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大学音乐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中华民族在上下五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史,而民族音乐则是这灿烂文明长河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不仅是对民族音乐的学 习,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和思想形态互相碰撞,兼容。长期以来,中国高 校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理 论准备的外部条件。如何有效地将学习民族音乐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现实问题。【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根植于我国传统 文化而存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时间内中国传统音乐 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大学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实践和民 族文化相脱离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音乐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民 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加强对民族音乐保护。传承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大家齐心 协力,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灵魂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系统工程,方 能使民族音乐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同时也能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一、科学建立中国民族音乐体系 音乐是依附于文化而存在的,文化则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的,二者相辅 相成,就像人的生命和肉体不可分割一样。我国民族音乐有其特定的形成方式和 形态以及固定的表现形式。比如我国的古诗词,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诗词也可以看成古代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但是又有别与现代的音乐。经过几百 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流传至今,却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远没有现 在的流行音乐被人们所熟知的那样广为流传,这就是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脱离。
由于客观存在着重西轻中和技重论轻的现象,所以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尚未 成熟,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流的形势潮流下,我们应以中国传 统的语言、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形成一套与西方音乐体系相对的具有完整性、 独立性而且两者相互不可替代又互不矛盾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融合西方的音乐 特点,做到取长补短。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音乐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非物质的文化遗 产,成为了民族音乐的有力支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合适的音乐教材始终是 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民族音乐的诞生往往是在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慢慢积 累、沉淀形成的,这就决定了民族音乐具有不统一,不定性,分布散的特点,缺 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就如《二泉印月》的作者阿炳,一生创作了很多曲 目,但是直到去世才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首,很多已经来不及被人们记录,实在 令人惋惜。为了民族音乐和文化能够得到更好传地承,首先应该向其他学科学习, 向教材体系转化;
其次应该使其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便于广大师生学 习;
最后,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选取,在具备优美旋律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内容 的积极性,最好能够体现地域名族风情,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学到音乐知识也 可以学到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三、加强民族音乐课程建设现在的大学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还是以西方的教学理论为支撑,在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应该倡导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体系,形成民族音乐的科学课程系统。使学生 接受丰富的、系统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民族音乐,熟悉民族文化。没有完整的 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系统的民族音乐教材和课程,那么建立 完整的具有科学系统得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其实中国民族文化中并 不缺少值得学习的民族音乐,例如中国的《百鸟朝凤》,已经走出过门,登上了 世界的舞台,这就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形成的优秀民族音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 这些遗留的民族文化魁宝,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有了完善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完善的教材和系统的民族音乐课程,还不 能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强大的师资力量才是落实的关键。音乐教师 是联系学生和传统民族音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没有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就不 会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学音乐教育同时有别于小学、中学得的民族音乐教育, 小学,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教育,而大学的民族音乐教育, 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民族音乐工作者,他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 时也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担当起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这 就要求大学音乐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
五、总结 总之,在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以丰厚的民族文 化为基石,跟随时代步伐,使传统的民族音乐转化为易于学习,易于接受,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文化载体,使民族音乐得到广泛学习的同时,也发扬和传承了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