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道德论文|护理道德与情感分析论文

字号:    

护理道德论文

护理道德论文 护理道德论文篇一 《浅谈对濒死病人的护理道德》 【摘要】人的衰老和死亡是生物不可抗拒的规律,使濒死患者能够以 安祥、宁静的状态离世,最大程度上排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是我们护理工作人员 应遵循的道德要求。

【关键词】濒死患者,心理活动特点,护理道德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尽量使濒死病人在死之前 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是我们护理人员道德原则具体体现之一。护理工作者, 应做到力所能及的减轻濒死病人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间的痛苦。

根据多年实践,对濒死病人的分析,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病人,在濒 死前的心理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不同的护理规范要求。

1濒死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掩饰 濒死是临床死之前的一种状态,病人不承认自己的病情恶化,此时愿 意谈论病愈后的打算,有时故意安慰亲人,掩饰痛苦,故作愉快;有的是自己为 自己树立信心,以争取时间。

1.2 愤怒 不堪忍受疾患的折磨,敌视周围的一切。表现悲愤和烦躁,训斥亲友 和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及护理,甚至自己停止治疗。

1.3 绝望 病人体力虚弱无力支持时,急切想见到亲人或朋友;极度衰弱、呼吸 困难时,表现十分伤感、恐慌的情绪;有的了解自己的预后,认为无法抗拒死神 的降临,反而异常平静,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对亲人留下遗言,默默地告别人生。

2 濒死病人的心理活动2.1 年青病人的心理活动:青年人正处在人生朝气蓬勃的时期,一旦 患病,而又是现代医学无法挽救的疾病,当他们经过一段痛苦的折磨,在濒死前 会心理失控,对人生价值丧失信心,产生一种失助、自怜的心理,等待死神的来 临;同时他们对生活又有着依恋,希望医学上能创造奇迹,产生让他们能起死回 生的求生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应以博爱之心,百般照顾和安慰病人,尊重病人的 尊严和人格,帮助病人整容,以满足病人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

2.2 中年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中年人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时代, 中年人的社会角色比较突出,既是家庭的主导者,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 濒死前,心理活动比较突出的担心着家庭的经济收入,老人的赡养,子女的教育, 牵挂着事业的进展、个人的成就。因为中年人的道德感、理智感都比较成熟,自 我价值明确,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悲观失望情绪占据着整个心境,需要护理 人员多给予心理支持,同情与关怀,耐心疏导与安慰。

2.3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老年人的衰老和死亡是生物不可抗拒的 规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老人往往自己不服老,一旦生病,也不愿意承认 自己生病,直到病重就医时,对病情多估计悲观,尤其在临终前,表现为无价值 感,孤独感,有时变的和玩童一样幼稚,老人最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