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透析论文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缺 乏确切有效的方法。我院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 年高血压脑出血225例,效果满意。手术目的主要在于尽可能早期清除血肿、降 低颅内压,促使受压的神经元功能恢复,防止和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 变化。【论文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25例, 其中,男136例,女89例,年龄60~85岁,平均(69.7±9.9)岁。病人均以头痛、 呕吐、神志及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以上,无凝血 功能障碍。入院时中度昏迷29例,轻度昏迷51例,嗜睡1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 肢体偏瘫,头部CT扫描示血肿量30~70ml,其中破入脑室者48例,中线移位> 0.5cm者8例,中线移位<0.5cm者101例。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法 术前根据脑CT精确定位标记手术切口。强化局麻。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1%盐酸利多卡因10ml局麻,切开头皮约3cm,牵开头皮;
骨钻钻骨孔,十字切开 硬脑膜,双极电凝止血,电凝大脑皮层,脑针穿刺确定进入血肿腔,放置硅胶管, 用注射器抽吸出液化血肿,固定引流管,缝合皮下组织、头皮全层。引流管内置 放注射套管针,塑胶贴膜固定。血肿破入脑室者,做一侧脑室额角外引流。术中 心电及血压监护。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血肿腔引流在0.5h内完成,加上一侧脑室 外引流的病例在1h完成。
1.2.2术后处置 ①术后给予每日2~3次尿激酶2~3万U注入血肿腔液化血肿,闭管2h开放 引流,术后2~4dCT复查,血肿全部或大部分清除后拔除引流管。②控制和稳定血压,术后血压监护,如血压过高应用降压药物,但早期降压幅度不应低于基础 血压+20mmHg,以免影响脑血流量,导致低灌注或脑梗死。③积极防治各种并 发症,保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④应用脑保护剂治疗和其他支持疗法。⑤ 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宜早进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提高生 活质量。
1.3结果 出院后3个月随访按照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 45例(20%),Ⅱ级:部分恢复日常生活57例(25.3%),Ⅲ级:需要帮扶、扶 拐可行走61例(27.1%),Ⅳ级:卧床30例(13.3%),死亡32例(14.2%)。死亡 的患者9例自动出院,另外23例死于其他脏器衰竭。本组有11例患者术中或术后 发生再出血,改为其他术式二次手术。
2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1〕。传统的 开颅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清除血肿及止血的同时又增加了对脑组织的损伤。
传统开颅术认为年龄超过70岁为手术禁忌,主要原因是高龄患者手术耐受力差, 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增加。而微创手术引流术克服了上述缺点,操作简单,在 局麻下可以进行,手术费用低〔2〕。
脑出血微创手术是一种理念,并不是单纯指某一种术式或强调小切口,其 核心是在达到手术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功能损害。其原则应包括① 以最合理的切口到达并显露血肿,②尽量避免对脑组织的牵拉和切割,③清除血 肿时,以保护脑组织为最重要前提,④尽可能保留包括桥静脉和脑皮层的微小血 管,⑤平稳维持颅内压和脑灌注压〔3〕。本组病例采取小切口,钻颅后软管置 入血肿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缩 短,住院费用低〔4〕的优点。同锥颅血肿腔置管相比,小切口颅骨钻孔后穿刺 血肿腔,可以在直视下避开脑表面的血管,减少血管损伤的机会,增加手术的成 功率。
总之,本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着出血到手术时间的逐渐延长,生 存率也逐渐下降;
并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也较差。因此, 应尽可能在24h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一旦出现脑疝征象应尽早开颅行血肿 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脑出血量在30~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应采用微创治疗方法。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原因,机体各脏器功能下降,脑出血后会出现各种 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术后管理、保持血压稳定及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呼吸 道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早降低血糖,保护胃肠道功能,防治多脏器衰竭, 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9〕。