大主题来观照社会现象,结合老百姓最为 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的理性的探讨。诸如此类代表性的优秀节目不断播出, 使得栏目的整体的影响不断地走向深入、扩展,《新闻调查》已经当之无愧地代 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制作水平。

(二)强化形象识别标志“《新闻调查》刚诞生之时,无论是题材还是报 道方式都比较宽泛,当时节目的广告语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 新闻’”[3]。栏目的定位紧随重大新闻。之后,《新闻调查》适时地调整着自己的 轨迹,不断打造自己的形象识别标志。栏目初创时期,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主题性 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解密调查、事件性调查、记录性调查和内幕调查等。题 材范围和报道方式的宽泛导致了《新闻调查》定位模糊,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和 相对的稳定性。基于此,2002年《新闻调查》对栏目定位进行了一次调整,更加 倾向于注意调查的实质内涵,进一步把自己的调查对象明确定位为事实的真相, 推出了“探索事实真相”的宣传语。很明显地,栏目更加强调对重大焦点新闻事件, 或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进行调查,尤其是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腐 败贪污、违法乱纪的一些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全力探寻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 事实真相,让电视观众最大程度地尽可能地接近事件的真相,进一步加强了《新 闻调查》栏目的舆论监督功能。正是基于这一显著的定位,以及栏目在这方面所 展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从而使得这一栏目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最后终 于成为一个受观众欢迎的典型的品牌栏目。《新闻调查》的栏目特色正式形成。

到了2003年,《新闻调查》栏目进一步又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把记者独立 调查得来的那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被掩盖和隐藏的那些行为,作为采访报 道的基本对象元素。进一步确立了以调查性报道为关键对象的策略,使《新闻调 查》栏目的可看性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与此同时,其栏目收视率也有明显的 上升。

二、紧扣时代、人文化的选题 《新闻调查》的选题原则通常是具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故事性。把新闻当 故事来讲,记者在摄像机前娓娓道来,让新闻事件以最接近真实原貌的状态呈现 在观众面前。不论何种类型的新闻事件,其中往往包含着人文的元素,这既是事 件本身所包含的隐性的一面,也是栏目所尽力要表达的。在央视国际网站上,《新 闻调查》栏目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其选题原则:“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 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一列火车倒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 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后者则预示着某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 案,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的社会痼疾,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 闻调查》的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实效性,但一定要有厚重的时代感, 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但一定要耐人寻味”[4]。

(一)选题紧扣社会热点、难点数量众多的选题一一在栏目面前呈现,但 真正进入调查范围的,却是有限的。如此多的选题,让一个栏目去普遍关注是不大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每期的《新闻调查》选择的也只能是那些典型的,有 代表性的和与时代背景相适宜的选题。如:每年的11月8日是我国的记者节。2006 年的那天,《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特殊的节目:《记者的故事》,将镜头直接 摇向新闻的直接面对者―――记者。该期节目分别地选取了北京电视台、《解放 日报》、新华通讯社、《重庆日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家 新闻媒体的各一名记者做了一些深入的访谈。而最为巧妙的是,节目中所选的这 六家新闻媒体,基本囊括了目前中国所具有的主要媒体形式,涉及到电台、电视 台、通讯社、平面媒体等,同时在地域上也涵盖了中央到地方,记者的详细的工 作分工也有一定具体的体现: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记者。这种选择非常具 有概括性和代表性,因而节目整体呈现出一种很深刻的内涵,更有很强的可看性。

而在平时实际的新闻业务操作中,新闻媒体也往往会选取国家的一些特定的节日, 对新闻节目进行策划。这种方式,一方面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力,将与这些日子 相联系的特殊信息及时地传播出去,唤起或加深观众,对一些重要事件和时间的 记忆和印象;
而在另一方面,媒体借助这些重要事件的形式和对时间的熟知性, 通过不同的策划方式来赢得受众的多数选择,最终期待可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和 公信力。在记者节的当天,记者群体无疑是最受受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如何表 达这种关注,或者是如何将记者平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历程,和一些新闻背 后的故事,详细、生动、真实地展现给那些有了解欲的观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二)选题的人文故事化“对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来说,从最早的《东 方时空》开始,人文关怀便是一贯的追求,《新闻调查》也不例外”[5]。《新闻 调查》最早的人文故事类节目是1997年的《376小时》。1996年12月30日,辽宁 省义县桥阳乡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煤矿塌方事故,其中四名矿工被封在105米 深的井下,长达15天。一方面,当地政府全力组织抢救,同时被困于井下的四名 矿工,也把生命的能量和坚韧毅力调动到了生命的极限,与死亡抗争了整整376 个小时,最后终于脱离困境,得以重见天日。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除了对 当事人的采访外,摄制组为了复原事件的经过,还把摄像机装到非常危险的矿井 洞里,用吊车吊下去到井底,把五个矿工当时塌方的地方拍下来。这深深地抓住 了观众的心,让其感同身受,达到共鸣的效果。人文故事调查的特点是自觉地将 故事视为生命意义生成的方式。如记录东北农村基层选举的《大官村里选村官》, 以人物故事为结构生发点。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选举过程中杀出了一匹“黑 马”―――一个老村长根本没放在眼里却险些爆出竞选冷门的前抽水员王臣,使 得选举过程一波三折,颇具喜剧色彩。在叙事结构上,节目用情节剧的方法,使 得节目充满悬念和张力。三、节目的灵魂―――出镜记者 作为栏目实施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调查记者是其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一种 因素,他们既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展现者,同时更是一个栏目整 体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一个调查节目的完成,需要调动多种电视语汇,但 是惟独调查记者的行为以及由此展开的调查过程,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 和最具优势的语汇”[6]。“对于调查类节目而言,记者型主持人已不仅仅是一般意 义上主持人,作为记者,他必须要亲临现场直接参与整个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报道, 而且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完全起着主导的作用;
作为主持人,他是整个节目的 策划者、组织者和传达者,他要把媒体的意图通过自己对节目的理解和把握传达 出来,从而起到媒体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作用”[7]。从《新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 到出镜记者具有以下特点: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平静的心态。

