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概括,主要见诸于两篇文稿,其中一篇是于1913年3月时,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而另一篇是于1914年11月时为俄国的《格拉纳特百科同典》所写的,这篇文稿是关于《卡尔•马克思》的同条。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他的学说是产生于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社会主义和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而列宁的学说是这些学说的直接继续。”另外列宁还说“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同时他在另外一篇文稿中又重申了“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来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列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来源”的概括,涉及到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的理论(特别是资产阶级古典理论)关系问题。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然继承者”、“直接继续”与“天才完成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与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同时“继续了他们的事业”。接着马克思运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对“用黑格尔体系的成果丰富了哲学”和“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将它们贯彻到底,也就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方面。最后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这一学说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且为消灭资本主义与除旧立新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出路。然而,列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来源”的概括,并没有完全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同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也找不到相关的根据。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理论体系,并且这些也都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初期,或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期所出现的。对于这些理论的成就与贡献往往只同于那个时代相适应。然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从历史任务与阶级属性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资产阶级理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在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生产力、思想意识和社会形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继承性,马克思主义都不能够割断历史,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不同阶段的质的区别。关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这三个方面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这倒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历史前提,然而这个历史前提的科学成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言,更是一种前进与启迪的出发点,其中那些非科学成分是他们所批判的对象。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理论界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个认识往往会被认为是来源于列宁。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考察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是否来自列宁,而另一个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并且认为这“三个组成部分”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否恰当与科学。然而通过考察,告诉我们的是,列宁对于两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概括是不一致的,而“三个组成部分“只是一种最初的概括,而我国的理论界的概括与列宁的那两次概括也并非完全一致,这可以说明理论界的概括并不是完全以列宁的论述为依据的,“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和“马克思的三个来源”之说一样,这些并不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思想。首先从列宁的两次论述开始说起。在1913年,列宁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列宁所写下的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文章的内容里,列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包括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与政治观。“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看到物与物(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地方,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剩余价值是利润和资本家阶级财富的来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3)“阶级斗争学说”。请注意,列宁在这里并未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样的提法,显然这并不仅仅是文字表述的差别,而是有意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作为“第三个组成部分”的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阶级斗争学说”,因而和“第三个来源”(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不再是对应的关系。可见,我国理论界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同于列宁第一次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
体会:列宁从来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同它的“三个来源”相对应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第一次概括中,“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第二次概括中,哲学不是独立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两次概括中,列宁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把“阶级斗争(学说,策略)”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或重要内容。此外,在列宁的两次概括中,“科学社会主义”都没有作为组成部分出现,第二次出现的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列宁也没有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学说)说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来自列宁文稿的标题。第二,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主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意。第三,就“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来说,我国理论界和列宁所说的不同;差别在于,在列宁那里,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阶级斗争学说”。第四,列宁并没有一贯地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他在关于[卡尔•马克思]的同条中,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两个方面,即马克思的观点(世界观)和学说体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这些观点总起来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的学说体系包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价值,剩余价值),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世界观作为一个部分来看待,那么,马克思主义至少可以归结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五,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若十组成部分,并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这不仅在学科的形式上贬低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