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质浅析论文: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浅析论文

心理健康素质浅析论文 心理健康素质浅析论文篇一 《论心理健康素质》 摘要:心理健康素质是在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一个新概念。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基础;构 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框架结构,解释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及其涵义;并 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作了简单阐释。

关键词:实践和理论意义,心理健康素质,影响因素。

1研究心理健康素质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 快,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 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是社会变化及变化 所带给人们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的达成,无一不建立在人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就明 确规定了的。这一规定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新水平。人的身与心、生理与心 理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然而,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 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心理健康本身的认识和 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而且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 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实质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素质。

因此,可以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提 高的必然产物。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奠基工程。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人的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心理素质是其它各种素质的载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心理素质中, 影响或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部分,即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培养所追求的 高层次目标,是人生发展所追求的高级境界。素质教育要塑造劳动者的各种素质, 使劳动者的各种素质都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作为奠基工程的心理素质培养,根 本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素质反映了素质教 育的本质要求。

然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急剧变化的年龄段,在学习压力日益加重、 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心理上极易出现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调 查显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平均至少在15%左右,说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状况令人担忧[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一决定指出了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性,也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其中,青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源自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但目前这方 面的研究却多为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的零散研究。因此,要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心 理健康水平,把握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必须研究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素质研究是对传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反思后对研 究方向的新选择。心理健康属于心理学的应用范畴。心理健康的直接定义是“非 不健康的状态”或“没有心理症状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的定义则是重视心理健康 的积极面,如Johoad就举出了9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认为一个人若拥有这些有价 值的心理品质,就是心理健康。这些心理品质包括幸福感、和谐、自尊感、个人 的成长、个人的成熟、人格的完整、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有效地适应环境以 及在环境中保持独立等[2]。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研究维护和增进人们 心理健康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作为一种工作,它包括一切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 健康的工作。它的任务有三:一是使健康者继续健康或更健康;二是早发现、早 诊断心理问题;三是预防精神疾病。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整 个心理学成了一门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的心 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 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曾经注意到在对人类的情绪研究中,就 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3]。有人对美国《心 理学文摘》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已有的心理学文献中,有关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的文章比率数为1:14[4]。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也仍然局限于它的直接意义。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仍旧注重影响心理症状因子或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素。反思传统心理健康的研究历程,其实际上只研究了心理健康的涵义之一,针对的 是少数有问题的人。所以,心理健康素质研究是我们对几十年心理健康研究反思 后的新选择。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美国关于“积极心理学” 的思想,给了我们研究心理健康素质的有益启示。1997年Seligman就任美国APA 主席一职,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一研 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有人称之为一种心理学的思潮或一 种新的研究方向[5]。在1998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2)让所有的人生活得 更加充实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6]。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过于重视其第一 项任务,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受害者的科学。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力 量和优秀品质、发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力和力量,成为不仅仅是疾病和健康的科 学,更成为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3]。它主张应对普通人如 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素质,与积极心理学的 思潮不谋而合,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也给了人们非常有益的启发。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健康素质的本质及其结构 2.1心理健康素质的本质 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本土化概念。该概念的提出与界定,我们有如下 考虑:
(1)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提出,从内涵上遵循的顺序为:素质―心理 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这一概念首先具备素质概念的特征,即基本 性、稳定性和内隐性。其次,它还属于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一种多层次、 多维度的概念,但其功能却是中性的(不做正负或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于个体来 讲,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 之分。那么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中主要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内在稳定因 素。(2)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身体健康素质概念相对应而提出。人的健康 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既然有身体健康的素质,也就应有心理健康的素 质。如同身体健康素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一样,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 关系也是内在的稳定的品质与外在的状态表现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与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不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反,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作为外在状态的心理健 康问题已被研究了近一个世纪,而作为与它有直接关系的心理健康素质也应提到 研究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3)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复合概念,其结构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其功能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素质首先指个体内在的、稳定的品质,但也 不排除作为在群体当中生活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群体之间关系的品质;既包括作 为整体人活动的人格的内容,也包括人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与社会交互作用而 达到的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不能完全割裂内在结构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 系,因此通过研究,明确这一概念,并要证实各层次、维度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4)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对象绝不局限于以往心理健康研究的有心理 问题的人,而是所有人。因此,所有的人都有心理健康素质,且绝大部分人的心 理健康素质是高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其心理健康素质 水平高低的差异。研究这些心理健康素质,使培养和教育人的所有活动可以有目 标、有步骤地进行。