《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典型的职业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对现场的控制和与采 访对象的交流方面上。

(一)中国调查类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王志王志被《新闻调 查》栏目的制片人称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在节目中他给人的 印象是沉着冷静,睿智机敏。质疑的目光,探寻的身子,良好的文化修养,这些 独特的个性集于一身,很好地体现了《新闻调查》追求深度、厚度的品质特征。

王志在调查中是全身心投入的。他与组织偷渡的蛇头的斗志斗勇,与敢于打破神 话的小人物刘姝威的激烈交锋,对那个杀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中学生徐力的内心世 界探究,直到他戴上大口罩,来到广州SARS疫区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采访,至 今让人赞不绝口。质疑是王志最具标志的采访风格。他总要探一个究竟,存一点 疑问。因为怀疑,努力使对方要表达自己,这种状态显然最能调动别人想要谈话 的欲望,调动别人把心里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他采访时一个最大的特征是:
告诉你吧,其实我不相信你所说的。要我相信,你就得经得起我的种种挑刺。他 惯于把质疑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不断地刺激着被采访者,也不断地刺激 着观众把节目继续看下去。以质疑的角度切入节目,并在节目中贯穿始终,环环 相扣,更符合观众的心理,更让人相信节目的透明度和被采访者说出的真相。所 以,节目中,王志的质疑成了一道风景线,成了节目的灵魂。

(二)反应敏捷的“侦探”―――杨春蹊跷的《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神 秘的《农民连续自杀案件》,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扑朔迷离的案情在调查人的 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真相,有着侦探一般敏锐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使这些案件呈 现在大家面前的调查人,就是杨春。杨春是继王志之后,《新闻调查》栏目又一个非常出色的男性出镜调查记者。杨春的提问虽然没有王志的那种鲜明的质疑色 彩,但他更像是一个调查者,一个追寻者,引领着观众一步步走进新闻现场,更 多的凭借肢体语言或者动作语言带领观众去现场,去观看,去分析,去探究,而 不仅仅是发问。因而,杨春更像一个敏捷的侦探,反应异常迅速,却又在憨厚的 外表掩盖下更容易接近那些狡猾的调查对象,在离奇的案件调查中就显得更加难 能可贵了。

四、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对策 《新闻调查》自1996年创办到今天,已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它已日 趋走向成熟和内敛,从最初的借鉴学习美国栏目《60分钟》发展到今天,可以这 样说,它已经可以毫不逊色地代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然而,这一切的背 后,我们也不可忽略节目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表达的分散与选题的宽泛性《新闻调查》一些节目的选题有时过于 宽泛,包括选题的标准和选题的个性。它的选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 这样做比较全一些,可以照顾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节目平衡 的原则。但是过于宽泛则引不起观众足够的注意力,容易让人觉得节目比较散。

其实选题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相对集中一些,比如两周或三周关注同一主题,将其 做透,这样既可以给观众造成一定时期内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在社会中引起广泛 的影响,也可以使节目本身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视角和风格。如《新闻 调查》关注的2011年江西抚州市唱凯镇的洪水事件,可以做连续调查,从洪水到 来到灾后重建和各方面的反应等。

(二)叙事视角的全知全能《新闻调查》,作为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典 型代表,在叙事角度上有时会偏向无所不能。很明显的是,有时它会过于强调和 突出故事所谓的完整性,而这无意中却会弱化新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一些不确 定性因素,最终直接导致节目看起来是一个出镜记者个人的有限叙事过程。而在 这个看起来非常完整的叙事的背后,观众会相当明显地感觉到存在某种全知全能 的声音。《新闻调查》选题的第一标准是:一定要有故事。在他们看来,对故事 性的强调是对观众的一种最大的尊重。然而,新闻调查类节目的目的并不是来讲 故事的,故事化包装的新闻事件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最终是要围绕着事实真相来 展开的。电视调查文体,实际上就是把一些新闻事件,一些跟社会热点难点紧密 联系的一些事件,进行过程的详细展示。主要是把这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与 这个事件相关的互相联系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整合在一起,让观众自己从内 心深处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更好地思索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使观众能够吸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能够给自己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体系。因此, 留下适当的空间和提供一些适量的信息让观众更好把握新闻事件,更好地思考这 个问题,才是新闻调查类节目故事化建构的方向。

五、结语 《新闻调查》自1996年创立至今,已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在民众乃至决 策层中存在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业已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节目的典 型代表。准确适宜的栏目定位,人文故事化的选题,栏目品牌化的出镜记者,新 颖别致的叙事艺术,以及敏锐的社会触角等这些一步步完善起来的发展策略,使 得栏目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尽管它也存在着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自身固有 的一些问题,如:选题的宽泛与表达的分散,在叙事角度上偏向全知全能等,但 其业已形成的、作用非凡的发展策略依然瑕不掩瑜,值得其他同类节目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