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茶叶有着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优势,中国茶叶品种齐全,质量上次,价格相对低廉,同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亚洲茶叶文化乃至世界茶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茶叶出口量逐年上升、出口金额增长。但是由于中国茶叶生产成本上升,茶叶质量不达标,茶叶的营销体系缺乏品牌资源不足和检验标准落后使得中国茶叶的出口受到影响,也导致出口市场分布非均衡:以摩洛哥为主的非洲市场基本饱和,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市场急需开拓,欧盟市场受欧盟农药残留立法制约出口量下降,日本市场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口量下降更为明显,受制于消费习惯的影响美国市场出口量下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分布非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分布非均衡均衡,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茶叶 出口 市场分布 壁垒
引言
自唐代以来,茶叶文化就已成为中国的重要传统文化,对亚洲茶叶文化乃至世界茶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茶叶有着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优势,中国茶叶品种齐全,质量上次,价格相对低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中国茶叶的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带动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多方面的影响。有必要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和中国茶叶的出口结构,确定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抓住主要因素,有序地对每个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才能使中国茶叶出口在量和金额上有更大的突破。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影响出口贸易及其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概述
影响出口贸易及其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比如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赫克歇尔及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等,都从供给的角度研究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结构。后来,约翰·穆勒等人开始才需求的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其中约翰·穆勒从相互需求的角度来解释两国之间贸易利益的分配,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相互需求的,贸易均衡是相互需求的结果。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认为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存在着国际贸易,因为它们拥有消费者对产品相同层次的需求,即重叠需求,相互重复的需求导致了国家间国际贸易的产生,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似,重叠需求越大,两者相互贸易量就越大。
茶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是贸易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作物,其进口国大多数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外关于研究茶叶国际贸易方面的文献比较少,有一部分研究者比较关注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而中国的研究者主要研究茶叶的质量安全、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等方面。
(二)关于中国茶叶生产及贸易概况的研究
潘启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