由此,可以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界定为: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 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 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2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含义 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包含心理现象的所有内容。个 体在社会群体当中生活,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 就应包括与人交往时所需要和所表现的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的心理现象中“内在 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既包括指向于自我的各种心理品质,如自我知觉、自 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又包括指向于其他对象(包括人和物) 时所需要和表现的各种心理品质,如个人的性格、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以及个人 的认知风格、情绪体验和调节、个体的应付风格等。而作为整体的人在社会当中 能否健康地生存与发展,主要表现就是适应,即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自然适应。(1)人际交往素质:指个人能与周围的人和群体进行交往、沟通,建 立良好的人际环境,维持、改善和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品质。包括人际知觉(认 知)、人际沟通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的自我情绪调 控能力以及维持、改善和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2)自我的结构: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情绪的体验和调节, 对自己行动控制的知觉和信念。具体来说,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

(3)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包括心理活 动最基本的动力源泉――需要,以及在社会生活当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 生活目标等。

(4)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式。主要反映人格中较为稳定的对事物认识及其变化发展的乐观与悲观态度,敢 于负责、敢于行事和独立行事且能够克服困难并自我约束的意志品质以及在挫折 情景下的挫折容忍力。

(5)认知风格: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 和方式。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起明显决定作用。它包括认知方式和归因方式两个 方面。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场独立、沉思―冲动、发散―辐合、语言―形象、复 杂认知―简单认知、具体认知―抽象认知、冒险―谨慎、整体式―分析式,归因 方式有内归因与外归因、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等。

(6)情绪调控能力:情绪是心理健康概念当中的重要因子。从情绪表 现上说,一般分为正性的(积极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情绪,正性的(积极的)情绪对 人的活动具有增力作用,对人的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对人的发展具有推动 作用,那么,如果人有能力通过情绪调节和控制,使积极情绪在个人的情绪生活 中占主导地位,也可视为心理健康素质的一部分。

(7)应对风格:指在一个人身上较为稳定的、独特的应付应激环境和 应激事件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应对风格既是一个人以往应付经验的积累,也是 应付策略和方式的学习,是特质也是行为倾向。

适应: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心理卫生在过去又称为适应心理学,可见,只要适应,就能生存。那么在现代社会, 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 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它包括生理适应、情绪适应、生活适应、学 习适应和社会适应(包括社会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

3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生物学因素 关于心理本质的探讨遵循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 观点,也就是说一切心理现象都有其生物学的基础。

人的神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它们的 协同活动使个体的心身处于正常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干、中脑、丘 脑、大脑皮层;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 统,而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人类神经系统的 上述两个部分是个体心理健康素质的物质基础。就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已有研究 发现,脑干是维持生命的中枢,主要负责个体的呼吸、心脏活动和消化。在正常 情况下,呼吸以平稳速度进行,可确保个体心神安定。当人的丘脑受损伤后,病 人对情绪刺激反应过度,有些人会表现出无法控制的哭泣或狂笑,同时还发现丘 脑是感受疼痛的中枢;海马受损伤影响个体的记忆和学习;等等。就外周神经系统 来说,已有研究发现,肾上腺分泌激素中的一种皮质醇,如果其分泌过度会抑制 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个体对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抑制促皮质释放素(CRF), 将会增加个体的焦虑和与抑郁有关的情绪;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使人感到紧张 和焦虑,并经常伴随着很累的感觉,并且难以入睡[7]。

关于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神经心理学有关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脑和神经系统的老化与病变,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完全异常的心理现象[8]。国 外的大量研究也探讨了身体疾病和神经递质异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且神经递 质的异常被视为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的生物学原因,成为目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 研究的前沿[9]。身心相互作用,生物学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最直接的因 素之一。

3.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一切作用于人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人生活在环境中,自 然环境的优美与洁净,会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放松,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并可 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已 有许多关于家庭、学校与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研究[9,10]。

