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论文范文
大学思修论文范文 思修结课论文篇一 《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摘要]: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 活,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关键词]:公民道德 公共政策 主体地位 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 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 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 的一类新型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做负责人的公 民。而要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首先要有责任意识,开展公民道德实践课可以提 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 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通过道德实践活 动能增进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所有人能够 通过共同努力把我们的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一、“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1.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我们可以就社会生活的任一方面去开展实践活动,只要是生活中存在 的公共政策问题,可以选择大家生活的区域内,如街道、乡镇、居民小区存在的 公共政策问题.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 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在选取主题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有充 足的精神去开展活动,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
从学生感知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 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 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 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 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 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公民道德实践 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 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公民道德实践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 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 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 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针对这些认识,我想,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