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论文3000字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论文3000字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论文3000字篇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 现,文章归纳了当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 解决方法。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对策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 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 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 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 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一、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渴望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求得他人认可 的心理需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大学生活的质量。大学生的交往总体 处于良性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自我 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另一 方面是,学生们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总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旁人的 注意,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还有就是他们不懂得交友的原则,找不准自己的 位置,缺少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而觉得别人虚伪等。这些原因使得大学生的交 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面子心理。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 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 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 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更有甚者,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则懊悔不迭。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2、冲动心理。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 容易冲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但实则是冲动表现。象骑车相撞以及类 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 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 一时冲动,把事情搞糟。
3、自卑心理。据某校调查,该校大学生中具有明显自卑感者占总人 数的28%―30%。有自卑感的大学生常常缺乏自信心,处事过分小心谨慎,在交 往中畏首畏尾。一般说来,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自惭形秽,感到这不如人, 那也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种人在公共场合一般不是积极主动参与, 而是消极被动、过于警觉,极易受挫。
4、自傲心理。自傲就是过高地评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