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性分析】 试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试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性分析

试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性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分类 在管理学当中把人的需求大致分为5 个层次(马斯洛),而生涯需求的分类 由于文化差异等客观原因,中外专家的观点与标准并不统一。笔者认定的职业生 涯规划需求的分类为学习需要,获取生活需要, 个体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现状及特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

第一是我国一方面是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比较的晚,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引入 中国已经是21 世纪初了,在高校推广普及又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第二是我国对 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并不全面,相对国外所有的教育都是生涯教育的教育理念,我 们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上都是从大学阶段开始,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第 三是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我国并不普及,很多家庭和个人并不了解职业生 涯规划的基本理念,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可有可无的。这些特质决定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的需求表现为不同的现象和特征。

1、高职院校个体发展需要的萌发 根据有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有70.5% 的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另有 23.7% 表现为不确定的态度, 而不了解或没有考虑过的学生仅占不到10%。这个 说明,受到信息量爆炸和家庭环境改变的影响(独生子女成为主流),90 后的大 学生自我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更具个性化,更关注自身 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我们对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较为片面,学校一般对学 生进行的主要为专业性的训练,职业性的训练相对较少,所以仅有48.1% 的学生 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太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抱 着顺其自然或者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

2、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学习需要的方向转变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偏重于操作性和实践的课程,学校会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当中把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结 合起来。在生涯学习需求反面:一是学生对于生涯学习需要的主要目的就是就业, 熟练地掌握各项技能是能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所以高职学生中80% 的学生对动手类的专业课以及实训课感兴趣。二是高职学生希望能够继续进行深造学习的 比例有所攀升,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参加专升本考试来改变高考失利的命运。三是 现在的高职学生愿意在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有所增加,有21.3% 的学生认为, 学习好知识是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这与90 后大部分学家庭条件较为宽裕和 社会的导向有所关联。

3、高职院校学生生涯规划关于获取生活需要的探索 高职院校一直将满足学生获取生活需要作为第一目标,但是在完成这个目 标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并没有完全的考虑到学生的人格特征,很多学生对于职 业观念的明确化、职业思想的灵活化、职业发展范围的扩大化等观念并不了解。

在关于以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来看, 你最担心哪些问题的调 查结果中显示,49.7% 的学生更担心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大,担心找不到工作,而 只有18.9% 的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有51% 的学生认为高 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尽管如此高职学在个人发展前途的需要超过对于工资薪 酬的需要,这体现高职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生活需要的认识是复杂,存在认识 不清的情况,同时也比较能有较长远的规划。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反思 1、人文素养环境的重要性 按照英国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大学的职责是提供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 环境。让年轻人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敏锐、坦荡、同情力、观察力在共同的学习、 生活、自由交谈和辩论中,得到受益一生的思维训练。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真正 大学文化至关重要,虽然高职院校着重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希望批量的生产标准 化的专业人才,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个人思维 和素养,同样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如今社会中存在着金钱至上、拼爹等急 功近利的思想,学生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如果缺乏一定人文素养,学生在未 来职业的选择上就会出现偏差,以薪酬的多少来衡量职业,还会在逐渐在生活和 工作中迷失自我,以金钱为唯一人生目标,导致一些错误行为。

2、以心理辅导为基础树立职业意识 根据90 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问题的差异,在职业生涯教育当 中应当特别注意到心理健康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包含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正确自我定位,以及对待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认识,这些都需要通过集体或是个 人的心理辅导来完成。第一,在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期间要做好过渡时的心理辅导, 特别是高职学生都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在心理上普遍缺乏自信,甚至存在着自卑 的想法。这个时期的职业规划要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对自身 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第二,关于专业选择的迷茫,一般学生都能清醒的认 识到自己的个人喜好,但是却不知道家长或者自己选择的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兴趣或性格特质,这需要老师通过心理学的一些测评工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 专业选择是否正确。第三,在学生就业阶段,在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 会产生焦虑、疑惑等负面情绪,这时候除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之外,还需要通 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个阶段。

3、构建体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本质上来说偏重于就业教育,而不是把生涯 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生涯阶段性问题分析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认识 及完善人格、终身学习能力为重点。这些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可迁移能力,必 须经过全面系统的训练来完成,这要求学院和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体 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学会有意义的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