如家庭因素中,家庭的氛围如家长对子女持积极、良好的态度,子女才能做出正 确的自我评价,才能不断发展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其一生奠 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家长适度、积极的期望,能促使学生适应良好、发展和谐、 主动创造。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民主和睦型是最理想的家庭教养方式, 这种教养方式教育出的子女常常具有很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独立性和创 造性强,社会适应好,容易独立成才[9]。另外,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家庭的 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家庭所在地(农村或城市)等也会影响学生心 理健康素质的养成。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如学校的氛 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文化环境,如良好的校风、班 风和学风,对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生关系是学生尝 试建立的人生第一次正式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节学生的行为,并 可为学生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和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的人格特征、学 校的类型(如重点与非重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态度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 养成也有重要影响。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媒体、社区的环境与人文条件以及社会风 气和各种生活事件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素 质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开展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一方面深化人们对心理素质本质的 认识,另一方面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心理健康素质浅析论文篇二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时代,高科技要求 人们要有高智力的头脑;高效率要求人们办事、工作要高速度、快节奏;高竞争要 求人们要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种时代特征就要 求现在的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健 康的心理素质做了相关探讨。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方法 途径 有专家曾对心理素质提出过衡量标准:一是智力正常;二是善于协调 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三是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四是人际关系和谐;五是可以能 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六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七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 征。凡符合以上标准的人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交往能力和自 我心理调结能力。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的重要基地,教师是塑造学生美好心 灵的工程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 恒,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才能行之有效,具体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情感效应,融教与学为一体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 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正是情感的魅力所在。

要建立教学"情绪场",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轻松、和谐、振奋、饱满的情绪 气氛。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以特有的亲 和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爱心去贴近学生。其次,要用信心去激励学生。教 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 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教,同时学生要乐于接受,因而,形式也就显得十分 重要了,我们主张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效果。如:举办主题班会,初一 时举办“我要做个合格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我们初二段举行了以“第二起跑线” 为主题的青春期教育班会,初三时举办“做文明优秀毕业生”主题班会……一系列 主题班会的召开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集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于一体。以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编自演,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我们还利用我 国丰富的节日、纪念日组织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积极的生活情 趣。举办系列读书活动,选出优秀书目规定学生阅读,并举办读书比赛,学生对 这些针对他们年龄特征而写的书十分感兴趣。从中即学到了知识,又陶冶情操, 培养起良好的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架设沟通桥梁,适时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心理问 题也不同。教师在矫正时,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架设 起沟通桥梁,通过个别谈心、开设“心之声”信箱、“心里话”日记、周记等方式, 让学生敞开心扉,及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做心理疏导, 让每位学生都微笑度过每一天。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更要以爱动其心,以理导其 行,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微笑、多赞美、多关心,让学生体会到 老师真诚的期盼,从而自觉学习,奋发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不 同的个体,心理的需要都各不相同,在抓好整体心理教育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 个体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了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表。特别是针对特殊心理症 状学生的疏导工作,我们建立了帮教生制度,观察记载其平时的表现,有针对性 地分析其病因,采取相应的调适方法。

四、重视家校配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 孩子”为标准,给孩子施压,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 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家访才能了解家长教育孩子方法是否正确,从而指导家长学 习教育子女的艺术,如谈心艺术、批评艺术、拒绝艺术等,使家长重视学生的心 理品质教育,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教育活动。教师应帮助家长对学 校的了解,提高父性、母性意识及教育子女的水平,协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同 时也帮助学校了解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和要求。学校通过组织家长学校,让家长对 学校的管理、教学的实施及孩子在校时的表现有所了解,并和家长一起学习有关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摒弃教育是 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的观念。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多接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 背景,多做家访工作。采取电话或书面的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出问题时要联系、 通报,共同商量对策;进步了,工作出色同样应及时指出。这样避免了家长在心 理上存在对家访、对老师来电话的担忧。高一时,我在家长会上常有意识地提醒 家长多阅读“父母必读”杂志,谈到了“三分管,七分盼”、“关于父性、母性意识 调查报告”等文章,旨在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改进一些教育“误区”和不当 的处理方法。而在班上,我又时常向学生灌输角色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在家时如何 做个好儿女。并开了一次题为“敞开心扉、走进你我”的主题班会。请了一些家长 共同参加,谈谈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理解,也借机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烦恼。学生 与家长第一次面对面地“实话实说”,说出了各自的感受,从而消除误解、更新了 观念并借此机会达到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心理教育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问,它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有丰富的 教学经验,如:我国古代就有知识教育法、兴趣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因材施教 法、艰苦教育法、行为训练法、环境熏陶法、自我激励法、音乐教育法……同时, 它又是一门全新的学问,在新时期,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内涵,它需要我们不断 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总之,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工 程师,要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们应在培养学生健康 心理素质方面多下工夫,才能让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